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浩
(甘肅省白龍江阿夏省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局林檢站,甘肅 白龍江 746300)
在苗木生產(chǎn)過程當中,苗圃是重要的育苗基地。而造林工作中苗木是重要的物質基礎,正如同過河離不開橋,造林離不開苗,沒有苗木,則無法造林,所以必須要重視苗木育苗工作。但是在苗圃育苗工作實際,常常遭受一些地下害蟲的危害,對苗木的數(shù)量與質量造成很大影響,同時也降低了林業(yè)造林效率與質量,嚴重阻礙林業(yè)造林工作的順利開展。因此,為了有效提高苗圃育苗質量,確保造林事業(yè)的穩(wěn)步推進,提高林業(yè)綠化建設水平,筆者結合工作實踐,對苗圃地下害蟲綜合防治技術進行探討,希望能為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一些參考作用。
(1)綜合防治概念。①以生態(tài)總體和生態(tài)全局出發(fā),采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等手段來控制病蟲害帶來的侵擾。②將各種先進的病蟲害防治手段充分合理應用,并彼此協(xié)同推進,提高防治效果。③利用綜合的防治技術手段,保證防治技術的高效性安全性與科學性,提高防治水平。
(2)綜合防治應遵循的原則。①依照生態(tài)學原理,使苗圃、天敵、害蟲彼此之間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系。促進植物和害蟲天敵的生長,抑制蟲害的發(fā)生,減少害蟲帶來的危害性。②充分考慮安全角度,科學合理地選擇一種或者聯(lián)合應用幾種有效的苗圃蟲害防治方法,控制和降低蟲害帶來的不利影響,并確保人畜以及植物的安全性。③充分重視環(huán)境保護,確保生態(tài)平衡,在自然條件下,對農藥合理選用與科學應用,保證蟲害防治效果,減少污染,減少對人、畜產(chǎn)生危害性,保護天敵和環(huán)境。④通過經(jīng)濟層面進行分析,蟲害防治目的是為了有效減少蟲害造成的經(jīng)濟影響,提高經(jīng)濟效益。
(1)地老虎為鱗翅目夜蛾科,是一種危害嚴重的地下害蟲,在全國各地都有分布,屬于雜食性的害蟲,幼蟲階段對果樹林木和農作物的幼苗影響十分嚴重,取食幼苗的根莖,對幼苗生長造成不利影響,甚至引發(fā)幼苗死亡。
(2)蠐螬類為鞘翅目金龜甲總科幼蟲的統(tǒng)稱,這也是一種危害嚴重的地下害蟲,廣泛分布于各個地區(qū),具有雜食性的特點,對農作物、林果、林木等幼苗危害嚴重,幼苗的嫩芽被取食之后無法正常發(fā)育,同時還取食幼苗的根莖,導致缺苗死苗,嚴重的會導致毀種絕收。因此,防治這些地下害蟲具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3)螻蛄屬直翅目螻蛄科,又有拉拉蛄、土狗之稱,具有雜食性的特點,在土中的成蟲與若蟲危害種子以及幼苗的根莖,導致根莖呈現(xiàn)亂麻狀,常常導致缺苗與斷壟等現(xiàn)象的發(fā)生。這類害蟲在活動過程中,會在地面形成很多虛土孔道,導致幼苗的根部和土分離,呈現(xiàn)吊根狀,還會造成幼苗大面積死亡。
(1)翻耙整地,精耕細作。通過這些措施能夠借助機械作用,殺死蠐螬,同時對其生活環(huán)境形成破壞作用,將害蟲翻出地面,增加自然條件和天敵殺滅害蟲的機會,春季通過深翻土地,能夠將土壤中的一些的老虎卵粒給殺死,而秋季通過深翻土地進行曬土,可以將土壤中的越冬蟲卵給殺死。
