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豐
(新蔡縣人民醫(yī)院 檢驗科,河南 駐馬店 463500)
肺結核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慢性傳染性疾病,若不及時治療,可導致胸膜塌陷或縱隔移位,甚至造成患者死亡[1]。若及時治療,多數(shù)肺結核患者可痊愈。常用于診斷肺結核的方式包括組織病理檢查、抗結核抗體檢測、病原學檢查、結核菌素試驗等,但不同方式的診斷結果存在一定差異[2]?;诖?,本研究比較結核感染T淋巴細胞酶聯(lián)免疫斑點試驗(T-SPOT.TB)與分枝桿菌改良羅氏固體培養(yǎng)法在肺結核診斷中的價值。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新蔡縣人民醫(yī)院就診的80例疑似肺結核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2例,女28例;年齡18~79歲,平均(55.24±8.24)歲;體質量指數(shù)18.2~25.3 kg·m-2,平均(21.25±1.21)kg·m-2。
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1)符合《肺結核診斷和治療指南》[3]中的診斷標準;(2)伴有咯血、血痰、咳痰、咳嗽等癥狀;(3)經(jīng)肺部X線檢查顯示存在陰影或占位性病變。排除標準:(1)生命體征不穩(wěn)定;(2)存在嚴重心腦血管系統(tǒng)、免疫系統(tǒng)疾??;(3)存在惡性腫瘤;(4)精神障礙。
1.3 檢查方法
1.3.1T-SPOT.TB 應用T-SPOT.TB試劑(英國Oxford ImmunotecLtd)與核細胞分離管(BD公司)進行操作。采集4 mL外周靜脈血,進行肝素抗凝,對外周血單個核細胞進行分離,并將其濃度調整為2×106mL-1左右。首先在96孔板(已包被抗γ-干擾素)上分別加入50 μL對照物,其次分別加入10 kD培養(yǎng)濾過蛋白(CFP-10)肽段庫刺激原與50 μL結核特異性抗原6 kD早期分泌靶向抗原(ESAT-6),最后加入外周血單個核細胞懸液至每孔,置于體積分數(shù)為5%的CO2培養(yǎng)箱(37 ℃)進行溫育16~20 h。進行磷酸緩沖鹽溶液洗脫處理,并加入堿性磷酸酶標記的γ-干擾素抗體,進行2~8 ℃溫育處理2 h,加入顯色底物BCIP/NBTPLUS并靜置7 min。待磷酸緩沖鹽溶液終止反應,閱讀及統(tǒng)計斑點。陰性對照孔斑點數(shù)大于6個且檢測孔斑點數(shù)大于陰性對照孔斑點數(shù)的2倍或者陰性對照孔斑點數(shù)小于5個且檢測孔斑點數(shù)減去陰性對照孔斑點數(shù)大于6個時判定為陽性,否則為陰性。
1.3.2分枝桿菌改良羅氏固體培養(yǎng)法 應用酸性改良羅氏培養(yǎng)基(珠海貝索公司)進行操作。將0.1 mL經(jīng)過消化處理的痰液接種在酸性改良羅氏培養(yǎng)基斜面,溫育。記錄菌落的生長和污染狀況。出現(xiàn)生長菌落者,經(jīng)抗酸染色證實可報告快速生長抗酸桿菌。若8周內(nèi)無生長菌落出現(xiàn),則報告陰性結果。對培養(yǎng)為陽性者應用對硝基苯甲酸固體培養(yǎng)法進行菌種初步鑒定,確定為結核復合群。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3.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定性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分枝桿菌改良羅氏固體培養(yǎng)法為金標準,采用Kappa一致性檢驗分析T-SPOT.TB檢查結果與金標準的一致性,Kappa≥0.74提示一致性好,0.40~<0.74一致性一般,<0.40一致性差。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分枝桿菌改良羅氏固體培養(yǎng)法診斷結果80例疑似肺結核患者中,分枝桿菌改良羅氏固體培養(yǎng)法檢測活動性結核病顯示41例為陽性,39例為陰性。
2.2 T-SPOT.TB診斷結果80例疑似肺結核患者中,T-SPOT.TB檢測結核分枝桿菌感染顯示46例為陽性,34例為陰性。
2.3 一致性T-SPOT.TB與分枝桿菌改良羅氏固體培養(yǎng)法的一致性Kappa值為0.763,一致性良好。
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導致的慢性傳染病。肺結核患者癥狀和體征不具有典型性且部分患者無明顯癥狀。目前,臨床診斷肺結核的主要手段為細菌學實驗室檢查,并將臨床表現(xiàn)、胸部影像學等作為輔助手段進行綜合性診斷。細菌學實驗室檢查包括固體培養(yǎng)實驗與涂片鏡檢。因涂片鏡檢的檢出率較低,固體培養(yǎng)實驗耗時較長,無法得到早期準確報告,造成肺結核診斷較多依賴影像學檢查,導致結核病初診患者中有病原學依據(jù)的比例降低[4]。T-SPOT.TB應用結核分枝桿菌特異性抗原技術,在肺結核診斷中不受其他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的影響[5]。T-SPOT.TB是γ干擾素釋放試驗的一種方法,以酶聯(lián)免疫斑點技術等為基礎,通過存在結核效應的T淋巴細胞進行判斷。由于抗凝血標本容易獲得,因此T-SPOT.TB檢測速度較快。本研究結果顯示:分枝桿菌改良羅氏固體培養(yǎng)法檢測活動性結核病顯示41例為陽性,39例為陰性;T-SPOT.TB檢測結核分枝桿菌感染顯示46例為陽性,34例為陰性。T-SPOT.TB與分枝桿菌改良羅氏固體培養(yǎng)法的一致性Kappa值為0.763,一致性良好。這提示T-SPOT.TB有助于檢測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分析其原因可能為:T-SPOT.TB可有效檢測結核分枝桿菌感染,但人體感染結核分枝桿菌后并非絕對患病,而分枝桿菌改良羅氏固體培養(yǎng)法可通過培養(yǎng)陽性與菌型鑒定診斷肺結核,因而T-SPOT.TB檢測陽性率高于分枝桿菌改良羅氏固體培養(yǎng)法。王新寧等[6]研究顯示,以臨床確診肺結核為金標準,改良羅氏固體培養(yǎng)與T-SPOT.TB在肺結核診斷中的陽性檢出率均為85.5%,無明顯差異。
綜上所述,T-SPOT.TB有助于檢測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從而輔助指導肺結核的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