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 劉振梅 瞿思遠
2004 年,從學校畢業(yè)的鄭仙榮來到供電企業(yè)從事檔案工作。兩年后,擺脫校園青澀的她成為國網山西臨汾供電公司“95598 客服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員。從一名專職話務員到“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從全國勞動模范到黨的十九大代表,沉甸甸的榮譽并沒有減緩她服務客戶的腳步。
2006 年9 月,山西臨汾供電公司“95598 客服中心”成立。熟悉客戶資料的鄭仙榮是首批12 名客服人員之一。
最初,她們認為自己的工作并不難,就是接打電話,但僅有兩年工作經驗的鄭仙榮發(fā)現(xiàn),無論是自己還是與客戶打交道多年的老師傅,解答電話提問時都是結結巴巴,詞不達意。這電話該怎么接?接起來怎么解答?對于客戶到底該怎么服務?對這一切,大家都十分茫然——沒有具體標準。
平時接一些咨詢電話還好,直到她接到這樣一通來電:“喂!是供電局吧?我家為啥停電了!憑啥給我家停電?”
“先生您好,請問您是……”聽到電話那頭急促的聲音,鄭仙榮趕忙應道。
“你說啥?我不是本地人,聽不懂你們的方言!我沒欠你們電費!憑啥停我的電?我告訴你!趕緊給我送電。要不,我告你們供電局去!”直到“啪”地一聲和一陣忙音響起,客戶家在哪兒?到底只有這位客戶一家停電還是周圍都沒有電了?甚至連客戶的姓名都不知道,沒有得到一點有用信息。
雖然最后問題解決了,但如果下次再遇到類似情況該怎么處理呢?優(yōu)質服務說起來容易,但到底怎樣做才是客戶想要的?直到下班,鄭仙榮都在思考這些問題。
10 月的臨汾,天氣已經漸漸轉涼,從單位出來的鄭仙榮沒有急著回家,她漫無目的地“游蕩”在街頭,思考著。
“今天的新聞聯(lián)播節(jié)目播誦完了,感謝收看,再見?!编嵪蓸s抬頭望著商場大屏幕里正在整理稿子的新聞聯(lián)播主持人,猛一激靈:“對??!我們不會可以學呀!就和新聞聯(lián)播里的主持人學,一定能練到讓客戶滿意!”于是,她又轉身跑回95598 客服中心。
“我想到辦法了!咱們可以像新聞聯(lián)播主持人一樣,事先準備好常規(guī)話題應答預案,再好好練習普通話……”話音未落,鄭仙榮明顯感覺到大家眼睛里有了光亮。片刻的安靜之后,辦公室里爆發(fā)出激烈的討論聲。后來,一份包括客戶常見問題詳解的《客戶咨詢服務手冊》就新鮮出爐了。往后的日子里,鄭仙榮多次和同事到110 指揮中心、120 急救中心學習咨詢技巧,并按照那份《方案》一絲不茍地練習著。每天一小時的訓練雷打不動,就連大年三十那天,鄭仙榮都會對著鏡子練習。她母親看著直搖頭:“這丫頭,魔怔了!”
轉眼到了2008 年,煤炭市場炙手可熱,越來越多的煤礦在臨汾如雨后春筍般迅速露頭。煤礦不但耗電量巨大,對于電力供應穩(wěn)定性也要求非常高,一旦突然停電,煤礦工人被困井下,就會危及生命。據統(tǒng)計,2008 年臨汾共有270 余戶這樣的高危重要企業(yè)。而這一年,95598 客服中心接到一項新任務:煤礦客戶的計劃停復電通知由她們完成,要務必確保優(yōu)質服務并在停電期間不發(fā)生安全事故。
一開始,大家的工作確實非常順利,沒出現(xiàn)任何紕漏,畢竟經過長時間的練習和實踐,大家也算得上是“征戰(zhàn)沙場”的老兵了。
然而,那年的12 月21 日對于鄭仙榮來說,是一個不眠之夜。那一天是冬至,和大多數(shù)北方人一樣,鄭仙榮也認為這一天應該和家人一起吃一鍋熱騰騰的餃子,但一平垣煤礦的停復電通知必須在夜里12 點前通知到位。吃過餃子的一平垣供電所的師傅們要頂著寒風連夜對該臺區(qū)變壓器進行停電檢修維護,確保煤礦一冬天的供電安全穩(wěn)定。
晚上9 點多,一平垣供電所所長打來電話詢問停電通知情況時,鄭仙榮略顯無奈地回答:“所長您好,目前還沒有通知到位,煤礦負責人的電話一直都打不通,我已經打了無數(shù)次電話了?!?/p>
供電所所長頓時著急了:“怎么還沒通知到啊?這還有兩個多小時就到計劃時間了,到時候我們可不管那么多,檢修工作必須干,電也必須停,要是通知不到,出了問題都是你的責任。”
放下電話的鄭仙榮再也坐不住了,聯(lián)系了一平垣煤礦的臺區(qū)經理沒多久,就坐著這位師傅的摩托車向煤礦趕去。
冬至夜的臨汾,寒風刺骨。坐在摩托車后座的鄭仙榮不住地打著寒顫,路面尚有積雪,30 多公里的山路,他們走了一個小時才望到了煤礦的燈光。
“您好,我是臨汾供電公司客服中心的鄭仙榮,今夜12 點我們有變壓器檢修的計劃停電工作,屆時咱們煤礦將會停止供電3 個小時,請您立刻組織停產?!编嵪蓸s面對面把計劃停電時間告知了煤礦負責人。
返程路上,鄭仙榮依舊感覺不到刺骨的寒風,她覺得當天太危險了,在實施停復電工作以及通知停復電和接受停復電消息的這幾個環(huán)節(jié)上,工作人員沒有任何相互制約,一旦某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其他環(huán)節(jié)沒有及時停止,危險便會頃刻間降臨。
如果可以制定出一條法則,讓大家共同執(zhí)行,按序工作,停電安全系數(shù)豈不是會大大提高?與客服中心的伙伴們商討后,由鄭仙榮編寫的《停復電通知“234”法則》誕生了。很快,全省的停復電工作都相繼應用了這份《法則》,并延續(xù)至今。
對于鄭仙榮來說,2017 年是令她終身難忘的一年——這一年她光榮地當選黨的十九大代表,作為駐晉央企唯一當選的一線職工代表,她感到了沉甸甸的責任。
在別人眼里她滿身榮譽。但她自己認為,這份榮譽的意義在于她有機會向更多的人宣傳優(yōu)質服務,讓更多的行業(yè)了解、認同優(yōu)質服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黨的十九大閉幕后,瘦小的鄭仙榮就馬不停蹄地四處宣講會議精神,濟南、武漢、太原……在武漢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宣講時,面對臺下一張張青春的臉龐,鄭仙榮百感交集:“我的能量也許很小,我能服務的客戶也許沒多少,但希望我的小能量能傳遞給接觸到的每一個人,再讓大家繼續(xù)向更多的人傳遞能量,讓優(yōu)質服務的種子在越來越多的人心中生根、發(fā)芽!”
“國家電網公司杰出青年崗位能手”“山西省三八紅旗手”“全國勞動模范”“黨的十九大代表”……這些是鄭仙榮的榮譽,而它們帶給鄭仙榮的,是讓她依舊像春風一樣吹暖客戶的心間,吹進越來越多的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