(2)采用輪作手段或者夏季休閑暴曬等措施,能夠有效減少地下害蟲量,減少地下害蟲對幼苗的危害。
(3)肥料施用應當合理。通過科學的施肥,能夠有效控制和減少蠐螬帶來的不利影響,將腐熟的有機肥,施入其中,可以有效增加土壤通透性,為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條件,促進植物根系生長,保證苗齊粗壯,提高其抗病蟲性。蠐螬、地老虎這些地下害蟲屬于雜食性的害蟲,他們在地下生活中還取食各種有機質,從這個層面增加有機肥的施入,能夠有效減少地下害蟲,造成危害。
(4)合理灌水,定期除草。地老虎在幼蟲發(fā)育盛期,通過大水漫灌,能夠將其中的一些初齡幼蟲給殺死,減少地老虎蟲源。在4月中下旬之后,將灰灰菜等雜草及時清除,并帶出圃集中銷毀,能夠有效減少蟲卵數(shù)量。
(1)人工防治。①在犁地過程當中將蠐螬撿拾進行殺滅。②金龜子成蟲繁衍盛期,可以將群眾發(fā)動起來進行大面積捕殺,或者將其假死性利用起來振落并捕殺。③清晨在受為害植株的旁邊捕殺地老虎幼蟲。④螻蛄3—4 月鉆出地面活動時,會在地面形成一個個先土堆,如指頭大小,此時可以開展挖窩滅蟲,通常挖45cm 左右便能得到有效控制,即可將洞口鏟除,將毒劑施入其中,并將洞口封住。螻蛄一般在六至七月份開始產(chǎn)卵,可以淺鋤3cm,在鋤的過程中進行觀察,如果在洞口有螺旋式雌蟲窩時,可以深挖將其卵挖出殺滅。
(2)誘殺。①地老虎螻蛄以及金龜子這些地下害蟲都有明顯的趨光性,可以利用黑光燈設置在苗圃中進行誘殺。②將地老虎具有的趨化性進行利用,通過糖醋液在春季對越冬代成蟲進行誘殺,根據(jù)3∶4∶1∶2 的比例來科學合理的配比糖、醋、酒、水等,將少量的敵百蟲加入其中,放置在盆中誘殺地老虎,1 盆/3-5 畝,架高1m,傍晚時設置在苗圃地中進行誘殺。③保地老虎的雌蟲腹末三節(jié)利用二甲苯進行浸泡,設置成性誘導劑對成蟲進行誘殺。④螻蛄具有趨向馬糞性,在苗圃當中挖一些直坑,將馬糞置于其中進行誘殺。
(1)整地播種期。①利用藥劑處理土壤,每畝利用1.5kg5%的辛硫磷顆粒和30kg 細土均勻地攪拌,在苗圃地面上均勻撒施,并開展耕耙,保證藥劑在耕作層中均勻的分散,來殺死地下害蟲。②拌種。利用0.5kg20%的樂果乳油加入70kg 水中,對種子進行均勻噴灑,同時不停地攪拌,并進行5—10h 的堆悶,種子陰干之后便可開展播種工作,在防治螻蛄、蠐螬方面效果良好。③毒谷。每畝利用1kg 的干谷配合0.15kg5%辛硫磷顆粒劑,制成毒谷,和種子共同播下,也在在整地與中耕過程中進行撒施,能夠有效的防治螻蛄、蠐螬。
(2)出苗后的防治。①毒土。每畝選擇1kg5%辛硫磷顆粒劑和30kg 細土均勻的拌制形成毒土,與受害苗的周圍均勻的撒施并淺鋤,也可將毒土灑在病株旁進行灌水,能夠有效地防治很多地下害蟲。②毒谷、毒餌。利用800 倍液90%敵百蟲晶體在豆餅以及麥皮上進行噴施,制作成毒餌來誘殺地下害蟲。也可利用0.5kg40%的樂果乳油和10 倍水進行勾兌和50kg 餌料均勻攪拌,設置成毒餌進行誘殺。③噴藥。金龜子發(fā)生盛期,選擇800 倍液的90%敵百蟲晶體進行噴施防治。④灌藥液。30 倍液80%敵敵畏乳油灌洞。
通過乳狀菌來對蠐螬進行防治,金龜甲可用金龜甲綠僵菌進行防治,能夠達到良好的防治效果,為苗圃地下害蟲防治提供有效參考,同時,今后在防治苗圃地下害蟲過程當中,可以發(fā)揮有益微生物和天敵作用進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