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經(jīng)緯 趙 儉 柴卓慧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 江蘇南京 210007)
在英國每年出版的新書中,有關領導力(Leadership)的書籍銷量都超過了其他所有類別的書籍。領導力出版物“行業(yè)”是由消費者需求驅(qū)動的,人們對此類書籍購買欲十分強烈,其原因就是想要明確了解怎樣領導他人。英國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是英國初級軍官培養(yǎng)的重點院校,也是世界陸軍軍官培訓的老牌傳統(tǒng)院校之一,領導力課程是其人才培養(yǎng)的核心課程之一。該課程中列舉了四種英國極具代表性的主流領導力類型供學員學習討論,使學員了解不同類型的領導力,選擇合適的領導力類型(Leadership Style)并制定合理的培養(yǎng)發(fā)展計劃,以最大化地發(fā)揮其作用。
科林·鮑威爾(Colin Powell)在其自傳《我的美國之路(My American Journey)》中寫道,“領導力就是解決問題。當有一天士兵們不再向你反映問題的時候,你就已經(jīng)失去了對他們的有效領導。他們要么是對你的幫助失去了信心,要么認為你根本不在乎他們。這兩種情況都是領導力的失敗?!鳖I導力可以被界定為是領導者人格和性格魅力的映射,從而可以激勵下屬去做需要他們做的事情。英國陸軍認為,領導力是榜樣、影響和意志的結(jié)合體,是指揮藝術中最重要的素質(zhì),對作戰(zhàn)的成功起著很大的作用。領導力的發(fā)揮有兩個先決條件:一是領導者要透徹地了解自己、自己所效忠的組織和所處的環(huán)境,以及效忠于自己的下屬;二是領導者和被領導者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標和任務并為之采取行動。值得注意是,以上是關于個體領導力的論述,本文所研究的領導力也正是個體領導力而并非組織領導力。
保羅·赫塞(Paul Hersey)和肯尼斯·布蘭查德(Kenneth H.Blanchard)在1974年發(fā)表的《So You Want To Know Your Leadership Style?》這一文章中寫到,“你的領導力類型是你在試圖影響他人行為時所表現(xiàn)出的一種行為模式。這種行為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形成的,這就是你被其他人所認可的領導力類型或領導個性?!盵1]領導力類型可以被界定為領導者的領導行為模式,不同的領導個體有著截然不同的領導力類型。領導力類型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一名領導者所處職位、工作環(huán)境和領導團隊等因素的不斷變化下,其擁有的領導力類型也有可能隨之發(fā)生變化。判斷領導力類型的依據(jù)有兩個:一是領導者所表現(xiàn)出來的領導力品質(zhì)(善于溝通、態(tài)度堅決強硬等);二是領導者所領導的團隊的決策和行事風格(令行禁止、集體決策等)。[2]
領導力類型是領導力的表現(xiàn)形式,采取適合自己和團隊的領導力類型對于領導者的領導力發(fā)展具有重要促進作用。本文通過對英國陸軍四種主流領導力類型進行分析,探討領導力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
英國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領導力課程介紹了英國陸軍四種主流的領導力類型,即命令型領導力、推銷型領導力、參與型領導力和授權型領導力。[2]那么,這四種領導類型的內(nèi)涵是什么?
