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雨蝶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陽的光輝,更是濃縮了一個美麗的世界。
據(jù)說,老子的老師行將離世時,老子問老師,今后,我將以什么為師?老師說,以水為師。老師問,牙齒和舌頭,哪個更剛強?老子茫然,師傅張開他的嘴,牙齒一顆不留,只剩一條舌頭。
從老師那里上的最后一課,使老子頓悟: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大自然中的水很好地詮釋了“方圓之道”:在枯水季,水可以內(nèi)斂溫和,一派儒雅的君子之相;在旺水季,水可以洶涌澎湃,展示不可抵擋的驍勇。在山間小溪,水可以溫婉清麗;在入海之處,水可以奔騰雄壯。柔與剛,方與圓,看似矛盾,卻被水演繹成和諧的統(tǒng)一體,呈現(xiàn)出多姿多彩的世界。
水,既有“上善若水”的包容與溫柔,又有“水滴石穿”的剛強方正。做人,也該如此。
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拜倫說:“你心雖善感,卻從不改變,你靈魂柔順,卻從不妥協(xié)?!?/p>
方圓之道是和氣謙遜,卻不失原則。
莎士比亞說:“待人要和氣,但不要過分狎昵?!彼沁@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年輕時做過學(xué)徒、馬夫、雜役的莎士比亞,在創(chuàng)作中“傾聽每一個人的意見,但對極少數(shù)人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既體現(xiàn)了傾聽之“圓”,又保留了原則之“方”。
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才華蓋世,他雙目失明,雙耳失聰,“我要扼住命運的喉嚨,決不允許它毀滅我?!本驮谒褡顟n郁的時候,仍在生命的河流中逆流而上,寫出了充滿歡樂激情的《D大調(diào)第二交響曲》。然而,他又是如此謙遜,他曾多次說,我“只是學(xué)會了幾個音符”。
方圓之道是剛正純良,圓潤變通。
水隨不同的器皿顯現(xiàn)為不同的形態(tài)。人何嘗不是如此?被譽為“漢初三杰”之一的張良,帷幄千里,平定關(guān)中,用計破敵;鴻門宴上,助沛公脫離虎口;太子有被廢之險時,計請商山四皓……治國平天下,功勞赫赫,只因他有一顆剛正良善之心。
當(dāng)大漢國泰民安,河清海宴時,張良深知“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愿棄人間事,欲從赤松游”。盡其智竭其力是“方”,功成身退,留芳百世是“圓”。張良熟諳方圓之道,連千年后的邵雍也忍不住感慨“漢室開基第一功,善哉能始又能終”。
讀水之道,感悟自然真諦,你會讀懂做人的方圓之道,也會透過斑斕的歷史畫卷,參透復(fù)雜的人性天機。
(指導(dǎo)老師:李方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