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銀華
(忠縣新生小學校)
校園文化是提升學校辦學品位、留住學生的重要保障和措施。著名的教育學家蔡元培曾說“預知明日之社會,須看今日之校園”??梢?,校園文化作用之重要。健康積極的校園文化,可以陶冶學生情操、啟迪學生心智,構筑學生健康人格,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是師生精神的養(yǎng)分。校園文化是學校辦學的旗幟,是學校文化的價值核心,是一切辦學行為的邏輯起點,對學校的辦學起到強有力的推動作用。
校園文化是學校發(fā)展的核心和靈魂,有利于濃厚的教育、學習氛圍的形成。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指出:“校園應當安排得美觀,成為一個快意的場所和對學生富有吸引力的地方?!惫湃嗽疲敖煺叱?,近墨者黑。”有位哲人也曾說過:“對學生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是他周圍的環(huán)境”。學校的校容校貌,表現(xiàn)出一個學校整體精神的價值取向,是具有引導功能的教育資源。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環(huán)境教育力量,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巨大的影響。優(yōu)美的景色是校園的外衣,是人們對校園第一印象的決定因素。它是整個學校存在、發(fā)展方式的總和,是學校特有的精神風貌和文化氛圍的統(tǒng)一,是辦學目標、校風校貌、學校傳統(tǒng)等的綜合體現(xiàn)。
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長期堅持,不懈努力,要在不斷建設完善中提高凝練,要在精心培育中營造升華。學校文化建設需要持之以恒,反復滲透提升,不斷積淀創(chuàng)新,才能營造濃厚文化氛圍。因此,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發(fā)揮學校師生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構筑全員共建的校園文化體系。學校文化建設不是孤立的,而是滲透于學校建設的方方面面。文化建設與課堂教學不是對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的。只有文化建設與學校教育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加深和擴大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提高學生的實踐活動能力。這樣,才有利于開發(fā)和發(fā)展學生的智力。
校園文化建設不是封閉的、粗放單一的,而是開放的、精美豐富的。學校文化既要有本土的,又要有外來的;既要有傳統(tǒng)的,又要有現(xiàn)代的。蘇聯(lián)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用環(huán)境,用學生創(chuàng)造的周圍情景,用豐富的集體精神生活的一切東西進行教育,這是教育過程中最微妙的領域之一?!睅熒粌H是校園美的欣賞者,也是校園美的創(chuàng)造者。在勞動中,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勞動觀念,又學會了勞動技能,也增強了體質,看到校園在勞動中變得干干凈凈、漂漂亮亮,看到花更艷、草更綠、路更凈,勞動美、生活美、社會美的情操在學生心底得到了升華。在這些美的創(chuàng)造過程中,學生學會了做人,學會了求知,學會了勞動,學會了生活,學會了健體,學會了審美。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校園的每一塊墻壁都會“說話”。整個校園,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課堂,要讓學生視線所到的地方,都帶有教育性。我們學校校門石梯兩旁是關于學校起源、學校名字發(fā)展等文化欄,讓全體師生在不經(jīng)意中記住自己校園的歷史。在小操場周圍有各種活動剪輯、各方面師生出彩剪輯墻,讓全體師生感受不一樣的溫馨。教室里、走廊上,懸掛的是三好學生以及學生的優(yōu)秀作品,自己的作品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在餐廳懸掛著圖文并茂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水龍頭旁“節(jié)約用水,從我做起”的牌匾。學生的良好品質在無言中提升。在操場圍墻上做了一面文化墻,墻上有一首首“無聲的詩”?!岸Y、義、仁、智、信”更是彰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陣地”。學生在操場玩耍時可以近距離地了解先賢的其人其事,吮吸著經(jīng)典詩文的芳香,聆聽著先人們的絕唱。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校園物質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撐。校園物質文化,屬于校園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校園物質文化的每一個實體,以及各實體之間結構的關系,無不反映了學校教育價值觀。完善的設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場所,將使人心曠神怡、賞心悅目,將促進校園人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校園文化蘊含著較深層的價值觀,它潛移默化地指導其正確認識和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系,把個人行為引導到集體目標上來,因而深刻地影響著學生的思想品德、行為規(guī)范和生活方式,具有水滴石穿的力量。校園榜樣真實貼近他們的生活,其激勵的力量是無窮的,它既是校園精神的生動體現(xiàn),又是校園文化的形象教材。它所產(chǎn)生的“共生效應”和“魅力效應”,是推動校園文化全面發(fā)展的動力和能源。
校園文化的形成,既充實了學生的精神生活,又給予學生健康的熏陶,增強了學校對少年兒童的吸引力、凝聚力,增強了學生對社會文化的辨析力和自控力,使他們能在復雜的社會中健康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