具有命令型領導力的領導者強調(diào)下屬的絕對服從。這種領導力的特點是領導者會給下屬一個明確的方向,并根據(jù)團隊成員不同的角色定位指派任務來實現(xiàn)目標。其決策形式是專制的,執(zhí)行方式是自上而下的。在這種模式下,下屬被看作是實現(xiàn)領導者目的工具。具有命令型領導力的領導者所帶領的團隊,由于其成員不參與決策導致成員參與感和認同感較低。但其決策效率較高,尤其是在關鍵決策上不會猶猶豫豫。此外,由于領導者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團隊中的問題成員也相對較少。命令型領導力要求領導者要有絕對的實力和權威,自身能力必須過硬還要在圈內(nèi)擁有一定的影響力,否則將難以維系團隊的正常運行。命令型領導者可能會表現(xiàn)出來的明顯領導力特質(zhì)有:果斷、強硬、固執(zhí)、個人影響力極高、大局觀強、思路清晰等。
具有推銷型領導力的領導者也會將任務下達給下屬,與命令型領導者不同的是,他們會給下屬提供具體的任務信息和決策依據(jù)并與下屬有著更多的溝通。他們所給出的指示,通常是鼓勵下屬嘗試接受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其決策同樣是自上而下的,但采用的是與命令型截然不同的、更容易被接受的方式。此類領導者有時會扮演“教練”的角色,通過一些必要的指導,來幫助那些有動力有激情但缺乏必要的“成熟度”或“能力”完成任務的下屬。具有推銷型領導力的領導者帶領的團隊成員工作激情較高,勇于和樂于接受挑戰(zhàn),同樣參與度也較高。但當團隊成員所接受的任務失敗次數(shù)過多時,會出現(xiàn)負面消極的情緒,從而質(zhì)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是領導者的決策是否正確。推銷型領導力要求領導者需要有極強的大局觀和魄力,否則將會使團隊面臨失控甚至出現(xiàn)解散的窘境。推銷型領導者可能會表現(xiàn)出來的明顯領導力特質(zhì)有:大局觀極強、善于觀察、樂于接受挑戰(zhàn)、敢于承擔風險等。
具有參與型領導力的領導者十分推崇溝通與協(xié)調(diào)。他們十分在意下屬的感受,尊重下屬的想法,認為下屬是他們的伙伴而不是工具。其決策似乎是共享的——領導者主要扮演的是促進和溝通的角色。此類團隊的成員需要較多的支持和較少的指導,通常適用于成員接受任務并受到激勵后能夠習慣于自覺工作的情況。擁有參與型領導力的領導者帶領的團隊成員參與度和工作熱情極高,此外,由于決策的共享性,成員的認同感與歸屬感也很強。但是,由于這種團隊寬松融洽的環(huán)境,會使一些員工喪失紀律性,從而出現(xiàn)一些問題成員。參與型領導者需要在擁有極強的溝通協(xié)調(diào)能力的同時把握好“參與度”,對下屬不能一味地寬容,否則團隊運行會出現(xiàn)效率低下等問題。參與型領導者可能表現(xiàn)出來的明顯領導力特質(zhì)有:善于溝通、尊重他人、協(xié)調(diào)能力強、個人感染力強等。
具有授權型領導力的領導者把大部分責任傳導給自己的團隊成員。領導者更多扮演的是一個監(jiān)督者的角色,統(tǒng)攬全局。但領導者對決策的參與程度較低。他們?nèi)匀粫岢龃鉀Q的問題,但是決策和執(zhí)行環(huán)節(jié)都交給了下屬。擁有授權型領導力的領導者會在很大程度上放權給團隊,但這就要求團隊成員要很強的個人能力和成熟度、較高的工作熱情以及正確的動機。授權型領導者必須把握好權力下放的時機尺度,當團隊成員決策時出現(xiàn)嚴重問題時要及時進行收權更正,否則團隊將會因決策失誤而遭受重大損失。授權型領導者可能表現(xiàn)出來的明顯領導力特質(zhì)有:信任他人、敢于冒險、統(tǒng)籌協(xié)調(diào)能力強、任務分配能力強等。
以上四種領導力類型,命令型和推銷型領導力關注點在于完成任務,而參與型和授權型領導力的關注點在于培養(yǎng)和發(fā)展團隊成員獨立工作的能力。它們對于領導者的要求各不相同,所適用的情況也大相徑庭。在分析這四種領導力類型之前,我們首先要對團隊成員進行等級劃分。成員等級通常根據(jù)成熟度劃分。成員成熟度由個人或團體的成就動機、承擔責任的能力和意愿以及任務相關的知識和經(jīng)驗水平構(gòu)成。根據(jù)成員成熟度,可將團隊成員劃分為四個等級。
