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文斌
十年前,當世人嘲笑自主品牌的車子只能算是將沙發(fā)安在車輪上時。十年后,領克卻用實力將五星紅旗升起在了WTCR賽場。此時此刻,站在即將步入2020年的特殊節(jié)點上,讓我們不妨回首過往的十年,重新審視消費需求的升級對于中國車市的深遠影響。
借用朋友圈里的一句話,我們應該感謝這個時代,也應該感謝中國汽車產(chǎn)業(yè)的日新月異,為我們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寫作資料。
中國媒體人是幸運的,也是幸福的。在過去的十年間,不僅參與了中國品牌的崛起,還親眼見證到了互聯(lián)網(wǎng)文化和新能源產(chǎn)業(yè)高度融合下,所催生的造車新勢力。
可以肯定的是這是一個百花齊放的好時代。作為這個時代見證者的我,也將從自己狹隘的視角,用自己經(jīng)歷和感受去向各位述說一個不同尋常的中國車市變遷。
2014年畢業(yè),在一家廣告公司實習,恰逢全新一代阿特茲上市。我們負責為新車梳理賣點信息。在當時市面中,運動轎車鳳毛麟角,阿特茲卓越的運動性能無疑是整車最大的賣點。然而,我們的最終方案卻因客戶爸爸的一句話被石沉海底——談性能必亡。
直到一年后,開始從事媒體行業(yè),才逐漸明白了客戶的苦衷。2015年左右的汽車媒體圈,編輯們最為熱衷撰寫的一類盤點稿件,無疑是《20XX年 最叫好不叫座的幾款車 不容忽視》。
上榜的車型皆是一些媒體好評如潮,但終端銷量非常慘淡的車型,比如阿特茲、力獅、思鉑睿等等。如果你仔細分析會發(fā)現(xiàn),這些車型無一例外都是一些運動趨向的中級車。
同時期,在中級轎車市場上如日中天的邁騰、雅閣、天籟、凱美瑞等,造型四平八穩(wěn),動力上只強調(diào)夠用,卻在空間和舒適性上具有明顯優(yōu)勢。究其根本,還是因為購車群體的喜愛所決定。
五年前的中國車市,主力購車人群以70后為主,且多是家庭第一輛車,對于空間和舒適性的要求自然必不可少。至于鐘愛操控的年輕消費者,鮮有能夠承擔起購買阿特茲等車型的實力。
在當時的編輯部看來,阿特茲、思鉑睿等車型的失敗,絕非是產(chǎn)品力的不足,只能算是生不逢時吧。
短短的五年過后,因為第十代思域的誕生,中國的大街小巷出現(xiàn)了一股清奇的畫風。上至售價百萬的超跑,下到幾十萬的性能車,均樂此不疲地喜歡和思域跑上一段。
按照身邊資深的本田粉小江所言,第十代思域的出現(xiàn),成功開辟了中國民用車性能市場,用十幾萬的價格就可以和神車GTI一較高下。這種感覺,就像是一夜之間農(nóng)奴翻身做了主人。
確實,思域成功樹立了緊湊級轎車的性能標桿,也一度讓東風本田名噪一時,即便終端無任何讓價,依舊能夠月銷2萬臺之上,而這樣火爆的現(xiàn)象一直延續(xù)至今。
思域的熱銷,一舉大打破了“談性能必亡”的枷鎖,也極大地激勵了車企開始向中國市場導入更多運動車型。
2018年的車市寒冬,對于韓系車企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尤其是隨著自主品牌的崛起,現(xiàn)代和起亞的產(chǎn)品力不再顯著,這也迫使現(xiàn)代決心采取差異化競爭。為了滿足中國市場對于運動的喜愛,現(xiàn)代推出了定制化車型——菲斯塔。
同樣依托亮相的性能數(shù)據(jù),以及更為年輕化的傳播,菲斯塔上市首月的訂單量便接近萬臺,成為最為熱銷的韓系車型。也讓更多品牌意識到,思域的成功是可以復制的。
短短五年間,中國車市的劇變,離不開消費群體的迭代,以緊湊級轎車為例,80、90后的比重急速增加,對于性能和操控的需求更為看重。
作為全球最大單一市場的中國汽車消費市場,對于全球車市的影響在不斷增強。隨著一股運動風潮在中國興起。遠在日本愛知縣的豐田也早已是望風而動。
TNGA架構,是豐田章男在任期間最為得意的作品之一。據(jù)悉,在執(zhí)掌豐田這艘巨輪的初期,對于豐田未來的何去何從,身為掌門人的豐田章男一直躊躇不決。在其看來,隨著全球消費人群的年輕化,豐田以往耐用、平庸的傳統(tǒng)形象很難博取得人們的眼球。
重回賽道、以運動形象重新示人,被豐田章男視為豐田的一次巨大變革。TNGA架構也正誕生于那個時期。值得一提的是,和大眾的MQB架構截然不同,在豐田工程師看來,TNGA是造車的一種全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