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樹吐新芽,桃樹開滿花。在這個萬物生長的季節(jié),除了韭菜、菠菜等應季菜,我們的餐桌上還應該多一些豆芽、豌豆苗等芽苗菜。芽苗菜在培育過程中不用施肥和打農藥,食用起來安全性更高,且培育時間短,新鮮度高。
根據(jù)食用部分不同,芽苗菜分為兩類。一類主要以子葉和下胚軸為食用部分,例如黑豆芽、黃豆芽、綠豆芽等;另一類以種子發(fā)出的葉子為食用部分,例如豌豆苗。芽苗菜的優(yōu)勢如下。
豆芽發(fā)芽讓豆子從“主食”或“蛋白質來源”變成蔬菜,成了維生素C的來源。比如,綠豆中的維生素C含量是零,變成綠豆芽后,維生素C變成6毫克/100克。黃豆和黑豆在發(fā)芽過程中,“抗營養(yǎng)物質”如植酸、單寧、蛋白酶抑制劑之類妨礙營養(yǎng)素利用的物質大幅下降,鐵、鈣等礦物質的利用率提高。此外,黑豆芽中維生素K和葉酸相當豐富,對心血管和骨骼健康很有益處。
花生芽眾所周知,白藜蘆醇是葡萄酒中起健康作用的關鍵成分之一,這種多酚類物質具有很強的抗氧化等作用。測定發(fā)現(xiàn),花生芽也富含這種活性成分,而且含量超過葡萄酒中的水平。此外,花生發(fā)芽過程中也發(fā)生了維生素C含量增加、抗營養(yǎng)物質水平下降等一系列有利于健康的變化。
豌豆苗豌豆苗葉片顏色深綠,具有綠葉菜的優(yōu)勢,維生素C含量特別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胡蘿卜素含量高達2700微克/100克,而人們常吃的瓜果類蔬菜均在100微克/100克以下。胡蘿卜素能在體內轉變成維生素A,對皮膚、視力和免疫功能都是必需的,而這種維生素正好是國人缺乏的。
蕎麥苗蕎麥種子本身富含黃酮類化合物,培育為蕎麥苗后,黃酮類化合物含量可大幅增加,發(fā)芽10天后,抗氧化成分蘆丁含量也大幅上升,膳食纖維含量則高達545毫克/1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