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金輝, 種靖慧, 黃 嫻, 王 維, 董 崢, 李彤彤, 李立新, 吳麗娜
(天津市血液中心, 天津 300110)
輸注紅細胞是治療貧血的有效手段,在輸血過程中,由于受血者與獻血者具有不同的紅細胞抗原,將有可能發(fā)生紅細胞同種免疫。當獻血者的紅細胞進入受血者血液循環(huán)中,免疫系統(tǒng)會識別外來抗原并產生免疫應答,從而產生針對外來抗原的抗體。在妊娠過程中,胎兒紅細胞也能刺激母體免疫系統(tǒng),使之產生同種抗體。如果血液中存在紅細胞同種抗體,再次輸入含該抗原的紅細胞將會被患者體內的抗體破壞,發(fā)生溶血性輸血反應。為保證輸血安全有效,在輸血前需要對患者血漿進行紅細胞不規(guī)則抗體篩選試驗,如果檢測到同種抗體,需要選擇對應抗原陰性的血液進行交叉配血,避免發(fā)生輸血不良反應。同時,還可以提示臨床醫(yī)生尋找該患者所需血液需要時間,尤其是當患者血漿中含有針對高頻抗原的抗體時,如抗-Jk3[1],尋找相配合的血液非常困難。本文通過對紅細胞不規(guī)則抗體篩選陽性的標本進行檢測,分析紅細胞血型抗體在本地區(qū)患者中的分布情況,以減少輸血不良反應和延遲輸血情況發(fā)生,提高輸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天津市各醫(yī)院在患者輸血前檢測中進行紅細胞抗體篩選時,將檢測結果為陽性的全血標本送至本中心實驗室進行檢測,2011年8月至2018年12月,共送檢2623份患者標本。患者年齡1歲至91歲,其中815份為男性患者,1808份為女性患者,多數患者將輸血作為常規(guī)的治療手段。為預防胎兒發(fā)生新生兒溶血病而注射IgG抗-D的RhD陰性孕婦不包括在內。
血液標本經過3 000 r/min離心3 min后,將紅細胞與血漿分離,紅細胞用來檢測血型,血漿用來檢測不規(guī)則抗體。利用試管法檢測紅細胞ABO及Rh(D)血型??谷饲虻鞍孜⒅z卡方法和鹽水試管法同時進行3個細胞( Screening panel 123, Sanquin, 荷蘭;Dia-Cell I-II-III Asia,BIO-RAD,瑞士)的抗體篩選試驗,加入抗篩細胞和患者血漿的抗人球蛋白凝膠卡(LISS/Coombs ID-Card, Diamed,瑞士)于37℃孵育15 min后,1 030 r/min離心10 min。如果抗體篩選結果陽性,隨后用含有16個細胞( Makropanel 16, Sanquin,荷蘭)的譜細胞進行抗體鑒定試驗。如果確定抗體特異性,檢測患者該抗體對應的紅細胞抗原(抗血清購自德國CE-IMMUNODIAGNOSTIKA和荷蘭Sanquin,抗-Mur和抗-Tja來源于上海血液中心饋贈)。
所有2623份標本的紅細胞不規(guī)則抗體篩選結果均為陽性,進行抗體鑒定結果顯示,509例為自身抗體,而且沒有檢出同種抗體。其他標本中,檢出2139個同種抗體,還有96名患者的抗體特異性未確定,共計2744個紅細胞同種抗體。
在這些鑒定出來的同種抗體中,最常見的抗體是Rh系統(tǒng)抗體,占總數的54.7%(1502/2139)(表1),其中抗-E是檢出最多的同種抗體, 達到730個(單獨出現或者和其他抗體聯合出現,以下同),抗-c 239個,抗-e 188個,抗-C 210個,抗-D 135個。MNS系統(tǒng)檢出312個,Lewis系統(tǒng)檢出169個,Kidd系統(tǒng)檢出62個,P系統(tǒng)檢出21個,Duffy系統(tǒng)檢出26個,Diego系統(tǒng)檢出45個。
在檢出同種抗體的血液中,大多數只產生一個抗體,在含有2個或多個抗體的患者中,最常見的是抗-c與抗-E同時出現,本次統(tǒng)計的2623名患者中,在211人中同時檢出抗-c和抗-E。
本次統(tǒng)計中,檢出Kell系統(tǒng)中抗-Ku和抗-K各一例,這兩種抗體在中國人中相對較少。
Tab.1Frequency of alloantibodies according to blood group system
