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向東
(甘肅省清水縣郭川鎮(zhèn)動物疫病防控與畜牧技術服務中心,741421 )
翻胃吐草指家畜脾胃虛弱、陰盛陽虛導致的吐草行為。常見的范圍吐草分胃熱型和虛寒型兩類。以牛為例,很多牛雖然都是翻胃吐草癥狀,但病發(fā)類型不同,病癥在中獸醫(yī)學上也存在顯著差異,治療方法也因此有所不同。
虛寒型牛翻胃吐草臨床表現(xiàn)為反芻并吐出帶有浠水的草沫。隨著病情的加重,吐出的草含水量增加,伴有夜間加重癥狀。此外,病牛具有較為明顯的眼鼻浮腫、唇色偏白、脈搏細沉、身體打寒顫、被毛雜亂等癥狀。間歇持續(xù)性虛寒型牛翻胃吐草會導致牛食欲下降,體重減少,精神消沉,主要原因是由于脾胃虛寒所致[1]。
胃熱型牛翻胃吐草臨床表現(xiàn)為精神低沉、食欲不振,伴隨反芻頻次減少,鼻鏡干燥,唇色偏紅,舌苔偏黃、脈象虛數(shù)、被毛雜亂等癥。病牛飲水增加,飲水的同時伴隨著即時性吐水,吐出的草水酸而臭,主要原因是脾胃虛熱所致[2]。
要結合脾胃虛寒型和胃熱型牛翻胃吐草的臨床癥狀先辨定病發(fā)證型,然后再對證用藥。
處方一:茯苓 35g、半夏 50g、陳皮 35g、甘草20g、干姜 50g、黨參 65g、白術 65g、砂仁 50g、木香35g。煎湯灌服,每天兩次,連續(xù)給藥2-4 天。該處方主要選用溫熱性中藥材,對癥行氣止痛、止吐補氣、補脾祛濕,從而起到較為全面的治療脾胃虛寒及吐草癥的目的。
處方二:澤瀉 35g、豬苓 50g、代赭石 65g、香附子 35g、麥芽 50g、建曲 35g、大棗 20g、甘草25g、生姜 65g、砂仁 25g、丁香 30g、炒白術 45g、半夏 35g、白芷 25g、茯苓 45g、陳皮 35g、厚樸 45g、白豆蔻35g、木香35g。每天兩次,煎湯灌服,連續(xù)給藥2-3 天。該處方在處方一基礎上加減,增加厚樸、白豆蔻等溫和止吐、行氣消食的藥材,更換了代赭石等一些鎮(zhèn)胃止吐效果較好的中藥材。
處方一:甘草 25g、大棗 45g、麥冬 65g、黨參65g、白頭翁 65g、枳殼 45g、木香 45g、生姜 45g、半夏 45g、白芍 45g、黃芩 50g。每天兩次,煎湯灌服,連續(xù)給藥2-3 天。該處方雖用藥較少,但黃芩及白頭翁清熱瀉火、白芍止痛補虛、枳殼理氣寬中、黨參及麥冬補氣養(yǎng)元,在初診后治療胃熱型牛翻胃吐草方面有著姣好的效果,后期可根據(jù)牛用藥后病癥的變化加減藥物及用量。
處方二:葛根 50g、大黃 35g、黃連 30g、甘草35g、陳皮 35g、半夏 35g、竹茹 45g、黨參 50g、麥冬45g、生石膏 65g、竹葉 50g。每天兩次,煎湯灌服,連續(xù)給藥2-5 天。該處方具有清熱瀉胃火、調(diào)節(jié)脾胃的功能。葛根、半夏、竹茹等中藥材具有良好的止吐止瀉作用;黃連、生石膏、大黃、竹葉等具有清熱瀉火的功效;麥冬、黨參、陳皮等具有益胃生津、補氣養(yǎng)元、調(diào)節(jié)脾胃功能的作用。以上伍配在治療胃熱嘔吐型牛翻胃吐草方面效果明顯。一般3 天可見效果,重癥者5 天可見效果。
牛翻胃吐草是一種長期不良的飼養(yǎng)習慣引起的疾病。由于長期不良的飼養(yǎng)習慣導致牛形成脾胃虛寒或胃熱,腸胃系統(tǒng)免疫功能降低,引發(fā)慢性翻胃吐草。因此,牛翻胃吐草還可能伴隨著不同程度的消化系統(tǒng)炎癥或氣血不足病癥。根據(jù)中獸醫(yī)學牛翻胃吐草的理論,氣血不足、脾胃功能失調(diào)是導致該病發(fā)生的根本原因。在治療牛翻胃吐草時首先要仔細觀察牛的行為、病癥及嘔吐物,確定其為脾胃虛寒還是胃熱型翻胃吐草,然后在對癥下藥。不論是何種類型的牛翻胃吐草,止吐、調(diào)節(jié)脾胃功能的中藥材是處方的核心藥材。一般脾胃虛寒型牛翻胃吐草常采用暖胃健脾、止吐止瀉的中藥材,胃熱型牛翻胃吐草常用清熱瀉火、止吐開胃的中藥材。發(fā)現(xiàn)牛出現(xiàn)翻胃吐草癥狀時,首先要更換飼料,科學搭配,改善不良的飼養(yǎng)習慣。在對癥止吐、止瀉、調(diào)節(jié)脾胃功能的基礎上,部分病牛伴隨有胃炎、積食、脹氣等癥狀時,要對處方用藥進行加減。伴隨積食癥狀時,要增加開胃消食的中藥材,如山楂、麥芽、神曲等。伴隨胃炎癥狀時,要增加抑菌消炎、止血止痛的藥物,如砂仁、厚樸、木香、柴胡等。通過對癥用藥,可有效的提高中醫(yī)治療牛翻胃吐草的效果,預防該病的反復發(fā)生。
綜上所述,中醫(yī)治療牛翻胃吐草癥,需要結合虛寒型或胃熱型牛翻胃吐草的癥狀及其本病特征,對癥用藥解決脾胃虛寒或胃熱癥狀。虛寒型牛翻胃吐草常用暖胃健脾的中藥治療,胃熱型牛翻胃吐草常用清火止吐的中藥材治療。此外,還需要加強飼料管理,科學配比精飼料與粗飼料,做好牛飼養(yǎng)中的脾胃保護工作。通過管理和針對性治療,可有效的減少牛翻胃吐草癥狀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