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qū)第四實驗小學 王成廣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chuàng)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引起學生一定的態(tài)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fā)展的教學方法。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情境教學更符合其教學理念。情境教學在情境中學習,能更好地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啟發(fā)小學生自發(fā)的思考,在情境中追尋答案,在情境中解決問題。素質教育的不斷發(fā)展,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也越來越高,不再是填鴨式、灌輸式的教學,情境教學法使用得越來越多,情境教學法的使用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學習效果更好,教師教學也更加輕松。教師能更好地挖掘學生的潛能,學生也就能更好地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因材施教也能更好實施,學生在輕松的情境中,減輕了學習的負擔,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感覺到學習科學的樂趣,樹立正確的科學觀,能真正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情境學習法,不僅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也能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兩全其美,對學生、對教師、對社會都是有所幫助的教學方法。
科學在不斷發(fā)展進步,但固有的模式還是很難改變,也許是教學條件限制了教學方法,也許是外在因素限制了授課方式,也許只是習慣了原有的教學模式不愿意改變。在現(xiàn)在的小學課堂,還是教師講課為主,本應該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現(xiàn)在教師是課堂的中心,學生學習知識特別被動,知識的正確性都由教師說了算,教師就是正確與否的權威,學生不主動不參與,變成了知識的載體,使學生的思維也更加固化,缺少創(chuàng)新,也沒有良好的學習效果。教師在前面講,學生不知道接受了多少,師生互動極少,教師不能很好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不知道學生知識掌握多少,教師看到的只有最后的卷面成績。本來需要學生參與的科學課也變成了念課本,學生缺少激情,沒有熱情,學習也變得枯燥乏味。小學只是學習的開始,不能讓小學生沒有熱情、激情,失去學習的興趣。應該給予學生更好的教學方法,解放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出創(chuàng)新性學習人才,對學習充滿熱情,熱愛學習,熱愛探索。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讓學生有更好的適應能力,以后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情境教學法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所以第一個就是輕松愉悅體驗性原則,啟發(fā)學生思考,讓學生開心快樂地學習,操作性較強。第二個原則是統(tǒng)一原則,讓學生的無意識學習和有意識相統(tǒng)一,情感和理智相統(tǒng)一,讓每一個動作和意識都變成一種學習。教師應該積極調動學生的興趣、欲望、動機。讓學生壓力與輕松并存。第三個原則就是自主性原則,情境教學法學生是主體,教師與學生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理解,有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提高教學水平,學生提高學習成績,師生共同進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的人生剛剛開始,對一切充滿好奇,這就是他們的求知欲。教師就應該滿足學生的求知欲,讓他們追尋自己的心,努力學習、努力探索。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在生動有趣的情境中,探索他們未知的世界,敲開他們心中向往的大門。不斷開闊眼界,擁有一顆想要追尋知識的心??茖W探索妙不可言,有向往才能努力去追求。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一起參與學習。例如在小學科學課第五單元的《空中彩橋》,講述了一系列光的知識,如《七彩陽光》就是光的色散實驗,簡單的介紹只會讓學生強行記住一時,實驗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教師帶著學生做實驗,一盆水、一面鏡子、陽光,鏡子放在水里露一半,在陽光下改變鏡子的位置和角度,學生通過做實驗,對知識的掌握更加牢靠,記憶更加深刻。還有《彩虹的秘密》模擬彩虹形成實驗,《飛旋的陀螺》色光的混合、三原色,《聲音的秘密》里面《聲音的產(chǎn)生》,都是體驗式、探究式、發(fā)現(xiàn)式的學習,實驗小課堂讓學生更感興趣,啟發(fā)學生對科學的探索欲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熱情。
科學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小學科學簡單在于實驗結果一目了然,實驗過程卻很神奇,既滿足學生的好奇,又引發(fā)小學生進一步探究的欲望。小學生剛剛進入學習狀態(tài),對學習是一知半解的,迷茫的,從出生到現(xiàn)在更多了解的是生活,把學習和生活聯(lián)系到一起,用生活中的已知解決學習中的問題,讓學生對學習增強了信心,創(chuàng)設與生活有關的情境,讓科學學習也變得簡單些,讓學生都能走進科學。如《動物王國》里面的學習很多概念的問題,概念是生硬的,小學生理解都是難題,何況背下來。如昆蟲、爬行動物、鳥、兩棲動物、哺乳動物、魚。這些需要知道他們的特征,小學生對于這些的認知一定是不全面的、零散的。教師應該組織學生觀察這些動物,歸納總結,概括動物的共同特征,學生更加了解了動物,教師也達到了教學目的。貼近生活,課堂氣氛也不再枯燥乏味,學生也能增加知識量,把科學運用于生活。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多媒體教學越來越普遍,多媒體設備也變成了班級必備設備。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很多方便,很多知識以視頻的形式讓學生一目了然,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接受。如:學習《生命從哪里來》認識花的構造,果實從哪里來的,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動態(tài)圖片結合實際的花了解花的構造,果實的形成時間很長,可以通過視頻的形式,讓小學生了解花到果實的變化過程,知道花的哪部分變成了果實,果實中的哪部分是原來花的什么形態(tài),學生不僅會很喜歡,還會感覺到很神奇,大自然的力量是偉大的。了解植物的生命從哪里來,還要了解動物從哪里來,我們從哪里來?視頻生動形象地演示精子與卵子的結合,形成受精卵,慢慢長大,從媽媽的肚子里出來,變成現(xiàn)在的我們。生命很神奇,科學也更值得我們?nèi)ヌ剿?,多媒體教學能創(chuàng)設更好的教學環(huán)境與教學氛圍,讓學生投入科學的世界。
在不斷摸索中進步,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讓教師更好地教好科學。本文探究情境教學法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描述了情境教學法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應用的重要性和現(xiàn)代小學科學教學的現(xiàn)狀,闡述了情境教學法的幾種應用方法,希望對小學科學的教學有所幫助,讓教師培養(yǎng)出更多優(yōu)秀有思想有抱負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