Antibody typeSubtypePercentage of totalTotal(%)Rh systemanti-C7.7%(210)anti-c8.7%(239)anti-D4.9%(135)anti-E26.2%(730)anti-e6.9%(188)54.7MNS systemanti-M9.4%(259)anti-N0.5%(13)anti-S0.9%(26)anti-Mur0.5%(14)11.4Lewis systemanti-Lea4.9%(133)anti-Leb1.3%(36)6.2Duffy systemanti-Fya0.1%(4)anti-Fyb0.8%(22)1.0Kidd systemanti-Jka1.8%(48)anti-Jkb0.5%(14)2.3P systemanti-P10.7%(19)anti-P1PPk0.1%(2)0.8Kell systemanti-Ku1anti-K10.1Diego systemanti-Dia0.1%(4)anti-Wra1.5%(41)1.6Autoantibody18.6%(509)18.6Unidentified3.5%(96)3.5
本文中,女性紅細胞抗體篩選陽性人數明顯高于男性,因為妊娠史會對機體有初次刺激,再次妊娠或者輸血將更容易產生紅細胞不規(guī)則抗體。孕婦血液中含有紅細胞抗體將導致新生兒溶血病的發(fā)生,ABO血型系統(tǒng)的溶血病最常見[2],但是其他血型系統(tǒng)的溶血病會更加嚴重,所以有輸血史或者妊娠史的女性,再次懷孕時,應該進行紅細胞不規(guī)則抗體的檢測,及時應對因此發(fā)生的ABO血型系統(tǒng)之外的新生兒溶血病。
在本研究中,最常見的同種抗體是抗-E, 其次是抗-M,抗-c,抗-C,抗e,抗-D 和抗-Lea檢出數量相近。該結果同中國其他研究小組和馬來西亞的研究結果類似[3,4]。在高加索人,黑人和亞洲蒙古人中[5-8],抗E是最常見的。在含有抗-E的患者準備輸血時,如果輸注的紅細胞Rh血型與患者一樣,而不僅僅是ee表型,那么抗-c產生的幾率就很低了。Vichinsky EP等[9]統(tǒng)計發(fā)現,當輸注的紅細胞選擇E,C,K抗原與患者相同時,患者同種免疫率將會從3%下降至0.5%,這也給輸血前檢測的工作人員提出了一個問題,在選擇血液時,是E、C抗原與患者相同,還是僅僅避開含有抗體對應的抗原。
Mur抗原是GYPA基因與GYPB基因雜交后的新基因表達的蛋白產物,該抗原在歐洲及非洲人群中屬于稀有的抗原,而在東南亞人群中相對常見,中國人群中的Mur抗原分布頻率能達到7%,在中國南方地區(qū)該抗體也是比較常見[10],所以在南方地區(qū)進行抗體篩選試驗所用到的紅細胞最好含有Mur抗原,以避免漏檢抗-Mur抗體。如果選用的抗體篩選細胞不含有Mur抗原,將會漏檢該抗體。在本文中鑒定出14例抗-Mur抗體,因為前期使用的不規(guī)則抗體篩選細胞中不包括Mur抗原,可能有Mur抗體未檢測到,所以實際Mur抗體比例會比本文中得到的比例高。
紅細胞的自身抗體可能會縮短紅細胞的存活壽命[11],在本文中,有509例患者含有自身抗體,其與獻血者紅細胞在微柱凝膠卡中的反應強度從弱凝集至3+,這種反應強度弱于或者等同于自身對照的反應強度。在檢測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強的自身抗體有遮蔽作用,可能會影響同種抗體的檢出[12],從而發(fā)生溶血性輸血反應。此外,還有96例抗體特異性未能確定,可能由于患者服用藥物所致,也可能是譜細胞中有的抗原未作標注,需要進行后續(xù)試驗。
高加索人與亞洲蒙古人間抗體特異性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抗-K,該抗體是臨床很重要的同種抗體,在高加索人中很常見[4,13],但在中國人中極少檢出。本文中檢出兩例Kell系統(tǒng)的抗體,分別是抗-Ku和抗-K。K抗原陽性血型在亞洲人中存在很少,K抗原陰性的人輸注K抗原陽性血液的幾率很低,故產生抗-K抗體的人很少,這也是抗-K抗體在我國檢出少的原因。
總之,在本實驗室鑒定的紅細胞不規(guī)則抗體中,抗-E,抗-c,抗-M最為常見,如果篩選細胞中含有Mur抗原,能夠避免抗-Mur的漏檢。在輸血前檢測中,當患者檢出不規(guī)則抗體,應提前進行備血,避免由此導致的延遲輸血,影響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