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峰
(甘肅省定西市隴西縣文峰鎮(zhèn)畜牧獸醫(yī)站,748100)
泄瀉是因腸道功能失調(diào)引起的一種以排糞次數(shù)增多,糞便稀軟或糞稀如水但無膿血粘液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常見胃腸道疾病。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梅雨潮濕季節(jié)或飼養(yǎng)不良更易發(fā)病,幼兔最易發(fā)生。養(yǎng)兔是一項投資少、見效快、成本低、收益大的養(yǎng)殖業(yè),在畜牧業(yè)整體結(jié)構(gòu)中占有很大份額和舉足輕重的地位。但隨著從業(yè)者數(shù)量的增多,一些常見疫病一直困擾著兔產(chǎn)業(yè)持續(xù)健康發(fā)展,本文就以普遍發(fā)生的兔泄瀉為例,對該病的中西醫(yī)療法做一介紹,供大家參考。
多因飼養(yǎng)管理不當(dāng),如草料的突然變換,飼喂不定時、定量,貪食過多,斷奶過早或剛斷奶后的貪食,兔舍寒冷潮濕等;飼料、飲水品質(zhì)不良,如給予腐敗、霉變、不清潔的飼料,飲水不潔,采食有露水的草或冰凍的飼料,飼料含水分、糖分過多,如夏季喂嫩甜菜葉等,使脾胃運動功能失常,水草不能腐熟,精微不能運化,致使清濁不分,并走大腸,混雜而下,致成其瀉。
精神倦息,常蹲于一隅,不愿采食,甚而食欲廢絕。糞便變軟,稀薄,以至成稀糊狀或水樣。寒濕泄瀉者,糞便清稀,無大臭味,兼有畏寒喜暖;傷食泄瀉者,糞內(nèi)多夾雜未消化草谷,味酸臭或惡臭。脾虛泄瀉、腎虛泄瀉在兔較少見。
3.1 五苓散:豬苓 10g、澤瀉 10g、肉桂 12g、茯苓10g、白術(shù) 12g,煎湯灌服。
3.2 理中散:黨參 10g、干姜 10g、甘草 8g、白術(shù)10g,煎湯。
3.3 將大蒜搗碎拌入飼料內(nèi)混食或內(nèi)服大蒜汁。
3.4 枳實導(dǎo)滯丸:大黃 6g、枳實 10g、神曲 10g、茯苓 5g、黃芩 3g、黃連 3g、白術(shù) 5g、澤瀉 6g,煎湯灌服。
3.5 將高粱炒焦或木炭末拌入飼料讓其采食。
3.6 藥用炭或棗樹皮灰,加入飼料中,任其采食
3.7 仙鶴草10g、鳳尾草10g、楓樹葉皮 10g、地榆12g,加水煎服。
3.8 白頭翁、黃芪、穿心蓮、大青葉、茜草、炒山楂、陳皮、半邊蓮、豬苓各等份,粉碎,混勻,拌料飼喂,每只仔兔1g,分早、晚兩次喂服。
3.9 灌香5 份、茯苓 4 份、制半夏 3 份、炙甘草 3份,粉碎,混勻,在日糧中添加2%~4%。
3.10 黨參、黃芪、白術(shù)、神曲、蒲公英、苦參各等份,超微粉碎,在日糧中添加1.5%。功效健脾理氣,清熱消導(dǎo)。
3.11 大蒜 200g,白酒 500ml。大蒜去皮搗爛,放人白酒中浸泡7 天后過濾去渣,制成大蒜酊,每兔每次灌服 2ml,連用 2~3 天。
3.12 蒼術(shù)(炒)、白術(shù)(炒)、車前子、云苓、訶子(煨)、苡米(炒)各 10g,吳萸、丁香、胡椒、山楂(炒)各6g,共研細(xì)末,用適量香油調(diào)和如豆粒大小,臍部剪毛塞臍窩,然后用膠布貼敷固定。每日換 1 次,3~4 次即愈。
3.13 口服山黃萊菔飲配合腹腔注射普魯卡因、慶大霉素治療仔兔腹瀉。藥用:山楂15g、黃柏15g、萊菔子20g,煎湯濃縮至50ml 備用,每次口服3~12ml,每日 2 次。另以硫酸慶大霉素 2 萬 ~4 萬單位和 0.25%普魯卡因 3~8ml,腹腔注射,1 日 2次。
3.14 藿 香 正 氣 水 ,治 療 量 0.5~1.5kg 的 兔 用2~4ml,1.5~3.0kg 的兔用 5~8ml,每天 1 次,口服。
3.15 以交巢、后三里為主,配脾俞、三焦俞、尾尖等六,采用針灸療法治療。
3.16 紅糖茶葉生姜湯治療。藥用生姜、茶葉各10g,紅糖 5g。加水 500ml,文火煎熬 15 分鐘,取汁,候溫灌服,大兔1 日2 次服完,幼兔劑量減半,1~3 劑而愈。
3.17 經(jīng)常喂飼中草藥和青綠飼料,如半枝蓮、田雞王、犁頭草、大青葉、蒲公英、車前草、紫花地丁、馬齒莧等,可起到預(yù)防和治療泄瀉的作用。
3.18 內(nèi)服磺胺脒和碳酸氫鈉各0.25g~1g,每日3次,連服 2 天。
3.19 輕度泄瀉可用大黃蘇打片,成年兔每只1片。幼兔減半,每日 3 次,連服 2~3 天。
兔發(fā)生泄瀉后,除停喂引起發(fā)病的飼料,改喂干草,試用上述方法外,中草藥還可選用仙鶴草、鳳尾草、楓樹葉、地榆等分別用水煎服。西藥一般內(nèi)服磺胺脒(SG)0.1~0.2g/kg,每日 2 次,或每兔 1 次口服鞣酸蛋白片劑 0.3g(1 片),每天 2~3次,連服4~5 天。如病情嚴(yán)重,失水過多和體質(zhì)衰弱者,可結(jié)合靜脈注射5%葡萄糖生理鹽水10~20ml。注意與兔球蟲病和痢疾區(qū)別,以免影響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