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云玲
(江西省南昌縣八一鄉(xiāng)蓮溪小學 江西南昌 330200)
隨著教育事業(yè)的改革發(fā)展,對數學教育改革發(fā)展提出新的要求,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與教師的主導地位。課堂教學中,通過生本課堂的構建,推動素質教育實施,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與解決問題能力,本文就此進行分析。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利用課前自主學習凸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學習習慣。在自主預習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根據學生學習基礎,科學設計自主學習任務,使學生預習過程更有針對性,以此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1]。通過教師的輔助,可以使預習活動變得更有針對性,為課堂教學活動開展做好準備。
以《四則運算》內容為例,進行這部分內容教學時,教師需要明確這一內容的教學重點,并結合教學課時,科學布置課前學習任務,為學生掌握四則運算與靈活運用打下基礎。這一內容主要 介紹了加減法、乘除法的意義和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同時還介紹帶有括號的算式的計算方法。在自主學習任務布置的過程中,可以圍繞加減法、乘除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帶有括號算式進行設計,要求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運用以往知識進行分析,通過知識遷移的方式,了解四則運算,做好預習活動。明確預習活動中,則布置具體的預習任務:第一,了解加減法、乘除法各部分關系。第二,探究帶括號算式的計算方式,并利用以往學習經驗進行預習活動,了解教材知識。通過學生自主預習活動,提升學生數學知識學習效果,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并因此形成積極學習態(tài)度,為數學能力提升打下基礎。
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課堂討論活動的運用,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同時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掌握問題解決方法,學會知識的靈活運用。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設計開放性的問題,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學習成果的平臺,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思維能力與解決問題能力得到提升,以此推動生本課堂教學活動順利開展[2]。
例如,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以往教學經驗,為學生設計開放性數學問題,并引導學生運用以往學習知識進行討論,思考數學問題。如某市一次大型的武警警力閱兵,一共有20個方陣和50輛警車從主席臺前通過。每輛警車長4米,警車之間相距5米。每個方陣長10米,每兩個方陣相隔3米,方陣和警車之間相隔8米。這個隊伍長多少米?需要注意的是,學生的思維不同,對這一問題的看法也不同。課堂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討論,表達自己的解題思路與想法,分享學習思維。通過學生的討論學習,不僅可以實現(xiàn)學生思維拓展,同時可以優(yōu)化學生學習過程,強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運用能力。
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提問,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刻的理解教材內容,能夠使課堂教學活動走向更加深入的一個層次。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思維認知與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提出問題,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疑問與想法,使學生在提問交流中產生課堂主任公的情感,以此提升教育工作效果,為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培養(yǎng)提供保障。課堂教學活動,是師生互動的過程,雙向交流的關節(jié)。教學活動中,增加學生的表達機會,引導學生提問,以此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學習《可能性》內容時,教師可以講究基礎內容,讓學生了解什么使可能性,如何利用數學知識判斷某一問題的可能性。當學生對基礎知識產生初步的認識后,教師可以就教學內容進行舉例,將與學生生活有關的案例引入課堂活動中,如明天是個大晴天,一個月有15天是陰天等等,然后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提出質疑,如 一年十二個月,每個月都有30天存在可能性?讓學生在質疑中理解什么是可能性,學會從不同角度理解可能性,解決此類問題。通過學生課堂提問,強化學生基礎知識學習效果,使學生真正的參與學習活動中,為更好的學習提供動力。
數學學科,具有實踐性、工具性的特點。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利用動手操作的方式,豐富學生的情感,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并因此形成熱愛學習的良好習慣[3]。這樣一來,不僅凸顯出學生的課堂主人公地位,同時可以提升學生動手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在實踐教學中,給予學生探索學習的空間,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形成過程,提升教學質量。
例如,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內容時,為了讓學生對空間幾何體產生更加直觀的認識,教師可以將長方體、正方體的基本組成進行簡單的講解,讓學生對此有初步的認識。當學生了解空間幾何體的組成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動手操作,發(fā)動學生的小腦筋,親手制作幾何體,對此形成正確的認識。通過學生實踐操作,對空間幾何體的特點、結構形成正確的認識,以此提升學生學習效果。
總而言之,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學生自主預習、課堂討論、學生質疑及動手操作的方式,構建生本課堂,凸顯出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課堂教學中,給予學生充足的學習空間,引導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探索,以此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意識,提升教育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