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9月初開始,港口煤價上漲了1個多月,從前周開始滯漲企穩(wěn)了。10 月6日開始,煤炭價格指數保持穩(wěn)定,對市場有利和不利因素交織在一起,助推煤價保持穩(wěn)定。自10月9日開始,報價上浮程度繼續(xù)收窄,高硫煤普遍下浮可出貨,下游需求較弱,還盤壓價,個別煤炭指數下跌。預計本周煤價進一步趨穩(wěn)。
國慶節(jié)期間,產地部分礦前期火爆態(tài)勢暫緩,價格開始下調,部分礦依然漲價,總體漲跌互現。陜西地區(qū)由于安檢等因素影響,榆林地區(qū)在產煤礦產銷情況較為穩(wěn)定,多數礦即產即銷,由于當前產地煤價已上漲至一定高度,區(qū)域內煤價高位維穩(wěn)。據市場消息稱,內蒙古支持高效產能釋放1540萬t;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6座煤礦執(zhí)行不停車整改;協助4座煤礦因土地手續(xù)停產的煤礦辦理相關手續(xù)盡快實現復工復產。此外,內蒙古自治區(qū)積極協調鐵路部門,加強運力支持,抓好煤炭安全生產,加大放管服力度,對具備生產條件產能核征的煤礦盡快核征。鄂爾多斯部分煤礦價格下調5~15元/t不等,10月初“煤管票”充足,加之先進產能煤礦產量增加,供應充足。而下游觀望增多,部分煤礦拉煤車減少,價格小幅回落。預計產地煤價上漲已經告一段落。
港口方面,盡管當前港口庫存仍處低位,低硫煤種緊缺對煤價支撐仍較強。但受進口市場消息擾動影響,下游采購放緩,成交冷清。市場心態(tài)略有變化,部分賣方按指數平出意愿增強,部分高硫配煤按指數下浮2~3 元/t 出貨。疊加期貨下跌,現貨上漲無力。東北和華北電廠逐步進入冬儲階段,采購積極性提高。而華東、華南地區(qū)氣溫適宜,大部分電廠存煤保持在高位,并不急于大量拉煤補庫。進入深秋,電廠日耗下降,疊加國內煤價走高,用戶采購積極性下降。下游方面,階段性搶運已經結束,秦皇島港和黃驊港下錨船合計為84艘,較9月28日減少了18 艘。港口市場維持漲價氛圍,但下游接受度減弱,終端采購節(jié)奏減弱,到港拉煤船舶減少,尋貨積極性下降。環(huán)渤海港口調入、調出量雙雙下降,總體庫存變化不大。不過隨著氣溫進一步下降、枯水期的到來、火電壓力加大,預計11 月份,冬儲采購力度會進一步加大。進口煤方面,限制措施依舊嚴格,暫時沒有導向政策,固定配額有限。隨著時間的推移,下游將以拉運國內煤炭為主。
內蒙古自治區(qū)政府開會要求保供,預計后期產能會有部分釋放,蒙冀線、朔黃線發(fā)運會有提高。10月上中旬,港口煤價以上漲為主。隨著先進產能的加快釋放,環(huán)渤海港口庫存的回升,供應數量增加,10 月下旬,煤價下跌壓力加大。后續(xù)市場走勢需要注意關注產地環(huán)保、安全檢查,內蒙古高效產能釋放量的大小,進口煤有無新增配額,以及冬儲拉運情況等。
從9 月初開始,港口煤價上漲了1 個多月,從552 元/t上漲至613 元/t,前周終于滯漲企穩(wěn)了。對市場有利和不利因素交織在一起,助推煤價將出現穩(wěn)中下調。電廠高庫存,部分電廠檢修,目前,無論是重點電廠還是統調電廠,存煤和可用天數均在28d 以上的高位;階段性拉運告一段落,水電、特高壓送電繼續(xù)發(fā)力,電廠耗煤不高,目前,電廠日耗明顯低于2019 年同期;保供措施發(fā)揮作用,內蒙古資源加快釋放,產地煤價出現下跌。
