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川(福建)
刻,鑿,削,錘……于是,一塊塊普普通通的石頭,在你的手上盛開“文武天官居滿堂福,五子登科萬壽圖”的吉祥,你每一次下刀都是對美好的展望。
奔突的熔巖,穿行在豐富的血管里,向泥土,向綠樹,向生靈,源源不斷地輸送著賴以生存的養(yǎng)分,輸送著勇氣和歡樂。
從集美的鰲園、橘子洲頭的青年毛澤東,到馬六甲海峽的鄭和、美國的馬丁·路德·金……那些呈現(xiàn)在世人面前的雕像,或線條細膩,或刪繁就簡,相得益彰。
轍痕碾過大地,碾出縱橫交錯的經(jīng)緯,壯大了承載生命的身軀。繁衍、生息、死亡,反復轉動,三位一體。飛輪,向前,向前,永不停止。
細琢這山山水水,仿佛看見長滿皺紋的惠安師傅,為之苦想冥想,為之流血結痂,最終把自己的堅韌融進石頭。人已虛脫,只有一把鑿子保持硬朗……
那些刨花鋸末,飄蕩著檀木的香熏。躬身雕鏤的師傅,鑿子、刻刀齊飛,刀法嫻熟,栩栩如生的人物呼之欲出,花草、瓜果、昆蟲、鳥獸,活色生香。
海風狂卷著巨浪,穿越古老的海絲之路,那一曲曲哀怨的南曲,伴著檣帆和遙遠的船隊,傾訴著天涯淪落人的情殤,漸行,漸遠……
漫漫的航程,在大海中找尋前世,找尋刻骨銘心的傳奇。用閩南語吟誦一首首唐詩宋詞,在美酒佳釀中傾瀉著愛恨離別,讓淚水伴著不盡濤聲和瓷器、絲綢、香料一起召喚海上的那段輝煌。
云破日出時,以石頭為畫布,以鐵鏨為畫筆,閩南的匠人在石頭上繪出詩情畫意,驚世的絕作帶著夢中的思念,走進宋元,通向遠方。
海門,驟然開啟,驚濤拍岸,電光石火,石粉飛揚。
瞬間,一個生命的預言就此誕生,一個人的喜怒糅進其中。你的線條簡練流暢,你的雕藝巧奪天工。
生命的儲備達到極限,進入了釋放能量的倒計時……一聲啼哭,踏云涌霧,跨越漆黑。多少嘈雜,攜風帶雨,冉冉而來。如旭日東升,如扇起風云,如流光溢彩,降臨于復蘇的大地。
所有的生命都經(jīng)歷了花開花落,都是刻刀不可或缺的一刀一刀地削去浮躁、削去淺薄、削去雜念的過程。而關鍵、細致的步驟是不敢掉以輕心,成敗就在手眼配合的每一個瞬間!
穿過這扇海門,魚龍們仿佛穿越回大海的深處,石匠們仿佛又重新找回了自己。感恩崇武古城,感恩這扇神圣的海門!
此刻,我們惟有虔誠地俯身跪拜。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古典與時尚,誰是你的嬰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