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勤
(甘肅省張掖市山丹縣教育局教研室 甘肅張掖 734100)
數學不僅是一個抽象的符號,不僅是一個冷數,而且是一個嚴格的概念和公式。數學也是一種文化。這些包括數學家的故事,數學軼事和數學史料。所有這些都是數學文化的一部分。數學教學中恰到好處地融入數學文化,必將增值于課堂、助力于學生、添色于教學。教師應是數學文化的搜集者、更新者和引入者。
經過多次證明,一次灌注和機械傳遞只能讓學生昏昏沉沉。只有通過營造厚重的情景氛圍,打造以“情境、參與、體驗”為特色的智慧課堂,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學生身上、喚醒學生、鍛造學生。為了使教育的目標更加完善,教育需要像水一樣“輕歌曼舞”。[1]高中數學教學也是如此。教師可適當引入數學趣聞軼事,以便在課堂和教學中增加更多的文化因素,或創(chuàng)造一個“輕歌曼舞”的數學課堂。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孟德爾的豌豆實驗,高斯求和的故事,楊輝三角與二項式系數的性質,畫法幾何與蒙日,歐幾里得《原本》與公理化方法,笛卡爾與解析幾何等等,都可以在課初來引入。比如,“等比數列”新課伊始,教師便可以引入以下西薩和國王之間的故事:國王“吹牛”:你要什么,我都可以滿足你。于是,西薩提出了一個看似簡單,但卻異常艱難的要求:請給我的棋盤的第1個格子里放1千噸小麥,第2個格子上放2千噸小麥,以此類推……第64個格子放64千噸小麥,請國王給我這些小麥。請問,國王能滿足西薩的這個要求嗎?
這種情況的介紹能激發(fā)學生們的興趣、熱情,使其集中注意力,學生們會情不自禁地認為數學是如此有趣。當國王知道他慷慨的話竟然成為永遠無法實現的天文數字,帝王的尊嚴受到了挑戰(zhàn),他該多么尷尬。然而,這一切其實很簡單,國王利用等比數列就可以輕松解決。國王是被“打倒了”。然而,作為高中學生,他們在新的世紀里是不會被“打倒的”。因此,學生們的興趣和勇氣大大提高了。
“問題是數學的靈魂?!比欢绾钨|疑問難,如何巧破難點,需要一些憑借和抓手。在這個“抓手”中,數學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結合一些有趣的典故,滲透一些數學和文化元素是合適的。這將是學生們學習和打開困難問題的門檻。然而,“學生的學打得越開,教師的教也就有更多的契機和切點?!盵2]
例如,在正弦定理的研究中,教師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提出問題:
同學們,月圓之夜,你可能要仰望高空中的月亮,可能會禁不住產生疑問:月亮究竟與我們有多遠?如果讓你計算地月之間的距離,你該如何計算呢?讓我們先來看看300多年前兩個法國人是如何計算的(通過柏林與好望角的夾角來計算)。受他們的啟發(fā),你能快速計算出一座山的高度嗎?你知道其中的奧秘嗎?另外,交警如何測量汽車在道路上行駛的速度?
從“地球與月亮的距離”到“山的高度”,再到“汽車的速度”,理論上不僅是“點對點”,在實踐中也是“從一個到另一個”。這些問題從理論到實踐,從課堂到課外,從頭到尾都有,一下子讓一個“疑”字成為了推進課堂的導火索。此外,這種質疑來自純粹的理論,而不是來自冰冷的數字,是來自有趣的數學文化。引領沉浸在數學文化與質疑問難的糅合中,讓正弦定理的真相慢慢從文化的滲透中漸漸顯露出真相,學生們巧破了難點,洞開了視域,何樂而不為呢?
高中數學不能在滿足現狀的旋渦中打轉轉。教師要引導學生跳出,與數學文化對話在一個更活躍的領域,與真實的文化對話,與數學的本質對話。難道這不是教師滲透了數學文化的真正體現嗎?關鍵是兒童的思維是否在數學文化的干預、滲透和應用中得到了真正的拓展?更重要的是,這一文化因素的滲透只是在這門課的研究中,還是在更高層次上有了新的結構把握和飛躍改進?
例如,在“平面矢量和基本概念的實際背景”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做“線外工作”:
1.欣賞關于向量的詩歌,并用一首詩表達向量及向量符號的來源。
2.《戰(zhàn)國策》中關于“南轅北轍”的故事說明了什么?
3.美國航空母艦導彈發(fā)射辦公室接到命令,伊拉克的軍事目標距離鷹艦1200公里。你知道這枚信息導彈能不能擊中目標?
在數學課堂上,教師可從“歷史典故”的線索中找到數學的陰影,引導學生們把目光轉向“美國戰(zhàn)場”。這樣,那些“把數學看作老虎”的文科學生就會有親密感。教師不要認為數學思維只是在數學課堂上運動。事實上,課堂中每個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也在運動,如數學文化、數學思想、數學傳統、理想精神等等,更像是“看不見的手”,支配著課堂教學和學習領域。
是的,讓數學從“嚴、深、高”的神壇中下來吧。數學教學不僅能解決數學問題,而且還能給人們思想,給人文化滲透,給人們精神的影響,給人們更多的詩歌,更多的文化,讓文理科學生都有“雙驚喜”。這不是高中數學教室里的風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