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衛(wèi)平
(重慶市忠縣拔山中學校)
教學質量是學校發(fā)展的第一生命線,校園文化則是學校發(fā)展的靈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學校形象、提高學校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xiàn)。在本文中,我主要談一談校園文化與辦學競爭力之間的關系。
作為一所學校,校園文化是學校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稱,它主要包括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活動文化。從細處講,它包括校園建筑、學校標識、校容校貌、校園綠化,校風、班風、學風,典禮、文化活動,人際關系等。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環(huán)境教育力量,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巨大的影響,它建設的終極目標就在于創(chuàng)設一種氛圍,以期陶冶學生的情操,構建學生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從宏觀上講,校園文化可以簡單地分為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兩個方面。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建設好校園文化,如何提高辦學競爭力,這兩者之間又有著怎樣的關系呢。本文結合個人的感悟,談一談自己的幾點粗淺的看法。
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物質文化是推進學校文化建設的必要前提,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撐。校園物質文化,屬于校園文化的硬件,其每一個實體,以及各實體之間結構的關系,無不反映了某種教育價值觀。在完善學校硬件設施時,學校應有一個整體規(guī)劃,如在學校布局方面,應嚴格將生活區(qū)域、學習區(qū)域運動區(qū)域分離開來。在每一個區(qū)域,學校應有一定的布局特色,如運動區(qū)域中,籃球場、足球場、乒乓球場、羽毛球場等如何布置。學校雕塑的擺放、綠化的造型、花卉的擺放、廚窗的設計、假山的造型,學校行道樹的間距、品種,學校建筑的造型、顏色等,這一系列看似與教育無關的問題卻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每一個學生。這就類似于自己家庭的擺設是否合理,是否合理利用空間,是否能體現(xiàn)藝術的布局,這些方面做好了,能使師生心曠神怡、賞心悅目,有助于陶冶校園人的情操,塑造校園人的美好心靈,激發(fā)校園人的開拓進取精神,促進校園人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校園物質文化既是校園文化的物質載體,又是校園文化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在校園硬件設施建設中,學校要能充分體現(xiàn)自身的辦學宗旨、辦學理念,要能體現(xiàn)自身物質建設的文化品位。學校可以根據教育特點、區(qū)域特點、時代特點、自身特色,吸納中外文化的精華,要集中體現(xiàn)某一主題,如五常中的“仁、義、禮、智、孝”的某個方面,讓學生耳濡目染,在潛移默化中學習進步。
校園制度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內在機制,包括學校的傳統(tǒng)、儀式和規(guī)章制度,是維系學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機制,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保障系統(tǒng)。“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敝挥薪⑵鹜暾囊?guī)章制度,才能規(guī)范師生的行為,保證校園各方面工作和活動的開展與落實。
學校僅有制度是不夠的,還得有相應的約束機制,同時還得將這些制度落實到位,讓學生有制度可依。這樣才能真正讓制度建設取得成效,真正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和衛(wèi)生習慣,增強學生的紀律意識、時間觀念。這絕對有助于學生進入社會之后步入工作崗位取得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也有利于提高全民素質。
學校的制度建設好了、落實好了,對其自身的管理也有很大的幫助。下面給大家舉個發(fā)生在我校的真實的事例,2019年上期,縣教委體衛(wèi)藝科一行人到我校檢查開學衛(wèi)生工作,他們剛一下車,就看見一學生拿著甘蔗邊走邊吃。檢查組一行人有意識跟著這個學生,看看他的衛(wèi)生習慣,只見這學生一直就將甘蔗殼和渣放在自己手里,沒有隨意丟一塊,直到看到垃圾桶,將手里的殘渣全部扔進去。檢查組一行人沒再到學校其它地方去檢查,徑直走到了校長室,對校長說,其它地方就不用去看,只憑今天我們看到的這個學生的行為,就一定知道你校在衛(wèi)生教育和管理方面做得很好。
