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北京小動物醫(yī)師協(xié)會組織40多位寵物醫(yī)生前往泰國曼谷參加第28屆世界小動物醫(yī)師大會,以此為開端,他們又先后前往美國、歐洲考察學習。國外寵物醫(yī)院精良的設備、醫(yī)生們精湛的醫(yī)技、豐厚的收入以及較高的社會地位都讓中國寵物醫(yī)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讓他們看到了中國動物醫(yī)療行業(yè)的未來。
點評:前幾年我家寵物骨折,美聯(lián)轉診中心的大夫給予了很大的幫助,看到主治醫(yī)師也在這個紀錄片的主演里,必須支持。片子真的挺感人的,主創(chuàng)團隊是輾轉多座城市,深入寵物醫(yī)生這個行業(yè)。另外,在創(chuàng)作思路和畫面呈現上,也有全新嘗試,采用了交叉敘事手法,將宏大的行業(yè)背景與寵物醫(yī)生真實的工作生活展露在大眾的視野中。
以書為題材,力圖在閱讀多樣化、碎片化的當下,記錄這個時代形形色色的愛書之人,捕捉和書有關的那些精彩故事。希望以新鮮有趣的視角和故事,點燃觀眾對于書的熱愛,為人們提供一份在快時代里的閱讀指南。
點評:如此功利浮躁的時代,閱讀者心中自有一把火,那是昭路閱世指明燈。中華書局那位干了18年的編輯,13年才編輯一本個人日記,瀚海編舟不過如此。范曄老師,本尊原來如此年輕,拜讀其翻譯的《百年孤獨》真是享受。書店經營和舊書藏書者,一生的情懷吧。上海文廟那個書市,只有一家舊書店,其他早就關了。
提到意識流,人們會想到喬伊斯和普魯斯特這樣的大師,很少有人知道意識流小說手法的首創(chuàng)者愛德華·迪雅丹,和對這種創(chuàng)作手法做出過重要貢獻的瓦萊里·拉博。這些問世已上百年的小說至今讀來依然前衛(wèi),它們既是文學研究的重要參考,也是文學愛好者的精神佳肴。
點評:與《尤利西斯》和《追憶逝水年華》相比,《月桂樹已砍盡》這四部作品更容易理解,這種內容與形式統(tǒng)一的藝術手段用主人公夢囈的方式,發(fā)掘了內心的真實。雖然喬伊斯和普魯斯特發(fā)展了這種手法,把它變得更加復雜,但能看到一種藝術流派萌芽時期的表現也是非常珍貴的。不管是作為文學史角度還是單純作品內容,此書都值得一讀。
本書作者派特·巴克是布克獎獲獎作家,她的代表作《重生三部曲》曾入圍布克獎40周年最佳小說,《少女的沉默》是其2018年出版的長篇小說新作,一經推出后便好評如潮,獲得諸多權威媒體好評推薦。以女性視角重述《伊利亞特》這一西方文學的中心作品,為在荷馬筆下失語千年的女性發(fā)聲,視角獨特,文筆雄健。
點評:內斯國王的皇后布里塞伊斯,在城池淪陷后成為阿喀琉斯的戰(zhàn)利品,由她陳述的戰(zhàn)爭、英雄、遙遠的神諭,泥濘戰(zhàn)士的陰魂被百里香香膏細麻布重新洗凈圍裹的故事。十年特洛伊之戰(zhàn)被重投命定的悲劇寓言,因戰(zhàn)敗淪為奴隸的女性,如絞殺過后吐出的渣滓存活,這是一曲女性吟唱的戰(zhàn)損悲歌。文章流暢端凝飽滿,譯筆也不錯,靜美與暴烈并存,呈現了詩性戲劇的兩面性,我打四星以上。
日本“無賴派”文學代表人物太宰治的少年青春小說,風格明快、平和、有趣,講述了主人公芹川以“正義與微笑”的信條,追求當演員的人生夢想。該書是太宰治繼《女生徒》中少女的生活與心境變化之后,首度以日記形式描寫一名少年歷經懷疑、苦惱,最終奮斗達成夢想的青春小說。面對理想與現實人生的巨大落差,以太宰治自身為原型的主人公少年在日記中寫下對自身的迷茫,對俗世的輕蔑,對黑暗的反抗和對未來的美好希望。
點評:這是我讀到的太宰治作品中,第三個散發(fā)正能量的,另兩部是《跑吧,梅勒斯》和《潘多拉之盒》。這部小說有一種假假的溫馨,畢竟太宰治是在模擬而非體驗別人家的幸福,在他眼中,母慈子孝、兄友弟恭就是這樣子的吧。青春物語由此體現別樣的深沉,太宰認識到抽象的真理只能導致人生的幻滅,承擔物質和肉身的重負才能使人得到精神的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