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笑語
老年肺炎患者臨床癥狀多不明顯,易被患者忽視,導致漏診、錯診?;颊卟∏檫M展較快,首次發(fā)作癥狀為呼吸急促、呼吸困難,部分患者可出現(xiàn)嗜睡、食欲減退等。臨床治療以藥物控制為主,老年患者機體較弱,常規(guī)治療難以達到理想治療效果,需給予強化治療干預。氨溴索是老年肺炎患者常用治療藥物,效果較為顯著,常規(guī)劑量即可發(fā)揮作用,但部分患者在使用后,仍存在排痰情況不佳現(xiàn)象。大劑量氨溴索可提升抗生素在肺組織內的濃度,與抗生素協(xié)同使用,可提升治療效果。本次研究中,給予觀察組大劑量氨溴索輔助治療,效果較為滿意,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 年9 月~2018 年9 月本院收治的60 例老年肺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均符合肺炎診斷標準[1];均自愿參與且知情同意;無精神疾病史或認知功能障礙;經動脈血氣分析、胸部X 線片檢查確診,胸部X線片顯示,病變累及1 個肺葉以上,出現(xiàn)空洞,且病灶迅速擴散,或出現(xiàn)胸腔積液;依從性較好;無藥物過敏史。
排除標準:中途退出者;合并嚴重心腎功能損傷;合并其他嚴重臟器疾病或惡性腫瘤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30 例。觀察組患者中,男19 例,女11 例;年齡60~84 歲,平均年齡(70.25±4.59)歲;病程2~7 年,平均病程(4.21±0.93)年,其中合并高血壓18 例、高血脂7 例、糖尿病5 例。對照組患者中,男18 例,女12 例;年齡60~85 歲,平均年齡(70.31±4.90)歲;病程2~8 年,平均病程(4.28±1.24)年;其中合并高血壓16 例、高血脂8 例、糖尿病6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治療,包括抗感染、機械通氣、鎮(zhèn)靜、營養(yǎng)支持等治療。對照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給予常規(guī)劑量鹽酸氨溴索注射液[上海華源藥業(yè)(寧夏)沙賽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83439,規(guī)格:2 ml∶15 mg]治療,60 mg/次,1 次/d。觀察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給予大劑量鹽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療,100 mg/次,1 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3 d。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采取SAS 對患者焦慮程度進行評價,分值0~100 分,分界值為50 分,其中50~59 分為輕度焦慮,60~69 分為中度焦慮,>69 分為重度焦慮;采用SDS對患者抑郁程度進行評價,分值0~100 分,分界值為53 分,其中53~62 分為輕度抑郁,63~72 分為中度抑郁,≥73 分為重度抑郁[2]。②采用中文版健康調查簡表(SF-36)對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定,內容包含:生理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一般健康狀況、精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每項分值0~100 分,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生活質量越好。③檢測兩組治療前后血氣分析指標,包含:PaO2、SaO2、PaO2/FiO2、PCT、CRP、TNF-α、MMF、PEmax、PImax,并進行比較。④采用CPIS 評估患者治療后各時間點感染嚴重程度,共計7 項指標,包含體溫、白細胞計數、氣管分泌物、氧合情況、X 線胸片、肺部浸潤影進展情況、氣管吸取物培養(yǎng),最高評分12 分,在≤6 分時,可停止使用抗生素。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血氣指標水平變化情況比較 治療前,觀察組PaO2、SaO2、PaO2/FiO2、PCT、CRP、TNF-α、MMF、PEmax、PImax 水平分別為(46.25±8.14)mm Hg、(85.14±8.26)%、(126.58±12.35)mm Hg、(1.93±0.47)ng/ml、(91.35±12.36)mg/L、(3.95±1.15)ng/ml、(0.68±0.12)L/s、(59.65±4.21)mm Hg、(30.15±1.95)mm Hg,對照組分別為(46.29±8.87)mm Hg、(85.22±8.74)%、(126.61±12.37)mm Hg、(1.95±0.33)ng/ml、(91.41±12.56)mg/L、(3.91±1.22)ng/ml、(0.67±0.32)L/s、(59.71±4.35)mm Hg、(30.22±1.87)mm Hg,比 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PaO2、SaO2、PaO2/FiO2、PCT、CRP、TNF-α、MMF、PEmax、PImax 水平分別為(92.81±6.55)mm Hg、(97.15±3.56)%、(318.25±12.56)mm Hg、(0.58±0.11)ng/ml、(40.33±8.52)mg/L、(0.89±0.12)ng/ml、(1.58±0.23)L/s、(81.45±6.23)mm Hg、(47.91±3.56)mm Hg,對照組分別為(87.61±6.33)mm Hg、(92.51±3.55)%、(288.36±13.25)mm Hg、(0.97±0.32)ng/ml、(48.25±9.31)mg/L、(1.51±0.62)ng/ml、(1.13±0.25)L/s、(72.31±6.25)mm Hg、(43.35±2.61)mm