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昊
摘 要:《中國旅游地理》是中職旅游專業(yè)的必修課,面對基礎較差的中職學生,如何把枯燥的教學內(nèi)容變得更吸引學生是一個永遠值得探究的問題。
關鍵詞:中國旅游地理;中職學生;課堂教學
《中國旅游地理》是中職旅游專業(yè)學生的必修課,它與高中地理和高校中地理專業(yè)的內(nèi)容是不同的,它的內(nèi)容涵蓋面廣,實踐性強,對知識基礎較差的中職學生來說這是一門極具挑戰(zhàn)性的課程。本人2009年開始從事旅游地理教學,至今已經(jīng)有12個年頭了,在這12個年頭里針對中職學生的地理教學略有一些淺見和心得,在這里分享一下:
一、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興趣是很重要的。而中職學生對地理課的印象都來自于初中時期,要么初中地理課的老師照本宣科,要么初中地理課被別的課程占用,這些使得他們對地理課既陌生又沒有興趣。我曾經(jīng)問過剛?cè)雽W的學生是不是一看到中國旅游地理這本書就趕緊扔老遠,有90%以上的同學給我的是肯定的回答,所以就需要教師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學生對地理學科的看法,這樣在以后的地理授課中才能讓學生愿意去接受這門課程。那如何才能提高學生對中國旅游地理的學習興趣呢,我個人認為應做到以下幾點:
1、上好第一節(jié)課。上好第一節(jié)課說起來很容易但是做起來很難,中國旅游地理的第一節(jié)課是解讀中國旅游地理,里面有大量的理論概念,這些理論概念對本就不太喜歡學習的中職學生來說就是災難,所以教師在講理論的同事要加入自己的相關經(jīng)歷來理論聯(lián)系實際,用自己的經(jīng)歷和閱歷來吸引學生。
2、講課時盡量不看書和教案。不可否認學生喜歡一門課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喜歡這門課的授課教師,所以上課前教師應該充分地熟悉教學內(nèi)容,做到課堂上離開書本和教案又把課講得流暢生動,這樣學生會對這位教師產(chǎn)生敬意,慢慢的學生就會喜歡這位教師,就會喜歡這位教師的課。
3、多多貼近學生。中職學生在初中普遍都是學習成績靠后的一個群體,他們在初中的那些成績至上的環(huán)境中很少會得到教師的關注,所以對于中職學生,多找他們聊天,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做到課堂上是師生關系,課后是朋友關系,取得他們的信任和喜歡,對提高他們對本課程的興趣起著很大的作用。
4、提出的問題要有藝術性和超前性。在授課過程中,把后面要講得內(nèi)容事先以問題的形式提出來,設置懸念,然后通過教學內(nèi)容的逐步展開和延伸,逐步解決提出的問題。比如在講到秦始皇陵兵馬俑的時候,我會讓學生看看每個兵馬俑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為什么會不一樣,來提起他們的好奇心,然后再后面的講授中我再給他們來講解什么樣的是將軍,什么樣的是騎兵,什么樣的是弩兵等等。通過這樣的設問,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運用多媒體輔助
《中國旅游地理》是一門涉及地理學許多知識的學科,它還綜合了社會學、歷史學、民俗學、建筑學、美學、文學等學科的知識,是一門集知識性、趣味性、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它所涵蓋的知識面幾乎涉及旅游活動的各個領域,因而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如果還是采用傳統(tǒng)的一塊黑板加一支粉筆的方式,必然無法讓這些本就不喜歡學習的中職學生產(chǎn)生感性認知,這樣就大大削弱了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學生也會因為枯燥無味的課堂而失去了學習本課的興趣。而且中國旅游地理的主要內(nèi)容是34個省級單位的主要著名景區(qū)景點,沒有多媒體的配合就無法給學生以直觀的感受,也會影響他們對知識的吸收和掌握。比如每個省份的景點位置,如果單靠書本中文字的描述,學生很難對景點位置有一個明確的了解,如果通過多媒體技術,可以在地圖中直接標示出來,讓學生有了一個最直觀的感受,學生會很容易地掌握景點的這些基本信息,讓學生更容易把枯燥的文字變成自己的知識。
三、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的素質(zhì)
俗話說:“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要有一桶水”、“打鐵還需自身硬”要想讓學生喜歡你的課,就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業(yè)務素質(zhì),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吨袊糜蔚乩怼愤@門學科,它囊括了中國幾乎所有的著名景區(qū)景點,而景區(qū)景點的介紹單靠書本上的那幾行字是無法讓學生提起興趣的,作為本課程的授課教師,不光要讀透教材,還要用多種途徑去了解更多的內(nèi)容,比如多看相關的紀錄片,相關地區(qū)的游記等等,有條件的最好能在假期到相關景區(qū)景點進行實地考察,總結(jié)自己的所見所聞,可以給學生帶來一堂遠超書本內(nèi)容的精彩課程,也可以用教師的這些豐富的閱歷來征服學生,讓學生對你產(chǎn)生由衷的敬佩和喜愛。比如,《中國旅游地理》中西藏的這堂課,書中只有四個景點,而西藏的美只靠這四個景點的介紹文字是無法讓學生由衷的感受到的,本人曾經(jīng)去西藏旅游12天,本人在講西藏這堂課的時候,把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所見所聞還有書中未提到的如納木錯、羊卓雍措、亞魯藏布大峽谷、南迦巴瓦峰等景點通過本人的照片展示給學生們,不僅能夠大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讓學生感受到老師本身就有很豐富的閱歷,讓學生更加尊敬本人和喜愛旅游地理這門課。
四、注意學生的反饋,提高授課水平
教學方法包括教師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教師教的方法,影響著學生學的方法。學生學的方法制約著教師教的方法。為了互相溝通,教師要時常與學生交流,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并合理采用,提高授課的針對性,同時學生也會感受到教師對學生的尊重,是的學生對教師的好感增加,使得教師能更好地在教學過程中掌控課堂。在與學生的交流中也能了解到當前此年齡段的學生的喜好,適當迎合他們的喜好,也會使學生覺得教師離他們很近,產(chǎn)生親切感,使得他們對學習本課程有更大的積極性。
總之,探討教學方法實質(zhì)上就是在尋求最佳方法。平庸的教師知識敘述,好的教師講解,優(yōu)秀的教師示范,偉大的教師啟發(fā),我們應該在講解,示范和啟發(fā)等方面多下功夫,要在集教學設備、條件、內(nèi)容、學生的特點和教師自身的特長的情況下,尋求屬于自己的最佳的教學方法,所謂“教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便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