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飛蛾
清末的上海,頑皮弄堂少年阿榔陰差陽錯進入江南制造局成為學徒。在師父陳鐵寒的諄諄教導下,阿榔潛心學習機造技藝,逐漸成長為頂尖機匠。面對敵人的不斷糾纏,阿榔自強不息,百折不撓,終于制造出重要的國產(chǎn)軍械,奔赴戰(zhàn)場為國而戰(zhàn)。
一個調(diào)皮搗蛋、經(jīng)常闖禍的弄堂少年。剛進制造局時狂妄自負,在師父和師兄們的幫助下,慢慢懂得軍工機械的科學嚴謹,逐漸成長為成熟精干、獨當一面的頂尖機匠。
師父陳鐵寒的女兒,從小在制造局中長大。她被阿榔的才華和執(zhí)著打動,無論前路怎樣黑暗、迷茫,她始終陪伴在阿榔身邊,為他加油鼓勁,共同逐夢。
清朝官員:各位制造局的兄弟們,徐壯士冒死送來的快炮圖紙已由阿榔復原,機造的重任就拜托大家了。
學徒:請大人放心,請師父指示。
陳鐵寒:國之強大,斷不可缺國之軍械。大戰(zhàn)當前,我等應全力以赴,義不容辭。
學徒:是!
陳鐵寒:劉貴、天福,你們多引幾條蒸汽管道,增加車間動力,確保機床穩(wěn)定運行,而后鍛造來福槍管,不得有誤。
劉貴、天福:得令!
陳鐵寒:小張、小馬,你們加強齒輪車銑金工,確保其精密契合,不得有誤。
小張、小馬:得令!
阿榔:師父,我呢?
陳鐵寒:你自然有重要任務,去幫劉貴、天福燒火鏟煤。
阿榔:好嘞!啊?開什么玩笑,我這么好的手藝,為什么不讓我去造快炮?
堂堂少年郎,志存在四方,莫負好時光,為夢想縱橫闖蕩,千帆歷盡,方獲成長。少年的夢想總是與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電影《江南》用動漫這種唯美的表達方式,展現(xiàn)了中國軍工業(yè)從學習借鑒到自主研制的圖強之路,既表達了熱血少年志,又展示了中國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