因此,學校一是要制定切實可行的規(guī)章制度,二是要將這些制度落到實處,讓學生實實在在受到教育,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和衛(wèi)生習慣,增強他們的紀律意識和時間觀念。
校園行為文化是師生文明素質的表現(xiàn),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最終體現(xiàn),表現(xiàn)在學生的文明行為、教師的教育行為、學校的管理行為等方面。
常言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痹趯W?;顒游幕ㄔO中,教師依舊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他們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如果教師的精神風貌是積極樂觀的,那學生就一定會如此。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有什么樣的教師就會有什么樣的學生。因此,學校活動文化建設要從教師活動文化建設抓起。
校園行為文化既是學校文明程度的體現(xiàn),也是學校教育、管理水平的體現(xiàn)。學校要認真落實《中小學生守則》和《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積極開展“文明修身”工程,在學生中開展修道德之身、修心靈之身、修健康之身、修溢美之身、修創(chuàng)新之身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體育美育等活動,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
一個班級體可以通過一些活動,如成語接龍、演講賽、拔河比賽、詩歌朗等方式讓學生感受到集體的溫暖,感受到互幫互助的真情關懷,感受到集體的力量,從而學會合作、學會分享、學會感恩。這些看似與中考、高考無關的活動卻在學生思想品德、意識形態(tài)等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無疑會給學生成就自己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當然,學校也會通過開展一些活動來增強班級凝聚力、師生凝聚力,從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學生能力增強了,自然會回饋社會、回饋學校。這就會給學校帶來一筆無形的財富,也是學校最好的廣告。學校競爭力自然就會增強。
校園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核心,是學校的靈魂。其主要包括校園歷史傳統(tǒng)和被全體師生員工認同的共同文化觀念、價值觀念、生活觀念等意識形態(tài),是一個學校本質、個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以我校為例,為了提升學校精神文化,我校樹立了“大道遠行、天下為公”的辦學理念,堅持“以愛育愛,以德育德”的育人理念,實現(xiàn)愛的教育,體現(xiàn)德的作用;秉承“以生為本”“人人都是人才”的思想,提出了“愛心育人,全員育人,榜樣育人,環(huán)境育人”的辦學思路。學校按照“講責任、重操守、提素質、求完善、共成長”的整體要求,讓學生在教改的陽光下快樂求知、幸福成長!學校以“自強教育”為特色,以“敬業(yè)樂群”為校訓,形成了“重德務實、求真尚美”的校風,“嚴謹求實、師今法古”的教風,“博學、慎思、審問、篤行”的學風和“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拔中精神。學校正精心打造“領導齊心、教師盡心、學生用心、家長開心、社會放心”的“五心級”學校!這一系列辦學理念的提出,對學校精神文化建設起到了引領和指導的作用。
當然,校園文化建設不是孤立的建設活動,而應把它定位為各類創(chuàng)建活動的集合,與各級規(guī)范化學校、各類示范學校、各級文明學校、花園式學校、綠色學校等的創(chuàng)建工作結合起來,把它作為提高學校管理層次,體現(xiàn)學校辦學特色,推動學校不斷向更高層次邁進的有效載體。學校應重視發(fā)揮師生的主體作用,采取有力措施,調動廣大師生全員、全程、全方位自主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的積極性,讓師生在主動參與中得到鍛煉,提升知識品位、文化修養(yǎng)及價值觀念,實現(xiàn)師生與學校共同發(fā)展、共同提高的目標。
學校文化建設提檔升級了,其綜合實力會明顯增強,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自然會很優(yōu)秀。他們會成為社會的成功人士,當他們功成名就時一定不會忘記母校的培育之恩,一定會回饋學校。常言說得好“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學校應先栽下文化建設這梧桐樹,引來優(yōu)質資源、優(yōu)秀的學生、一流的師資。這樣,學校的辦學競爭力定會無人能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