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應鑫
光棍表叔禿頂那年,剛過五十六歲,隨村里人去市火車站,當臨時搬運工。
有一天,路過站外一處垃圾堆,忽然聽見嬰兒啼哭,覺得蹊蹺,揭開臟包一看,是女嬰,已經生命垂危。他心軟了,說:“天送的,我收養(yǎng)了。”最后牢牢地抱了回去。
轉眼十年過去。養(yǎng)女吃著百家飯,納著百家福長大了,而表叔已不經熬,刀耕火種,骨瘦如柴,又害眼疾,為了養(yǎng)女上學,多攢點錢,上山采藥又摔傷腰椎,差點見閻王。不是所有人,都能錦衣玉食,當年表叔家,日子過得實在太苦,餐餐清湯寡水,頓頓眼淚水泡飯。父女倆去趕集,村民指指點點,句句戳心。有夸他行善添壽,有罵他窩囊造孽,自己吃不飽肚,還撿個小孩養(yǎng)……表叔聽過苦笑一聲,便默不吭聲,照舊當成親生的養(yǎng),一直沒有放棄。
最近幾年,鄉(xiāng)政府抓精準扶貧,劃撥出??钛a貼,鼓勵村民自籌資金挪窩,到鄉(xiāng)里建洋房,表叔拿不出足夠自籌款建房,一直與山相依、以水為伴,蝸居在村里。
以往,村里人能關照則關照他,如今人畜搬走,他就成了單身獨戶,住在村東山腳下一棟毛南族木樓,上面住人,下面養(yǎng)牛。逢上刮風下雨,燒瓦裂縫漏雨,房梁搖搖欲墜,有時還掉落下蛇鼠,住得心驚肉跳。好在,鄉(xiāng)干部經常來慰問,又幫他落實貧困戶補助金、五保供養(yǎng)金、農村低保金,生活改善了,心坎壓的石頭也落地了。
由于村上生源少,小學教學點早就撤銷,鄰近村小學和初中,合并為鄉(xiāng)九年一貫制學校。方圓二十多公里內的小孩,得走路去鄉(xiāng)里讀書。表叔家去鄉(xiāng)小學,步行至少一個小時方穿過霧氣籠罩的莽莽森林,途中一段險灘要蹚過小溪,一段險路要從懸崖巨石間擠過去。這里山高水深,荒無人煙,卻一點也不寂靜,鳥鳴獸嘯,奇香彌漫,連大人都懼怕,嫌遠,更何況小孩;所以家境好的小孩轉學,家沒錢的小孩,有的就輟了學。養(yǎng)女想退學,表叔對養(yǎng)女說:“憑一口氣,點一盞燈,有我吃就有你吃,你要念好書,爭口氣!”然后賣掉了家畜。從此,天麻麻亮養(yǎng)女又出門上學,放學又隨著星辰到家。
有一天傍晚,養(yǎng)女放學路過老墳山,烏鴉亂叫,她見一堆新墳招魂幡下,猛躥出一只白兔,嚇得她背脊發(fā)冷,中邪似的絮絮叨叨一晚胡話。另一夜,一群野豬又把表叔家稻田拱得顆粒無收。打那以后,表叔為給養(yǎng)女壯膽,想出一個護身秘法,并教會她:學狼叫。
女孩學狼叫的傳說翻山涉水,傳遍十里八鄉(xiāng),招來了媒體。
記者們驅車到了鄉(xiāng)里探秘,不少人說親眼見過狼??匆娝隣颗3鲩T,記者好奇地問:“山里有狼,你不怕嗎?”她苦笑答:“不怕,我有辦法對付狼?!庇浾咭汇叮切∏屏伺?,瞪大眼一瞄,女孩天生一雙鴛鴦眼,眼珠子左邊幽藍色、右邊褐橘色,一眨一眨,璀璨,勾魂。記者問:“你長大以后想干什么?”她鼻子有些酸,說:“去打工賺錢,照顧爸爸?!痹谝慌缘谋硎迓犃藫ё○B(yǎng)女無聲地抹淚。表叔邊招呼記者坐下吃五彩糯米飯,邊燒水泡茶,說:“小女從上小學起,成績在年級里數一數二,非常懂事乖巧,平時放學回家,就主動做家務……”
一路風景一重天,人在做天在看,狼未見,心已寒。父女倆目送著記者出村口,像稻草一樣等待著被黃昏吞噬。記者們蔫頭耷腦鉆進密林,喘氣爬上磐石,忽聽見山崖背后“嗷嗚……嗷嗚……”的哀聲與風聲從極遠之地呼嘯而來,在人跡罕至的山谷間激蕩,那聲浪足以將人掀下山崖。記者們疑心,是風聲作怪?還是狼嗥?人喊?
表叔沒想到,過完分龍節(jié)不久,縣政府擴大自然保護小區(qū),把村里的林地列入新建的保護小區(qū),派人埋設了界線樁、立起了保護碑,并將小區(qū)命名為“野狼谷自然保護小區(qū)”。
表叔更沒料到暮年有福,交了好運。鄉(xiāng)政府忽然安置他去了一家養(yǎng)殖場幫忙,還為他養(yǎng)女找到寄養(yǎng)家庭,是一對沒有孩子且富裕的中年夫婦。
終于,三只羊鄉(xiāng)里,沒了狼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