處于這個成熟度級別的成員缺乏獨立工作所需的知識、技能或信心,習慣于被動地接受任務。
在這個成熟度級別上的成員可能愿意主動為完成任務開展各種工作,但是他們?nèi)匀粵]有成功完成任務所必需的技能。
在這個等級的成員已經(jīng)準備好并十分愿意主動完成任務。他們比二級成員擁有更多更成熟的技能,但他們?nèi)匀粚ψ约旱哪芰Σ蛔孕拧?/p>
處于這個等級的成員能夠獨立工作。他們有高度的自信和強大的技能,他們十分愿意為了完成任務而奉獻一切。
這四類成員所渴望的領導力類型是不同的。一級成員需要具有命令型領導力的領導者;二級成員需要具有推銷型領導力的領導者;三級成員需要具有參與型領導力的領導者;而四級成員則需要具有授權型領導力的領導者。因此,命令型領導力比較適合擁有一定資歷、個人能力和影響較高、性格偏強硬果斷、行事風格說一不二的領導者,適用于剛剛成立、主力軍為缺乏資歷經(jīng)驗和專業(yè)技能的年輕人的團隊;推銷型領導風格比較適合大局觀極強、善于引導他人、性格果斷樂觀的領導者,適用于成立一段時間、經(jīng)過一段時間磨合、成員技能有一定發(fā)展但難以滿足任務需要的團隊;參與型領導力比較適合善于溝通協(xié)調(diào)、樂于聽取他人意見、性格開朗寬容的領導者,適用于成立并可以順利運行、磨合度較高、成員技能成熟但資歷經(jīng)驗缺乏的團隊;授權型領導力適合信任他人、敢于下放權力、性格開放果斷的領導者,適用于運行時間較長、磨合度極高、成員技能和經(jīng)驗資歷都十分成熟的團隊。領導者在選擇自己的領導力類型時,切忌盲目,要分析自己正在或即將領導的團隊成員類型,結(jié)合自己的性格和已經(jīng)擁有或想要擁有的領導力特質(zhì),作出合理的選擇,以最大化地發(fā)揮領導力的積極作用。
一名成功的領導者必須要根據(jù)自己和團隊選擇最合適的領導力類型,結(jié)合團隊目標制定正確的領導策略,并不斷發(fā)展自己的領導力。領導者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領導力的培養(yǎng)。
一個團隊想要取得成功,與領導者和每一名被領導的成員都息息相關,團隊的運行與管理始終與人息息相關。作為一名領導者,其必須深入了解每一名團隊成員,根據(jù)實際情況確定自己所需要的領導力類型。只有清楚地了解自己團隊所需要的領導力類型,領導者才能找到自己欠缺的領導力品質(zhì),對照自己所擁有的領導力找到不足和缺陷,進而進行改正和提高。
作為一名領導者,自己要首先清楚定位自己已經(jīng)形成或正在形成的領導力類型,并要制定配套的領導策略;要充分了解自己領導力類型的優(yōu)點和缺點是什么,是否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修正這種其缺點以更好地領導團隊;要了解自己所擁有的領導力類型是否適合所領導的團隊,如果不適合,是否可以通過努力改變自己的領導力類型和策略,如果不能,是否需要申請更換領導崗位。
每個人都擁有屬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領導力類型和風格,我們無法完全套用別人的領導力類型。但是,一名成功的領導者要善于接受和學習別人擁有的領導力類型,學習參考他們的領導策略。當自己擁有的領導力類型與團隊在需要發(fā)生沖突時,可以考慮借鑒其他領導者的領導力類型和策略,以解決沖突、完成任務,并在這一過程中,嘗試將其發(fā)展為自己領導力的一部分。
每一種領導力類型都不是完美的,都有其優(yōu)點和缺點。作為一名領導者,其必須要正視自己領導力類型中的短板,清醒地認識到這種短板可能會對團隊造成的傷害及對自身領導力發(fā)展造成的阻礙。有短板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忽視和掩蓋短板,這是領導力發(fā)展的最大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