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自民
人類只有一雙眼睛,而有一種動物卻有8只眼。那是什么?有個謎語說的就是它:“南陽諸葛亮,獨坐中軍帳,擺下八卦陣,專捉飛來將?!辈鲁鰜砹税?,這種八眼動物就是蜘蛛。
蜘蛛是一類古老的生物。
2012年考古學家在緬甸發(fā)現(xiàn)的一枚琥珀,完美地記錄了白堊紀(知道科幻電影《侏羅紀公園》嗎?侏羅紀之后緊接著就是白堊紀)的一個偶然事件:一只蜘蛛準備撲向受困于蛛網(wǎng)的黃蜂,突然一滴樹脂從天而降,正好擊中它。這滴樹脂掩埋在地下1億多年,在壓力和熱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了琥珀。這種已滅絕的蜘蛛就此定型在奇麗的琥珀里。
蜘蛛不是昆蟲
有人以為蜘蛛是昆蟲,這當然是錯誤的。不過,非專業(yè)人士出現(xiàn)這種謬誤情有可原:因為蜘蛛跟昆蟲確實有些相像——都有堅韌的外骨骼,并且身體和附肢都分節(jié);何況法布爾的偉大著作《昆蟲記》里也有專門的篇章介紹蜘蛛呢。
外骨骼和分節(jié)的出現(xiàn)在進化史上是了不起的事情。外骨骼是與鳥獸等脊椎動物的骨骼相對而言的。脊椎動物的骨骼長在身體內(nèi),而昆蟲和蜘蛛的外骨骼長在身體外,但功能是差不多的,都有支持、保護和運動作用。外骨骼像在身體外面穿了盔甲和防護服,對身體的保護和支持更直接,還可以減少體內(nèi)水分的散失。因此,美國一直在研制機械外骨骼,試圖讓美軍擁有“鋼鐵俠”那樣的動力服。日本也在開發(fā)外骨骼,以便幫助老人或殘疾人散步、爬樓梯。不過,外骨骼也有缺點,就是不能隨身體一起長大,是對成長的束縛,因此,相關(guān)生物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需要蛻皮——蛻皮不僅麻煩,而且危險。
蜘蛛和昆蟲的另一個共同特征是分節(jié)。分節(jié)是生理分工的開始,更增強了運動機能。分節(jié)的附肢就像三節(jié)棍,軟中帶硬。有了分節(jié)的附肢,昆蟲和蜘蛛運動起來就更靈活了,更適合在陸地上攝取食物和逃避敵害。因為這個原因,昆蟲和蜘蛛等都被稱為節(jié)肢動物。節(jié)肢動物因此也比蝸牛、蚯蚓以及許多其他無脊椎動物更高等、分布更廣泛,更適合在陸地上生存。
那么,蜘蛛與昆蟲有什么區(qū)別呢?昆蟲有觸角,蜘蛛沒有;許多昆蟲有翅膀,蜘蛛也沒有。昆蟲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而蜘蛛的頭和胸是一體的。更重要的是昆蟲的胸部有3對足,而蜘蛛的頭胸部卻有8條腿,比三頭六臂的哪吒還多。此外,蜘蛛的頭胸部前端還有1對帶毒腺的螯肢和1對觸肢。
蝗蟲、蟋蟀等昆蟲善于跳躍,是因為腿里有發(fā)達的肌肉。蜘蛛腿看似瘦弱無力,但佛羅里達跳蛛能飛躍自身體長6倍的距離。這是為什么呢?原來,蜘蛛腿里有一種很不尋常的“血液”,像一個液壓傳動裝置,它們利用液體壓力進行能量轉(zhuǎn)換,從而幫助運動。人們已經(jīng)模仿蜘蛛腿研制出了“步行機”,還試圖把蜘蛛腿的血壓調(diào)節(jié)原理應用到醫(yī)療上,用以治療高血壓等疾病。
