凌民海
(黑龍江省龍建路橋第四工程有限公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70)
新建道路的路基需要根據施工區(qū)域的承載性能來確定,如果土質層較為脆弱,需要進行路基加強處理,可以采用軟土路基的處理方式,來減小路面沉降,保證工程施工質量。軟土地基處理中,要根據土層含水率,土的物力性質,周圍的土層結構,公路的等級來確定。并計算出自然狀態(tài)下的沉降和穩(wěn)定的情況,尤其是在高寒、低溫地區(qū),應該考慮到冬季凍土影響。經過多次的計算、統計、分析,從而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確定出最為可靠,施工成本最低,施工速度最快的方法。
在改擴建工程中,新舊路的交接可謂是重中之重的施工難點,如何保證施工后新舊路面沉降不錯位?如何保證施工后整體強度?都成為困擾施工企業(yè)的問題。那么土工格室的使用可以對路基進行加固,是土工格柵的加強衍生產物,逐漸成為路基施工中的重要材料。土工格室的使用可以降低加寬路段的土在垂直方向上的力的作用,可以減少沉降,提高摩擦力。可以將土層平整的狀態(tài)變?yōu)榱Ⅲw的形態(tài),并加以固定,有效的提高土體的抗剪力。土工格室材料較為穩(wěn)定,具有很好的形變能力,不會讓土工格室產生形變。
路基放樣→場地清表→表土處理→新舊路開挖臺階→結合處碾壓→土工格室鋪設→土工格室上土→填方區(qū)域節(jié)水處理→整平。
路基放樣:對路基施工地界、路塹坡頂、路堤坡腳、護坡道、棄土堆、取土坑等位置進行標識。對原地面進行測量核對與補充,在橫斷面的施工中,標出地形、地物、地質的變化,標出土石分界、相關水位等,并對當地最低最高氣溫差進行統計分析。
場地清理:與當地政府聯系,將施工區(qū)內的樹木、灌木叢進行移植保護處理,如遇到名貴樹種,應當及時記錄與保護。將雜草、樹根、垃圾進行清理,清理深度0.4 m。
土壤保護:將表層耕作土剝離,集中堆放,并做好覆蓋措施,以便利用。
高寒區(qū)舊路路基開挖臺階:高寒區(qū)的臺階開挖應該分段落、分級進行。對舊路基穩(wěn)定性進行開挖分析,確定開挖順序,在盡量減少老路基的影響下開挖。自下而上按照填土的情況逐層開挖。
新老路基交界處碾壓:人工清理路面虛土后,使用壓路機反復碾壓新建道路,交界處使用手推夯再次進行壓實。每兩層臺階頂面經過壓實處理齊平后在進行夯實補壓。
鋪設土工格室:土工格室的選擇應選擇綠色、穩(wěn)定性強的材料,其而具有一定的抗寒、抗低溫性能。防止土層中斷裂,影響施工整體穩(wěn)定性。土工格室應在下承層中全鋪,土工織物不得扭曲、褶皺,與下承層分離。若施工面有坡度時,應該使用插釘等固定措施對松緊度進行控制。
土工格室上土:劃格上土,掛線施工。
節(jié)水處理:路基頂部應該設置節(jié)水埂,避免坡度變陡峭后雨水沖擊。其高度應不少于22 cm;寬度不少于33 cm。為保證徑流在挖方地帶匯流時不沖毀路基,應該在填挖交界處設置設置節(jié)水埂,并且讓節(jié)水埂和臨時急流槽、坡下排水溝聯通。
整平:按照要求整平,整平度控制在17 mm以內。
形成臺階→補強碾壓→無砂大孔混凝土與墊層同步施工→覆蓋養(yǎng)生→鑿毛處理→植筋→切邊→C40后澆過度→養(yǎng)護→銑刨→鋪設玻纖格柵。
制作臺階:交界處清理,制作臺階。
補強碾壓:臺階清理完畢后,進行補強處理。
無砂大孔混凝土與墊層同步施工:采用膠輪進行密集處理,無砂大孔混凝土與底基層碾壓和水泥穩(wěn)定碎石下基層同步施工。
碾壓完成后覆蓋塑料膜進行養(yǎng)生處理,養(yǎng)生期結束后對混凝土邊部進行鑿毛處理,每60 cm灌入植筋膠后植筋。新舊交界處采用C40后澆過度,完成后進行灑水覆蓋養(yǎng)生。待上基層完工后,對舊路面進行銑刨,對新舊交界處進行銑刨,并形成兩節(jié)臺階,每臺階寬度約為38 cm左右。經過清掃后在新舊路面鋪設2 cm寬的玻纖格柵。
拆除圬工材料可以直接進行破碎后利用,使用破碎機對圬工材料進行破碎,破碎粒徑經檢驗達標后可以用于路基填筑。這也是本項施工技術的亮點之一,此措施符合綠色環(huán)保的理念,變廢為寶,提高材料的利用率,減少路基材料的使用量。而且本項材料可以就地處理,現場破碎,大大的減少了材料的運距和機械然燃油的使用量。對節(jié)能、降塵、節(jié)材方面有著重要的影響,還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施工利潤空間。
使用土工格室等材料。土工格室是一種穩(wěn)定性極強,運輸方便,價格低廉的材料,在路基使用中,可以有效的提高路基整體穩(wěn)定性。最難能可貴的是它是一種環(huán)境友好型材料,不會對土地資源進行污染,不會破壞原有的土層物質結構和纖維含量,而且可以折疊運輸,產品質量非常輕,運輸也方便,施工時將土工格室展開再施工即可。
采用多功能液壓機對交界處進行夯實,夯實寬度為2 m。在兩級臺階正常碾壓后使用多功能液壓機進行補壓,加強拼接處強度,保證施工質量。
使用玻纖維材料在路面處可以緩解反射裂縫和路面開裂能力,延長路面的使用壽命。此種材料的使用可以大幅度增強瀝青混合料的抗拉的強度,快速改善路面結構的承受力度的分布結構,為瀝青加鋪層降低應力。
交通擁擠、道路堵塞,在經濟發(fā)達的城市周圍早已見怪不怪,道路的改擴建規(guī)劃也已被多城市交通部提上日程。人們需要更寬更通暢的通行之路,拆除后重建耗材耗力,對環(huán)境的污染也大,顯然不能成為改善基建條件的良策,相比之下,道路改擴建已經迫在眉睫。新舊里面交界沉降問題還有很多難點有待推敲,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有很大的可以提升的空間,本文提供了一種高寒地區(qū)高等級公路改擴建的路基路面處理技術,并對此進行了簡要的分析,旨在推動相關領域的研究與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