在供給端以及中間環(huán)節(jié)未能得到有效改善的情況下,市場支撐因素依然偏強。預計本周,港口煤價將進一步趨穩(wěn),不會大幅下跌。首先,煤價依然倒掛,10月上旬,期貨價格大幅拉漲,現貨報價堅挺,低硫煤種報價偏高。目前,產地發(fā)運至港口,繼續(xù)處于倒掛狀態(tài)。一旦港口煤價停止上漲或者下跌,發(fā)運企業(yè)經營下水煤的積極性會大幅下降。而市場煤運量減少之后,港口堆存的優(yōu)質煤數量上不能滿足需求,港口煤價會出現止跌企穩(wěn)。其次,10月7-31 日是大秦線秋季集中修的時間,大秦線日均發(fā)運量減少,到港煤車數量也在減少,上午半天時間沒有煤車,造成秦皇島港存煤持續(xù)低位。而秦皇島港存煤的低位運行,部分貿易商依然會積極挺價。再次,經濟活動增加,秋季是工業(yè)生產高峰,“金九銀十”引發(fā)基建與地產的共振,水泥、化工等行業(yè)用煤需求增加;疊加冬儲拉運,煤炭需求支撐較強。值得注意的是,南方沿海地區(qū)全力沖刺全年經濟發(fā)展目標,以投資項目為主,搶抓四季度施工黃金期,密集推進重點投資項目。9 月份,浙江、江蘇全社會用電量均保持增長態(tài)勢,預計四季度也會保持增長態(tài)勢。
市場消息稱,鲅魚圈港、京唐港、防城港等港口已通知鋼廠,從10月1日起拒絕澳大利亞煤炭卸貨和清關。目前,京唐港有20多艘船,超過300萬t煤炭在等待通關。不少省份也收到了相關通知:安徽省當地鋼廠和水泥廠被當地能源局告知禁止使用澳大利亞煤炭;廣東省當地貿易商也從海關那里收到了類似的信息;福建省當地國有事業(yè)單位被告知停止購買澳大利亞煤炭。在平控政策下,四季度進口配額將相應減少,若按照2017年總進口量2.7億t來實行平控,在10-12 月份,剩余進口配額僅有3100萬t。即使以2019年的3億t來實行平控,月平均進口2033 萬t,與8 月份總進口量2066 萬t大致相當,就需要我國北方港口每個月增運500萬t以上煤炭,在很大程度上支撐了沿海煤炭市場保持活躍,港口煤炭價格仍有支撐。
外運比較暢通。盡管沿海電廠存煤出現小幅下降,但日耗偏低,存煤可用天數保持在24d 的高位。盡管大秦線檢修,秦皇島港存煤低位,部分低硫優(yōu)質煤出現緊張,給沿海煤炭市場帶來一定影響。但依靠朔黃線、蒙冀線供應煤炭的黃驊港、曹妃甸港煤炭裝卸正常。截至10 月12 日,全國統調電廠合計存煤1.49億t,可用天數為32d,截至10月13 日,全國重點電廠存煤9076 萬t,可用天數為29d。在水電充足,南方天氣適宜、部分火電機組檢修的情況下,電廠存煤存在繼續(xù)增加的可能,預計10月底,重點電廠存煤有望升至1億t,后續(xù)拉運積極性將減弱。
前周開始,期貨下跌,部分產地煤價回落,港口煤價穩(wěn)中下調。市場供應量增加。在政府號召下,內蒙古和陜西省出手保供,9月份以來,鄂爾多斯市積極保障煤炭市場供應穩(wěn)定,充分發(fā)揮煤炭對能源供應的“壓艙石”作用,累計新增復工復產煤礦18座,新增產能2920 萬t/a。隨著相關措施陸續(xù)落地,產能將進一步釋放。四季度,還有20多座煤礦恢復生產,產能近8000 萬t/a,屆時,日均銷售煤炭可超過200萬t,同比增加20萬t,累計銷售煤炭可達1.8億t 以上,同比增加0.3 億t。10 月12 日,鄂爾多斯召開會議,提出要抓住煤炭穩(wěn)產保供的政策機遇,最大限度釋放煤炭產能。
下游需求支撐不足,港口挺價情緒降溫。隨著煤價不斷攀高,進入紅色區(qū)域,下游采購放緩,多以觀望為主;用戶對較高的價格的市場煤接受程度有限,整體供需分歧,成交活躍度偏低,實際交易數量很少。電廠日耗保持低位徘徊,無論是重點電廠還是統調電廠,存煤均在高位,下游需求支撐不足,港口挺價情緒降溫,指數連續(xù)3天走平后下跌。此外,進口煤政策不明朗,前周有消息指出,全面禁止澳洲煤進入國內市場;隨后市場消息又稱,要釋放5000萬t進口額度,經地方政府擔保后,澳洲煤可以進口。后期來看,在政策仍偏緊的情況下,我國煤炭進口量繼續(xù)減少的可能性仍然較大。澳洲煤減量,需要蒙古煤和俄羅斯煤炭來補充,以及國內煤礦增產來彌補缺口;環(huán)渤海港口將繼續(xù)發(fā)力,多卸快裝,提高發(fā)運效率,預計2020 年最后兩個半月時間里,沿海煤炭運輸繁忙,市場保持活躍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