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樹琪,張華崇,閆振華,黃曉莉,戴寶生,李蔚
(黃岡市農業(yè)科學院,湖北 黃岡438000)
岡棉11 號是由黃岡市農業(yè)科學院選育的早熟、高抗、優(yōu)質棉花新品種,以岡早棉0379 為母本,轉Bt基因抗蟲棉品系岡0804-1 為父本,通過系統(tǒng)選育的轉Bt基因抗蟲棉。 2009 年配制雜交組合,2010 年進行F1品比試驗,同年進行南繁加代,2011年進行單株選擇,2012―2014 年進行株系比較試驗,2015 年進行多點試驗,2016 年進行品系比較,并獲得國家農業(yè)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生產應用)[農基安證書(2016)第167 號],2017 年品種擴繁,2018―2019 年參加湖北省麥后棉品種區(qū)試, 并同步參加麥后棉品種生產試驗,2020 年通過湖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審定編號: 鄂審棉20200006)。
岡棉11 號在湖北省麥 (油) 后播種生育期98.9 d,前期、中期生長勢較強,后期生長勢一般,整齊度較好。 植株緊湊、塔形,株高94 cm;莖稈有茸毛;葉片等大小,葉色淡綠;苞葉中等大小。 第一果枝節(jié)位5.8,單株果枝13.7 個,開花結鈴集中,單株結鈴16.0 個,鈴卵圓形、較小,鈴尖突起弱,鈴重4.7 g,衣分42.06%,籽指10.7 g,吐絮較暢。 耐枯萎病,耐黃萎病,高抗棉鈴蟲。
2018―2019 年參加湖北省麥后棉品種區(qū)試,2年結果平均,岡棉11 號籽棉、皮棉產量分別是3 624.6 kg·hm-2和1 577.6 kg·hm-2, 比對照品種晶華棉116 分別增產6.44%和4.57%。2019 年生產試驗中,岡棉11 號籽棉、皮棉產量分別是3 649.2 kg·hm-2和1 528.8 kg·hm-2, 比對照品種晶華棉116 分別增產5.17%、6.11%。
2018―2019 年區(qū)試取樣經農業(yè)農村部棉花品質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測定(HVICC 校準)2 年平均結果:岡棉11 號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31.6 mm,斷裂比強度33.4 cN·tex-1,整齊度指數(shù)85.9%,馬克隆值4.5,斷裂伸長率5.5%,反射率81.2%,黃度6.8,紡紗均勻性指數(shù)165。
岡棉11 號早熟性好,適于湖北省麥(油)后直播。 枯黃萎病重病地不宜種植。
湖北省麥(油)后直播一般5 月中下旬播種,不遲于6 月5 日,搶墑適時播種。
一般棉田種植6 萬~7.5 萬株·hm-2。高肥力棉田可以適當降低播種密度,低肥力棉田適當提高種植密度。
麥茬地底肥施復合肥 (N、P2O5、K2O 質量分數(shù)均為16%)折純氮50~62.5 kg·hm-2;初花期結合治蟲噴施葉面硼肥, 追施純氮100~125 kg·hm-2、純鉀100~125 kg·hm-2;中后期不追肥,打頂后結合治蟲噴施葉面肥。
岡棉11 號前中期生長勢較強, 后期生長勢較弱。 縮節(jié)胺使用嚴格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促壯苗,防止植株旺長。一般情況下,盛蕾期化控1 次,縮節(jié)胺用量22.5~30 g·hm-2;花鈴期化控1 次,縮節(jié)胺用量30~37.5 g·hm-2; 打頂后化控1 次, 縮節(jié)胺30~45g·hm-2。 3 次均兌水30~40 kg,均勻噴灑。
適時中耕,起壟培土,遇高溫干旱及時灌水抗旱。 8 月中旬做好打頂工作。 全生育期及時作好病蟲害的綜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