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自帆
(甘肅省臨澤縣沙河鎮(zhèn)畜牧獸醫(yī)站,734200)
現階段,人們的保健意識不斷增加,更加重視餐桌飲食的健康,此時消費者對高檔牛肉的需求量也有連續(xù)增加的趨勢,提升哺乳犢牛的健康及生長水平,是我國畜牧產業(yè)發(fā)展中不斷探究的重要問題之一[1]。 本次研究依照中草藥刺五加的特有功效,將其和益生菌結合研發(fā)出新的合生元制劑,將其添加至哺乳犢牛飼喂過程中,觀察效果。
1.1 試驗動物 選擇胎次一致、初生體重相近的60 頭犢牛為研究對象。 1~7日齡,提供初乳,2㎏/次,3 次 /d;8~21日齡,提供常乳,2㎏/次,3 次 /d。自5日齡起于犢牛圈中安置專門盛放干草的容器,犢??勺杂刹墒?;自8日齡起,訓練犢牛采食精料的能力。 自犢牛出生至8日齡,每次給犢牛喂奶 1h 后,喂 35~38℃溫水;自 7日齡以后,將些許牛奶摻合到飲水中,供牛犢自由飲用。 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30 例,兩組牛犢基本資料差異不明顯。
1.2 方法 乙組犢牛自出生5d 到3 個月斷奶結束,飼喂摻有刺五加合生元添加劑的日糧,添加量為250㎎/㎏,3 次/d。甲組飼喂的日糧中無添加劑。
1.3 觀察指標 分別在試驗開始前及試驗第90d準確稱量犢牛清晨空腹體重,測算出犢牛的平均日增量。每天均要進行糞便評分,總分范圍為1~5分,當糞便評分>2 分時,即可視為腹瀉,記錄腹瀉發(fā)生及犢牛死亡情況。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用SPSS22.0 軟件包處理數據,計量資料與計數資料分別用與檢驗。 經測算,若P<0.05,則提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生長情況 出生時,甲、乙組犢牛體重依次為(30.98±1.02)㎏、(30.84±2.18)㎏,3 個月時,兩組犢牛體重分別增長至(78.49±1.62) ㎏、(90.26±1.08)㎏;1~90d 內,甲、乙組犢牛體重增量依次為(548.41±20.54)g/d、(658.4±25.64)g/d。 經統(tǒng)計學分析,組犢牛體重及日增重明顯高于甲組(P<0.05)。
2.2 健康情況 乙組犢牛糞便指數、 腹瀉率及死亡 率 依 次 為(1.08±0.35)、(19.87±1.30)% 、(1.81±0.74)% ,優(yōu) 于 甲 組 的(1.20±0.50)、(50.07±0.87)%、(4.19±0.64)%,差異皆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既往有研究指出[2],合生元是益生菌與益生元的混合制品,刺五加合生元有調節(jié)機體免疫能力、抵抗衰老過程等多種功效。 在合生元的作用下,動物腸道內的有益菌能明顯增殖,其在調節(jié)動物胃腸道微生態(tài)方面起到特效作用,并對有害菌在動物腸道黏附與定植過程起到抑制作用,維持動物體中正常的消化道環(huán)境,增強機體的免疫能力,助力于腸道微生態(tài)的平衡過程,乙組犢牛牛糞便指數、腹瀉率及死亡率更低于甲組。 并且有合生元,能促進消化道中雙歧桿菌大量繁殖過程,提升動物對營養(yǎng)的吸收效率,促進生長發(fā)育進程,本次研究中,乙組犢牛90d 時體重及1~90d的日平均增量均高于甲組,證實了刺五加合生元促進哺乳犢牛生長發(fā)育的作用。
綜上,哺乳犢牛在飼喂中予以中草藥合生元,有益于提升健康水平,促進生長,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