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蕓
(重慶市銅梁區(qū)金龍小學,重慶 402560)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的重點就是需要做好課程改革,而課程改革主要體現(xiàn)為教學模式改革。相關實踐證明,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微課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zhì)量。在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合理運用微課可以提升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所以,小學語文教師需要肩負課程改革的使命,做到大膽創(chuàng)新、積極實踐。
微課就是微型課程。張一春教授認為:“微課是指為使學習者自主學習獲得最佳效果,經(jīng)過精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以流媒體形式展示的圍繞可以重新構建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另外,微課教學模式主要是以視頻為載體,然后設置微教案、微練習、微課件以及微點評等。微視頻可以拓展知識,為學生構建出一種情景化與開放性的資源,然后形成動態(tài)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同時,也有相關學者認為微課可以幫助學生進行自學,還可以進一步保障自學效果。教師在教學中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然后圍繞某一知識點精心設計簡短且精準的教學活動。從微課內(nèi)涵角度分析,筆者認為微課即為一次具體的完整的教學活動。
在語文教學中運用微課教學模式可以全面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當下教育改革始終在強調(diào)培養(yǎng)小學生的核心素質(zhì)。將微課引入小學語文課堂,學生可以依照微課內(nèi)容進行自主學習,然后再進行合作探討,這對于學生快速掌握知識以及形成邏輯思維十分重要。語文屬于一門語言學科,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小學生有自己獨特的理解能力,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應該重視激發(fā)學生的個性能力。微課符合這一教學要求,可以設置多個精簡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課堂教學中可以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來進行自主學習與自我反思。
激發(fā)學生課堂學習興趣是教師一直探索的主題,將微課滲透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就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的支持來進行與眾不同的學習,進而激發(fā)其學習興趣。微課教學使得教學活動體現(xiàn)出藝術性與趣味性,其自身的形式和內(nèi)容十分吸引人。另外,微課向學生傳遞的知識內(nèi)容有著直觀性特點,也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效率也自然得到提升。
自學是啟迪學生思維的一條有效途徑,只有通過學生自身智力活動的內(nèi)化,才能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促進學生智能的發(fā)展。在語文教學中,將文章的背景或是作者、主人公的資料信息,以及學習要求等制作成微課,學生根據(jù)微課中提供的閱讀材料初步感知文章寫作的時代背景或作者寫作的心態(tài);然后依據(jù)微課中提出的預習要求去初讀課文,讀準字詞,讀通長句、難句,查閱詞典或是觀看微課獲知新詞語的意思。這樣通過微課層層遞進地預習,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一步一步去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培養(yǎng)了學生主動獲取信息、分析與處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小學階段的學生注意力難以集中且精力有限,教師應注意這一點。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以往傳統(tǒng)的課堂時間為40至50分鐘,時間相對較長,小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時間為十幾分鐘,進而導致課堂教學效率難以提升。微課教學時間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時間相比較有著一定的優(yōu)勢,微課視頻通常為5至8分鐘,不會超過10分鐘,這一特點符合小學生的認知。
教師在設計制作微課時,應控制各部分內(nèi)容的時間,做到合理分配。其一,開場時間可以控制在30秒之內(nèi),避免出現(xiàn)沒有吸引力的語言,如“今天我們來學習……”,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懸念,這樣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其二,針對內(nèi)容講解來講,語文教師需要掌握整體知識體系,做到主次分明,重點和難點放慢速度,重復講解;其三,結尾部分應簡短,對知識點進行總結,著重強調(diào)知識重點,引發(fā)學生思考。另外,微課教學中教師切不可對課件念文字,需要將知識與實際相融合,使用小學生容易理解的語言進行表述。
在新課改背景下,課堂教學應實現(xiàn)以生為本,讓教學活動變成雙向教學,全面發(fā)揮出“教”的作用,同時有效引導和組織小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這一背景下,微課教學模式應運而生。微課有著自己獨特的優(yōu)勢,可以突破以往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時間限制,將聲音、圖片以及視頻等融合到一起,以此來調(diào)動學生的感官,讓小學生在視覺與聽覺的渲染下體會一種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進而主動尋找答案,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學習效果。例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觀潮》這一課文教學中,語文教師需要考慮到大部分小學生沒有親眼看到過錢塘江漲潮的景象,為了讓學生體會和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教師就可以借助微課的方式讓學生觀賞錢塘江漲潮的氣勢。這樣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文本內(nèi)容,對錢塘江漲潮留下初步印象,進而深入理解和領悟文章。微課可以將圖片、文字以及視頻等融合,然后一同向學生呈現(xiàn),將抽象的事物變得更加具體,讓小學生可以運用自己的感官來感受錢塘江的美。這樣的微課教學模式,可以幫助小學生體會文本的內(nèi)在情感。
在課堂教學中,因為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在課堂教學結束以后,領悟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熟練掌握知識,而領悟能力較差的學生可能難以理解和掌握,但是教師只有一個,很難照顧到班級中的每一位學生。教師如果對某位學生給予過多的關照,就會出現(xiàn)其他學生不滿意的情況?;诖耍W語文教師就可以將教學劃分為多個階段,然后錄制成微課的形式,讓學生可以選擇性觀看,實現(xiàn)分層教學。例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一課文教學中,語文教師可以將教學劃分為三個階段:生字、生詞教學;介紹作者背景;課文內(nèi)容講解,將這三個部分分別錄制成微課形式。在字詞教學中,可以簡單帶過,有難度的地方教師可以詳細進行講解,如近義詞和反義詞;在介紹作者背景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述作者如何棄醫(yī)從文的經(jīng)歷;在課文講解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三味書屋的平面圖,讓其找到書屋經(jīng)歷的變化。在預習階段,教師可以引導小學生先觀看前兩個階段的視頻,這樣可以有效節(jié)省課堂教學時間,之后再讓小學生依照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反復觀看微視頻,進而滿足全體學生的學習需求。
另外,教師除了對文本教學進行分段,還可以就各類知識進行總結,然后錄制相應的微視頻,如古詩鑒賞、寫作練習等,這樣小學生就可以在觀看的過程中來完善自己,進而提升自身整體學習能力與學習效率。
結合全文,微課是未來教育教學的必然發(fā)展趨勢,所以,每位教師需要進行掌握并且能夠合理運用。本文主要闡述了微課教學方式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利用,但還有很多不足,需要在實踐和反思中進行探索和完善。在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掌握語文學科特點和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設計出符合學情和教學需要的微課視頻,這樣才可以全面發(fā)揮出微課的優(yōu)勢,在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同時,為學生學習語文知識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