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新
(豐都縣教育委員會辦公室)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必須遵循“團結穩(wěn)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基本方針,這也應該是教育宣傳工作的基本方針。要建好陣地,壯大隊伍,強化正面發(fā)聲,積極講好新時代的教育好故事,不斷擴大教育信息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唱響新時代教育改革發(fā)展的主旋律,使廣大人民群眾更加理解教育、關心教育、支持教育,為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營造良好的輿論環(huán)境氛圍。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高度關注教育。教育宣傳工作是黨的教育工作和黨的宣傳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確保教育事業(yè)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有力保障。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yè)放在優(yōu)先位置,加快教育現(xiàn)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边@為教育發(fā)展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我們要既靠“內力”,也靠“外力”。內力,就是要著力內涵發(fā)展、夯實基礎教育,練內功、比內涵、強底氣,讓絕大多數老百姓對教育供給數量與教育質量滿意,對教育體制機制滿意,對教育政策執(zhí)行滿意。外力,主要依靠上下支持和輿論導向營造更加寬松的教育環(huán)境,進而由外向內地推動發(fā)展。在這個外力上,其中教育宣傳,地位、作用及其影響不容忽視,極為重要。
從教育宣傳功能上講,其體現(xiàn)在四個方面:一是筑牢“主陣地”。宣傳思想工作是堅定信仰信念、培植精神家園的主陣地,是唱響主旋律、開展輿論斗爭的主陣地。做好教育宣傳引導工作,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群眾宣傳教育工作,爭取社會各界對教育的理解、支持,提高人民群眾對教育工作的滿意度。二是傳遞“好聲音”。教育宣傳工作直接服務于教育改革發(fā)展,既能夠真正地為落實“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yǎng)、增長知識見識、培養(yǎng)奮斗精神、增強綜合素質”六大工程鼓勁造勢,又能夠真實地對在“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fā)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五個方面取得的進展進行正面宣傳報道,放大正面聲音,引導中間聲音,化解負面聲音,營造良好的發(fā)展氛圍。三是凝聚“正能量”。教育宣傳既是增強教育執(zhí)行力、促進工作落實的有效手段,又是推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新思路、新舉措、新經驗的重要載體,在一定范圍內,能夠實現(xiàn)方法共享、資源共享、理念共享。四是提振“精氣神”。宣傳是一種引領。及時反映新成效、塑造新典型、展現(xiàn)新形象、弘揚新風尚,能夠激發(fā)教育干部師資隊伍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激勵、動員和帶領大家團結拼搏、爭創(chuàng)一流,以更大的熱情、更高的士氣投身到辦好讓人民滿意教育的實踐中去。同時,社會各界也會更加關注教育、理解教育、支持教育。因此,要切實樹立宣傳引導意識,既要穩(wěn)中求進地推動發(fā)展、埋頭苦干地提升質量,也要理直氣壯地開展宣傳、旗幟鮮明地塑造形象。
從教育宣傳的原則上看,其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政治原則性。講政治是增強教育宣傳競爭力的最大優(yōu)勢。要時刻保持宣傳與黨的教育方針、政策保持高度一致,通過教育宣傳貫徹政策、推動落實、服務大局。二是客觀真實性?!皩嵤虑笫恰辈粌H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從勝利走向富強的法寶,同樣是宣傳工作的重要原則和基本底線,需要深入實際、深入一線,深入采訪、深入調研,堅持以事實為基礎,說真話、講實情。三是實效可用性。“效用”是信息的生命線。要以全局的高度、內容的深度、邏輯的準度,分析發(fā)展趨勢、推廣典型經驗、提出對策建議,增強信息的前瞻性,尋發(fā)展所需、報上級所用,提高信息宣傳的質量。