在動物界,昆蟲種類最多、分布最廣,沒有其他動物可以與之相比,蜘蛛也不例外。世界上大概只有5萬種蜘蛛,還比不上昆蟲中鞘翅目象鼻蟲一個科——已知的象鼻蟲超過6萬種。蜘蛛種類雖少,但都不是吃素的,都是昆蟲天生的死敵。
蜘蛛捕食昆蟲并非骨肉相殘。事實上,真正與蜘蛛親緣關(guān)系較近的并非昆蟲,而是遠古藍血動物——鱟。蜘蛛和鱟的身體都分為頭胸部和腹部,而且都有螯肢而無觸角和翅膀。只是由于鱟的種類少,身材大,而且生活在海洋,人們才不會把蜘蛛跟鱟聯(lián)系到一起。
蜘蛛并非都結(jié)網(wǎng)
提起蜘蛛,人們馬上會想到蜘蛛網(wǎng),似乎蛛網(wǎng)是蜘蛛的標配,其實不然。盡管所有蜘蛛都是才能卓絕的“紡紗姑娘”,但只有一半是精益求精的織網(wǎng)高手。結(jié)網(wǎng)蜘蛛是最吸引眼球、最為人熟知的蜘蛛,也是最古老的“網(wǎng)絡工作者”。其他蜘蛛對蛛絲的利用相對簡單:或編一個簡陋的掩體,或設一個感應的裝置,或在捕獵時當繩索,或在飛躍時作安全帶……結(jié)網(wǎng)蜘蛛可以在不同的場所織起天羅地網(wǎng)作為狩獵場,如皿蛛、圓網(wǎng)蛛、中華渦蛛、胸斑花皮蛛等。圓網(wǎng)蛛是最常見、織網(wǎng)最精巧的蜘蛛?!拔萁腔h尖竹樹陰,可憐用盡許機心?!睏钊f里說的就是圓網(wǎng)蛛,其生活場所是最不起眼的屋檐、籬笆或庭園的角落。
洞穴蜘蛛也織網(wǎng),但網(wǎng)沒有黏性,它們純粹依靠網(wǎng)和地面的震動來感知獵物的范圍,進而實施攻擊。事實上,蜘蛛是世界上對震動最敏感的動物之一,饑餓中的蜘蛛感覺尤其敏銳。它們習慣于躲在沙堆或洞穴里,守株待兔,等待獵物送上門來,如捕鳥蛛、施展蜘蛛、悉尼漏斗網(wǎng)蜘蛛。亞馬孫巨人捕鳥蛛真是蜘蛛家族的“巨人”,足展可達30厘米,是圓網(wǎng)蛛的10倍,與施展蜘蛛體型相差約700倍。在它的食譜中,除了昆蟲,還有青蛙、蜥蜴和小鳥。所有蜘蛛都有毒性(蜘蛛毒素有重要的藥用價值),而悉尼漏斗網(wǎng)蜘蛛堪稱世界上毒性最大的蜘蛛,一次蟄咬就可輕易殺死一名成年人。穴居狼蛛很特別,它筑穴而居卻懶得結(jié)網(wǎng),依仗著螯肢中的劇毒,直接對獵物采取暴力襲擊。狼蛛性情兇猛,對待自己的孩子卻溫情脈脈。
游獵蜘蛛居無定所,四處覓食,如跳蛛、貓蛛、蟹蛛、平腹蛛等。蟹蛛不結(jié)網(wǎng),常常靜伏花草叢中等候過往的昆蟲,它敢于以小搏大,捕食比自己大得多的蝴蝶和豆娘。平腹蛛富有智慧,講究策略,不靠蠻力取勝。它捕食時總是小心翼翼地靠近蟑螂等獵物,偷偷釋放絲線將獵物纏住,然后找準機會向獵物頸部發(fā)動致命一擊。此外,豬籠草花蛛會用蛛絲做保險帶或安全氣囊竊取豬籠草捕蟲瓶中捕獲的獵物。