Hg,兩組PaO2、SaO2、PaO2/FiO2、PCT、CRP、TNF-α、MMF、PEmax、PImax 水平均優(yōu)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治療后各時間點CPIS 評分比較 觀察組治療第5 天CPIS 評分為(4.81±0.12)分,治療第10 天CPIS 評分為(4.39±0.35)分;對照組治療第5 天CPIS 評分為(5.43±0.36)分,治療第10 天CPIS 評分為(5.21±0.56)分;觀察組治療第5 天、第10 天CPI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治療前后心理狀況比較 治療前,觀察組SAS 評分為(65.36±3.61)分,SDS 評分為(65.33±3.70)分;對照組SAS 評分為(65.41±3.88)分,SDS 評分為(65.36±3.98)分;兩組SAS、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 組SAS 評分為(42.12±3.88)分,SDS 評分為(40.23±3.69)分;對照組SAS 評分為(51.23±3.89)分,SDS 評分為(47.62±3.97)分;觀察組SAS、SD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4 兩組治療后生活質量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生理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一般健康狀況、精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評分分別為(90.23±3.64)、(91.25±3.47)、(84.56±4.55)、(86.56±3.61)、(88.54±2.13)、(88.64±3.62)、(95.12±1.24)、(89.64±5.12)分,對照組分別為(80.25±3.61)、(79.54±3.66)、(75.56±6.31)、(82.31±4.16)、(80.22±3.44)、(80.49±6.25)、(83.25±2.45)、(80.52±4.13)分,觀察組生理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一般健康狀況、精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老年重癥肺炎患者發(fā)病率較高,且多數合并基礎疾病,長期臥床,機體較弱,導致自主排痰能力較弱,氣道阻塞,逐漸加重病情,最終引發(fā)呼吸衰竭。同時,支氣管中痰液無法排除,可滋生大量致病菌,導致患者出現(xiàn)感染,加重炎性反應,影響預后。以往臨床上多采用氨溴索進行治療,常規(guī)劑量時可促進黏液溶解,有利于痰液排出。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痰液中含有大量的粘性成分,其主要是由脫氧核糖核酸及粘蛋白組成。呼吸道內中性細胞大量壞死后,即可產生脫氧核糖核酸,支氣管腺體杯狀細胞則可分泌粘蛋白,且其低聚糖側鏈與痰液粘度有關,而氨溴索則能夠抑制脫氧核糖核酸分解,加快溶酶體釋放,進而抑制粘蛋白分泌,通過刺激漿液分泌,稀釋痰液,進而發(fā)揮化痰作用。氨溴索對呼吸道上皮組織修復具有一定作用,可加快纖毛運動,降低粘痰附著力。
但老年患者受疾病影響,病情較重,單純地給予排痰干預,治療效果不理想。報道顯示[3-5],大劑量氨溴索用藥,與常規(guī)劑量用藥比較,效果更佳。老年肺炎患者,在較大劑量用藥時,才能夠達到保護肺組織的效應。分析其藥理作用發(fā)現(xiàn),氨溴索大劑量用藥,可與抗生素產生協(xié)同作用,促使局部抗生素濃度提升,進而增加治療效果;且其還能夠產生抗炎癥反應,抑制炎性細胞聚集及內流,降低中性粒細胞反應,抑制其激活,進而降低患者炎性水平,改善患者癥狀;同時還具有抗氧作用及清除自由基等作用,氨溴索可有效清除由酵母多糖激活的單核細胞及多形核細胞產生的炎癥產物,具有較好的抗氧化作用,且大劑量氨溴索能夠抑制或減輕呼吸系統(tǒng)組織細胞損傷;另外氨溴索對防治肺不張有積極作用,可降低血漿尿酸濃度,促進尿酸排出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PaO2、SaO2、PaO2/FiO2、PCT、CRP、TNF-α、MMF、PEmax、PImax 水平均優(yōu)于對照組,治療第5 天、第10 天CPI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大劑量氨溴索輔助治療,可顯著改善患者癥狀,緩解不適,療效更為顯著。重癥患者受疾病影響,心理壓力較重,負性情緒導致機體耐受度降低,應激反應增高,對治療造成一定影響?;颊咴诓∏榈玫骄徑夂?心理狀況明顯得到改善,配合度提升,為治療效果提供保障。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SAS、SD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生理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一般健康狀況、精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進一步證實大劑量氨溴索輔助治療的作用及價值。本次研究中,兩組患者均未見氨溴索引起的藥物不良反應,結果顯示,給予患者足量的氨溴索輔助治療,可顯著提升治療效果,且用藥安全性較好。此外,由于氨溴索具有抗氧化作用及抗炎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可考慮進一步加大劑量使用氨溴索輔助治療,促使治療效果得到進一步提升。
綜上所述,大劑量氨溴索輔助治療重癥肺炎患者,療效更為顯著,可改善患者血氣指標,降低CPIS 評分,緩解心理壓力,提升生活質量,值得推廣。本次研究中,仍存在不足之處,如選取樣本較少,研究時間較短等,需進一步強化。同時在今后的工作中,需不斷學習,提升自身知識技能水平,深入探討不同劑量氨溴索輔助治療的臨床療效,為臨床治療提供更多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