面對信息化滾滾浪潮,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帶來傳播格局的深刻變革,改進和創(chuàng)新宣傳工作任務之艱巨,前所未有,要在認識規(guī)律、把握規(guī)律、運用規(guī)律上強起來,著力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無知而亂的困境。個人認為,教育信息宣傳工作搞得好不好,一個很重要的標準就是提供的信息是否真正緊扣教育改革發(fā)展的中心工作,是否對上級決策有幫助、是否對受眾群眾有作用。一是突出主旨抓“重點”。即抓住教育改革和發(fā)展工作中最重要、最緊密的情況和問題進行反饋。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深學篤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圍繞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國、全市教育大會提出的目標、任務和要求,及時發(fā)現(xiàn)并采寫新典型、新經驗、新做法、新動向、新問題、新矛盾,同時要跟蹤反饋落實區(qū)域教育改革工作的進展情況、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二是聯(lián)系實際抓“熱點”。即圍繞統(tǒng)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xié)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聚焦“兩地”“兩高”目標,深化落實“三大攻堅戰(zhàn)”“八項行動計劃”,抓住各級領導高度關注、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深入調研和及時反映群眾對教育改革發(fā)展的呼聲和要求,如減輕學生負擔問題、治理校外培訓問題、義務教育擇校問題等,都是直接影響人民群眾利益的熱點問題。三是問題導向抓“難點”。即針對工作已經出現(xiàn)的難題或阻力,收集、反映、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中有助于解決這些難點問題的設想、計劃、措施和辦法,為研究和解決難題出謀劃策,如有償家教屢禁不止、減負提質的科學運行、留守兒童的關愛矛盾、教育發(fā)展的基本均衡等,都可以針對性地提出建議。四是總結探索抓“特點”。即抓住事關全局,代表事物發(fā)展趨勢,對整體中心工作具有指導意見的典型經驗,及時總結提煉,以利于推廣區(qū)域經驗,從宏觀上指導和推動整體工作。這個方面要落實到行動上,既需要對政策、工作及問題多深度“思考”,更需要對信息采編多扎實“探索”。唯有圍繞中心、抓到點子,才能提升信息宣傳工作的本領,才能提高信息宣傳的質量水平。
當前,各地都在積極探索教育宣傳工作的制度機制、服務方式與運轉途徑等,但與更高的目標、更好的發(fā)展相比,也還有一些值得進一步探索創(chuàng)新和改革完善的地方。一是強化工作領導機制。領導重視是前提,是關鍵。領導重不重視,支不支持,情況大不一樣。建立領導分管機制,經常過問和支持教育信息宣傳工作,關心、理解和幫助信息員,特別是要為信息員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和提供必要的條件,幫助信息員解決具體問題,關心信息員的成長。同時,要嚴格把好信息審核簽發(fā)關口,確保上報信息準確真實、不出差錯、不鬧笑話。二是強化信息服務機制。定期征詢上級及領導對信息的指示、需求及意見,多向基層或特約信息員約稿,由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轉變;要超前謀劃,由事前服務向超前服務轉變;要搭建平臺,加強溝通協(xié)調,交流工作經驗,不斷提高信息服務效能。三是強化輿情應對機制。當前,網絡問政成為公眾參與社會管理的重要形式之一。對待“網絡水軍”,要像“大禹治水”一樣,正確疏導、引流,做到主動回應不回避,及時溝通不失語。同時,善待媒體為友,善用媒體傳聲,善納媒體之諫,切實做好與媒體的溝通協(xié)調,提高信息宣傳工作的主動權、主導權、話語權,努力使教育宣傳工作更富創(chuàng)造性、體現(xiàn)時代性。四是強化素質,提升機制。宣傳思想工作是專業(yè)性很強的工作,沒有幾把刷子是干不了的,沒有高素質、好把式、真功夫是干不出漂亮活兒的。教育信息宣傳隊伍每一名同志也要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努力做到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chuàng)新、能打勝仗。要注重思想的積累,注重吸收借鑒他人的思想觀點,開闊自己的事業(yè),豐富自己的頭腦,不斷提高思想理論水平。要積累知識,時刻保持多讀、多看、多記的習慣,確保自己的知識積累滿足工作需求。要重視經驗的積累,不斷探索規(guī)律并為我所用,在堅持不懈地練筆中積累經驗,最終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實現(xiàn)個人知識能力和意志品質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