當然,蜘蛛并非嚴守結(jié)網(wǎng)、穴居或游獵三類不同的生活方式。例如,流星錘蜘蛛的雌雄個體狩獵方式就大相徑庭。真正配得上流星錘蜘蛛這個稱號的是雌蛛。雌蛛用蛛絲和黏液制作一個“流星錘”,并用氣味引誘飛蛾。當飛蛾靠近時,它就瘋狂地舞動流星錘,直至將獵物粘住為止。雄蛛是個“袖珍男”,舞不動流星錘,也捉不住大飛蛾,它就干脆不勞神費力制造工具,只是潛伏在樹葉之間,直接用毛茸茸的附肢捕捉小飛蠅。擬態(tài)蛛自己不結(jié)網(wǎng),它以其他結(jié)網(wǎng)蜘蛛為食。它先侵入獵物蜘蛛的蛛網(wǎng),然后輕輕地撥動蛛絲,發(fā)出欺騙信號,將自己偽裝成體型較小的入侵者,引誘蛛網(wǎng)主人前來。當獵物進入攻擊范圍時,擬態(tài)蛛便非常輕柔地觸摸獵物,在獵物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用螯肢中的毒液將其麻醉。
對蜘蛛的誤解多
在古代,有人把蜘蛛當成是吉祥的征兆,稱為“喜蛛”?!段骶╇s記》云:“蜘蛛集而百事嘉”,這是指“喜蛛應巧”的歲時風俗。這種風俗可能起源于南北朝,著名學者宗懔的《荊楚歲時記》中有相關(guān)的記敘:“是夕,陳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wǎng)于瓜上則以為符應?!本褪窃谄呦?jié)的晚上,人們把香瓜、花生、紅棗等放在果盤里,穿著嶄新衣裙的少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誰最先看到果盤里有“喜子”結(jié)網(wǎng),誰就大吉大利?!跋沧印本褪窍仓?,是一種小型的長腿蜘蛛。在空曠的庭院中,夜晚有喜蛛釋放蛛絲準備結(jié)網(wǎng),如果蛛絲附著不到任何物體上,而又恰好遇到了上升的氣流,輕盈的喜蛛就會騰空而起,順風飄飛,要是湊巧落在果盤里,那就是喜從天降。
“蝶衣曬粉花枝舞,蛛網(wǎng)添絲屋角晴?!焙诨▍仓恤孳]起舞,著意在陽光下曝曬自己的粉翅,蜘蛛在屋角邊忙忙碌碌,趁著天晴精心添絲編織蛛網(wǎng)。宋朝文學家張耒透過“蝶衣曬粉”和“蛛網(wǎng)添絲”流露出閑適的心情,把蜘蛛和美麗的蝴蝶相提并論,將它們的活動寫得饒有情趣。
但是像張耒這樣喜歡蜘蛛的人并不多見。在書籍、電影、電視里,蜘蛛經(jīng)常是恐怖的代名詞。很多人不僅“以貌取人”,嫌蜘蛛長得不雅,而且對蜘蛛吐絲結(jié)網(wǎng)的絕技也不屑一顧,甚至十分厭惡,覺得蛛網(wǎng)影響清潔衛(wèi)生,對人類也并無益處。詩人們將蜘蛛和蠶進行對比,似乎就高下立判了。孟郊批評蜘蛛:“蠶絲為衣裳,汝絲為網(wǎng)羅。濟物幾無功,害物日已多?!碧K拯也指責道:“春蠶吐出絲,濟世功不絕。蜘蛛吐出絲,飛蟲成聚血。蠶絲何專利,爾絲何專孽?!?晚唐歌女楊苧蘿還用蜘蛛來嘲笑別人:“空中設羅網(wǎng),只待殺眾生?!比欢?,必須為蜘蛛正名的是,它們“害物”“聚血”“殺眾生”其實是為人類消滅了大量的農(nóng)林害蟲。
對于蜘蛛這樣8只眼、8條腿、模樣不招人待見的動物,我們其實還知之甚少。但是,作為天生的“網(wǎng)民”,蜘蛛的一技之長還是吸引了許多人的注意,它也確實值得我們深入研究——越研究就越能發(fā)現(xiàn)它身上的光彩照人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