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武
(甘肅省渭源縣大安鄉(xiāng)畜牧獸醫(yī)站,748213)
口瘡又稱口舌糜爛。多為心經(jīng)積熱或胃火熏蒸以及異物刺傷舌體,致使舌體與口膜發(fā)生紅腫、水泡、潰爛、流涎為特征的一種病證,現(xiàn)代獸醫(yī)學(xué)稱為口膜炎。筆者就多年基層工作經(jīng)驗(yàn),對(duì)羊口瘡的中西醫(yī)療法做一介紹,供大家參考。
多因熱邪侵入心經(jīng),心經(jīng)積熱,熱毒上攻,引起口舌生瘡,或因飲喂失調(diào),熱邪停滯胃腸,上沖口舌而生瘡。飼料粗糙或混有木片玻璃、鐵釘、鐵絲等刺傷口舌,或吃了有毒霉敗的草料、過熱物質(zhì)或高濃度的有刺激性的藥品等,也可發(fā)生本病。此外,某些傳染病,如口蹄疫等可繼發(fā)本病。
心經(jīng)積熱或胃腸熱盛:患羊精神倦怠,耳、鼻、體表發(fā)熱,采食感痛,咀嚼困難,口內(nèi)流誕,水草難咽。初期口膜、舌體微腫,并有紅色疙瘩。中期口膜、舌面或舌底腫脹糜爛。后期舌體與口膜潰爛成瘡,口涎帶血,惡臭難聞??谏嗉t,小便短赤,舌質(zhì)硬腫,大便干燥。
異物刺傷:多表現(xiàn)口舌局部微腫,破潰出血,有時(shí)可找到異物或其他刺激因素,無全身癥狀。如霉敗草料和有毒藥品所致,多感覺遲鈍,呆立無神,或驚恐狂躁,興奮不安。
傳染病繼發(fā):如口蹄疫,精神沉郁,體溫升高,口流涎沫帶血,口腔惡臭,同群羊只多發(fā)病。
治法根據(jù)病因,內(nèi)外兼治。外治:每天以2~5%食鹽水沖洗口腔,用方3.1。內(nèi)治:心經(jīng)積熱,宜清心火,解熱毒,可用方3.2。胃腸熱盛,治宜清胃解熱,用方3.3。異物損傷,除去異物,外治為主。傳染病繼發(fā),先治原發(fā)病。
3.1 青黛散:青黛,黃連、黃柏、薄荷、桔梗、兒茶(各等份)。共為細(xì)末,取適量吹撒于患處。
3.2 龍膽草 6g,大黃 6g,芒硝 10g,知母、黃芩、黃柏、黃連、梔子、郁金、連翹各5g。煎湯,去渣灌服。
3.3 柴胡 4g、澤瀉 5g、枳實(shí) 5g、陳皮 5g、旋覆花5g、黃芩 6g、生地 6g、升麻 3g、芒硝 6g。煎湯,去渣灌服。
3.4 針治:針通關(guān)、玉堂、內(nèi)唇陰等穴。
3.5 鹽鹵治山羊口炎。用藥棉蘸上鹽鹵,在患部反復(fù)涂擦,每日早晚各1 次,連續(xù)涂擦2 天,羊能采食,病變面積明顯縮小,一般可去痂皮,輕者即可治愈。
3.6 治羔羊口膜炎:清油200ml 倒入鐵勺內(nèi),加熱至沸后離火,待油溫降至約70℃時(shí),將10g 花椒倒入油內(nèi)炸約3 分鐘,即成花椒油,涼后再加大蒜泥50g,攪拌均勻備用。治療時(shí)先用0.1%的高錳酸鉀水洗凈羔羊口腔患部的附著物,再用小毛刷或新毛筆蘸清油大蒜泥涂抹患部,每日2~3次,3~5 日即可。
3.7 清胃散加味:生地 30g、當(dāng)歸 20g、丹皮 20g、黃連 10g、升麻 12g、石膏 50g、神曲 30g、甘草 20g。上述藥物水煎取汁,候溫灌服,每天2 次,每次300ml。此方清胃涼血,筆者曾用本方結(jié)合西藥治愈羊口炎 11 例,3 天后好轉(zhuǎn),開始采食,流涎減少,口瘡潰爛縮小,開始愈合。
3.8 防風(fēng) 24g、升麻 24g、黃芩 24g、梔子 24g、黃連24g、生石膏 24g、藿香 24g、白芷 18g、半夏 15g、甘草15g。上藥共為細(xì)末,加蜂蜜100ml 為引,每天1 劑,開水沖調(diào),候溫分2 次灌服,3 天為一療程。此方清熱瀉火,筆者用本方治療羊口腔黏膜潰瘍,治愈率約90%,療效較為滿意。
3.9 加味黃連解毒湯:黃連20g、黃柏40g、黃芩30g、梔子 30g、大黃 30g、芒硝 80g、金銀花 50g、連翹 25g、甘草 20g。用法用量:加水 1500ml,煎至500ml,每只羊灌服 15ml,每天 2 次,連用 3 天。此方清熱解毒,用本方結(jié)合西藥、局部處理治療幼綿羊彌漫性壞死性口膜炎12 例,取得顯著療效。多數(shù)在2~3 天內(nèi)痊愈。
3.10 硼砂散:硼砂 15g、冰片 10g、薄荷 10g、蘇打10g、青黛 10g。薄荷、冰片分別研末,再與硼砂、蘇打、青黛混合拌勻。先用0.9%生理鹽水沖洗口腔,把藥末吹入患部,每天早晚各1 次,連用2~3 天。此方清心瀉火,消腫止痛。用本方治療羊口膜炎,用藥后2~3 天即可痊愈;病情較嚴(yán)重并伴有潰爛者,用蜂蜜調(diào)入藥末后涂之。
羊口瘡病采用內(nèi)外兼治,一般均可收到比較好的效果。此外,還可用以下藥物治療:①用0.1%高錳酸鉀、0.1%雷夫奴爾、2%硼酸或1~2%明礬溶液沖洗口腔。②用碘甘油(碘1:甘油9)或龍膽紫涂擦患部。③用 1~5%蛋白銀溶液,0.2~0.5%硫酸銅溶液或硝酸銀溶液涂擦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