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蘭
(江蘇省蘇州市金閶新城實驗小學校 江蘇蘇州 215000)
小學生自信心的培養(yǎng)和樹立,必須要建立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積極地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增強學生的抗挫折能力。教師也要堅持以互動和交流為導向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參與勞動與技術課程的實踐,讓學生充分地融入到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參與課程的積極性,體驗到學習成功的樂趣,從而樹立學生的自信心。
勞動與技術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且大部分的勞動與技術課程對學生來講具有陌生感,使學生在參與過程中主動性不強。學生在具體制作過程中更是缺乏信心,特別擔心受到教師的批評和指責,從而表現(xiàn)得畏首畏尾,缺乏自信心。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營造師生平等關系的氛圍,并要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建立參與課程的信心。[1]以《釘紐扣》課為例,教學的教具主要有針、線、剪刀和棉布等,這些物品學生平時接觸比較少,而釘紐扣是否美觀和牢固是教學評價的標準之一。學生在制作過程中會感覺無從下手,擔心自己對釘紐扣是否有“天賦”、是否可以成功,顯得沒有信心。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積極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引導學生參與到釘紐扣的操作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先熟悉主要教具,包括針、線、剪刀和棉布等物品,然后幫助學生熟悉釘紐扣相關的流程,同時告訴他們是否成功和美觀等不重要,以此來提高學生參與實踐的自信心。
在勞動與技術課程的制作過程中,每一個手工制作都需要有成品體現(xiàn)。在這個過程中,并不是所有學生都能夠按照教材中的要求制作出合格的成品,有的學生會在制作過程中因為對工序和流程等掌握不好而半途而廢。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以成功為導向,幫助學生不斷克服困難并在失敗過程中總結經(jīng)驗,來提高學生的抗挫能力和心理。[2]以《縫沙包》課為例,沙包縫制看似簡單,其實具有很強的技巧,如何穿針引線和打結都對學生來說是一種挑戰(zhàn)。有的學生在縫制沙包過程中出現(xiàn)了漏沙情況,有的學生雖然成功縫制但外形不美觀。這些都會影響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讓他們感受到了挫折,對縫制沙包后續(xù)的制作積極性就不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成功為導向,對學生進行具體指導,一要鼓勵成功制作的學生和團隊,提高他們的榮譽感。二要鼓勵學生互幫互助,特別要鼓勵制作成功的學生去主動幫助沒有成功的同學。三要確保全體學生都可以完成外型美觀的沙包作品,以此提升學生的抗挫折能力,和提升學生戰(zhàn)勝困難的自信心。
勞動與技術課程涉及到的教學內(nèi)容比較多。因此,教師在教學方面要有一定的側重點。小學生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家庭教育背景等,存在著個體差異。他們在參與勞動與技術課實踐過程中就很容易因為成績差異而出現(xiàn)情緒波動的情況。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發(fā)揮學生的特長和潛能,鼓勵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取長補短,在合作中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以《泥碗制作》課為例,泥碗制作的操作步驟看似比較簡單,但每一步都需要有耐心和信心,需要學生在操作過程中注重技巧。每個學生在這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發(fā)揮特長,在用有齒刀刮光完成內(nèi)外壁時要讓學生具有耐心和信心。這一環(huán)節(jié)女生比男生有優(yōu)勢;心思細膩的學生比性格大大咧咧的學生有優(yōu)勢。而在摳洞捏凹、團泥成型過程中,男生相對女生則更有優(yōu)勢。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并要鼓勵學生互相配合和互相補充,共同完成勞動與技術課的制作,提升學生的自信心。
在勞動與技術課程教學中,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是以教師為主而學生為輔,即教師示范而學生跟著做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被采用的主要原因在于小學生的實踐能力有限,教師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計劃和便于課堂的開展而采用了這種方式。在這種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下,教師雖然按照設定的計劃完成了教學任務。但是,學生的實踐能力并沒有得到提升。這導致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普遍不高。因此,教師在勞動與技術課教學中應轉(zhuǎn)變教育教學思想,要切實地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3]以《筆袋DIY》課為例,在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指導下,筆袋DIY通常是要求學生按照教師提供的筆袋樣式進行制作,在設計過程中要求學生嚴格按照教學內(nèi)容進行操作。這就使學生的自主操作受到限制。而大部分學生對筆袋都有著自己的興趣和想法,在自身訴求無法滿足的前提下,學生參與DIY的積極性明顯下降。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在筆袋DIY過程中應鼓勵學生根據(jù)他們自己的想法和思路進行創(chuàng)新與實踐,并鼓勵學生要融入他們自身獨特的創(chuàng)意和思路進行自主設計。教師通過這種教學方式,才能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筆袋DIY的制作當中,從而不斷地提升學生的勞動技能和自信心。當學生的每一個想法和思路都能成功融入到筆袋設計后,這對學生學習自信心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在勞動與技術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地尊重學生的學習需求,要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融入自己的想法和思路,敢于嘗試、不怕出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引導學生,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在反復實踐中展示他們自身的智慧,從而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讓學生收獲成功的喜悅,進而全方位提升學生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