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心怡
【定制要求三】
1.語言力求幽默風趣。
2.引用一兩句名言、詩句或俗語。
3.要得出一定的感悟或道理。
放假了,放假了,我們馬上要放假了!我可要好好想想假期去哪兒玩!是去新加坡、馬來西亞,還是去泰國呢?等一下,我好像忘了什么東西——天??!我怎么把期末考試給忘了呢!
說到期末考試,我是又愛又恨。說愛它吧,如果一不小心考了個滿分,那簡直是吃啥啥有,玩啥啥來,還能享受全家人贊賞的目光。即便是出去散步的時候,鄰居們也會談論道:“看,這就是誰誰家的孩子,聽說她期末考試考了滿分,真是優(yōu)秀?。 惫?,這種感覺簡直太爽了!但是話說回來,這種情況出現的概率,就好像天上掉餡餅一樣可遇不可求??!
為什么又說“恨”它呢?因為每次期末考試之前,瘋狂的復習和無休止的刷題總是弄得我茶飯不思、寢食難安。那些課文明明背得滾瓜爛熟了,可一到考試時,課文就變成了理解題;應用題、方程式明明都學得很好,可一到考試時,就毫無頭緒。這可怎么辦?我急得抓耳撓腮,頭發(fā)都被拽下了好幾根。媽媽總跟我說:“平時做作業(yè)時要像考試一樣認真仔細,這樣考試時就一定不會出錯了?!蔽矣X得這話過于絕對,不知道她有沒有聽過“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這句古訓。而且越是讓我這樣,我越緊張,越緊張就越焦慮,稍有不慎,就會進入循環(huán)模式,那后果不堪設想,甚至整個假期的自由都會受到影響。你說,我能不“恨”它嗎?
雖然這種又愛又恨的心情令我很無奈,但我還是會為期末考試全力以赴。在我的記憶里,每次期末考試前,媽媽都會找時間和我聊天,耐心地對我說:“馬上要期末考試了,我知道你很緊張,緊張很正常,但你要記住,期末考試只是對一個階段的學習檢測,并不是評價你的唯一方式。只要你以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它,媽媽相信,你一定可以的!”媽媽的話就像一個打氣筒,給予了我滿滿的信心。所以,我開始有計劃地復習,從課文字詞到作文閱讀,從ABCD到數學方程式,我把它們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里,保證隨叫隨到。
成功總是會青睞那些有準備的人。如今,我已整裝待發(fā),期末考試,我來了!(指導教師 ?王少磊)
【點撥】
文章講述了小作者對期末考試的“愛”與“恨”,將“愛”與“恨”的緣由都敘述得充分、具體,語言幽默風趣,且具有說服力,使人感同身受。結尾得出“成功總是會青睞那些有準備的人”的感悟,升華了文章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