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維佳
(涼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醫(yī)院 四川涼山 615000)
急性胸痛是急診科室常見的癥狀之一,該病癥發(fā)病急,血壓會急劇升高,并伴有間歇性胸痛、呼吸困難以及呼吸疼痛等癥狀。其發(fā)病原因主要與皮下蜂窩織炎、胸壁疾病、急性皮炎、急性白血病、帶狀皰疹、軟骨炎、肋骨骨折等有密切關聯(lián)。
急性胸痛有如下伴隨癥狀:
①咳嗽:因支氣管、氣管、心臟疾病以及胸膜疾病所致;
②吞咽困難:因縱隔疾病或者食管疾病所致;
③咯血:由肺栓塞、肺結核、心衰等所致;
④胸痛患者常伴有冠心病或高血壓史。急性胸痛發(fā)病速度快,如果沒有及時治療,會引發(fā)急性心包填塞、急性冠脈綜合征、肺栓塞以及張力性氣胸等,具有較高的致死率。
因此,對急性胸痛患者應采取必要的緊急處理。那么,對于急性胸痛,應如何為患者爭取搶救時間呢?
(1)建立專業(yè)的胸痛中心,成立急救團隊,對參與急救的護理人員進行職業(yè)技能培訓,加強護理人員急救常識與服務能力、掌握操作技巧、熟悉操作的流程。對發(fā)生的異常狀況能夠及時采取應對措施進行處理,同時為醫(yī)生爭取搶救的時間。對護理人員進行定期考核,并開展研討會,總結出現的問題以及提出解決的措施,進一步提高護理的質量。
(2)急性胸痛患者的發(fā)病原因有很多種,在接到急性胸痛患者的信息后,根據患者疼痛的部位、疼痛的性質、時間以及伴隨癥狀,盡快對患者發(fā)病原因進行判斷,例如:外傷可引起急性胸痛,這類患者多有明確的外傷史;由細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胸膜炎也可引發(fā)急性胸痛,自發(fā)性氣胸也可引發(fā)急性胸痛;心絞痛、心肌梗死、心臟神經官能癥也會引發(fā)胸痛。若能及時判斷患者的發(fā)病原因對采取有效的救助措施有很大的幫助。
(3)盡量在患者送至醫(yī)院前將搶救所需器械與藥物準備妥當,為搶救爭取時間?;颊咚腿脶t(yī)院,在患者的病情做出評估后,為需要進行搶救的患者建立綠色通道,建立靜脈通路以確保能夠及時進行搶救輸液,采取患者的血樣標本,進行CT以及MRI檢查、心電圖等常規(guī)檢查。搶救時為患者調整合理的體位,保證心臟以及大腦的供血量。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調整輸液速度。對患者進行氣道開放以及吸氧的操作,清理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通暢。
(4)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以及意識狀態(tài),做好記錄并詳細告知醫(yī)生。介入溶栓治療有嚴格的時間窗,無論是靜脈溶栓還是介入手術治療都越早治療越好。對于需要進行溶栓或者介入治療的患者,可在最短的時間內聯(lián)系相應的科室,對相應的科室醫(yī)生介紹患者的信息,并做好溶栓或者介入治療指征。有專門的護理人員將患者的治療情況以及治療方案告知患者家屬,向家屬介紹完情況后,爭取讓家屬積極的配合并盡快簽字治療。
(5)由2名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轉運工作,提前告知對接的科室,在轉運過程中,準備好患者所需的氧氣設備以及急救藥品等。將患者送達對接科室后,盡快將患者的相關資料告知對接科室,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對接工作,讓患者能夠盡早的接受溶栓等治療。
(6)對無法明確病因的患者,需留院觀察,每隔30分鐘需檢查一次心電圖,每隔4-6小時檢查一次心肌損傷標志物。如果患者心電圖連續(xù)檢查3次無變化,檢查心肌損傷標志物連續(xù)2次沒有任何異常情況,可在6-12小時后予以出院。
急診科室是醫(yī)院進行接診、搶救以及復蘇危急重癥患者的重要科室,在急診患者當中,急性胸痛的患者所占比例較高,急性胸痛是急診科室危機病癥患者最為常見的并發(fā)癥,根據發(fā)病程度不同可分為急性胸痛與慢性胸痛。由于急性胸痛患者的疾病種類較多,發(fā)病原因也較為復雜,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胸部不適等癥狀。因此,在對患者進行急救時需要在最短時間內判斷患者的發(fā)病原因,并給予對癥治療,以防由于沒有明確發(fā)病原因無法采取對癥治療而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因為急性胸痛患者的發(fā)病較快,病情進展也較快,部分患者與家屬會因為治療心切常產生急躁、焦慮等不良情緒,嚴重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這時就需要護理人員對患者以及家屬采取心理疏導,對其介紹急救流程以及患者的病情狀況,緩解其心理負面情緒,不僅需要醫(yī)護人員的努力,患者以及家屬也需要共同配合來為患者爭分奪秒,在最快的時間內控制住患者的病情,幫助患者緩解痛苦,為醫(yī)生搶救患者爭取最多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