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富帥
(河套學院馬列教學部,內蒙古巴彥淖爾 015000)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快速增長,教育的發(fā)展也應保持一定發(fā)展速度才能適應經(jīng)濟形勢的變化,特別是新時期,高校學生的思想意識也發(fā)生了深刻變化,主要表現(xiàn)在:(1)經(jīng)濟全球化的構建,大學生的利益意識、自主自立意識不斷地增強,加上大學生的思想意識本來就有時代的和超前的特點和有獨立思考的意識,渴望在社會中出人頭地,期望在社會公平競爭,更加關心自己的能力與自己的發(fā)展前景。(2)隨著網(wǎng)絡科學技術與軟件應用的成熟化、大眾化,人人變成信息的制造者與傳播者,特別是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的大眾化,讓社會信息傳播得更加便捷、快速,時效化,讓大學生不斷學會參考別人的眼光來看世界、來觀察思考文化的差異,特別是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3)受西方民主價值觀念與資本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影響,時下社會上一些價值觀的影響,產生如拜金主義、自由主義、利己主義的嚴重傾向。以上這些現(xiàn)象和問題,僅靠日常的思想教育和引導達不到教育的目的的,應該加強課堂教學的正面灌輸,發(fā)揮課堂教學的指導作用,探索有效的課堂教學方法變成緊迫任務與必要性自然也是迫在眉睫。
當前我國高校教育高速發(fā)展,但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沒有做到與時俱進,大多還保留著原先的理論與教學方式,重理論,輕實踐的居多,缺少相應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與教學方法,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加上現(xiàn)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大學生而言僅僅滿足于學分及格,對思政學習的并沒有多在興趣。對于當代大學生而言,填鴨式的教育方式已非常不合時宜,傳統(tǒng)教學模式又滋生厭學情緒,造成課上不認真聽講,要么睡覺,要么曠課、逃課。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囿于傳統(tǒng)觀念,不能與時諧行的掌握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與特點,只是讓學生被動地接受,結果是教師講得辛苦,學生學得乏味,雙方都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卻不見實效。
當前管理體制不完善,導致部分管理者保持“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消極心態(tài),持有“哪里有火哪里撲”的管理心態(tài),只要是不出大問題就算達到教育的目的了。但現(xiàn)實是學生遇到的問題卻是各式各樣的,如扶老人被訛事件屢屢見諸報端、網(wǎng)格,而學生打開自己所學思政內容,卻找不到絲毫答案與方法,這種治標不治本教育,不能理論聯(lián)系實際,思政就不會有質的改變。因此探索思政課堂的教學方法面臨著緊迫性與必要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也是大學生上大學期間的必修課,同時也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陣地。根據(jù)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任務和要求,探索改革課堂教學方法和手段,切實提高課堂教育教學的效果則是十分必要的。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課堂教學中,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根據(jù)教材的內容,進行適度的變化,適時地運用新的教學方法,選擇最適合于教材內容的、靈活多樣的新方法,也是思政教育工作者應該探索的和主動追求的。通過實踐證明,多樣化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對展現(xiàn)思政內容、服務教育內容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同時也能增強思想政治教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的興趣,提高了思政課堂的教學效果,主導了學生的行為,讓高校思政課成為學生受益一生的課程。
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改變傳統(tǒng)的一塊黑板、一支粉筆,我在臺上講,你在臺下聽的單向灌輸模式,要做到六個“堅持”。也就是《意見》中的“堅持教書與育人相結合、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政治理論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教育與管理相結合,繼承優(yōu)良傳統(tǒng)與改進創(chuàng)新相結合”。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指導原則,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堅決執(zhí)行,才能有針對、有實效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過程中,大家知道,教育的內容是核心,但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同樣值得探索、創(chuàng)新與研究,事實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筆者結合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狀況的特點與根據(jù)思想政治教育課堂教學要起到主導作用的意見要求,談幾種在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行之有效的教學新方法。
觀點明辯式教學法就是一開題,教師就開門見山的亮明主題,思想政治教育者根據(jù)教材的內容設置相應問題,或編成師生互動情景劇,如筆者在課堂中給學生亮明觀點,知識就是力量,像古代的張良研讀了黃石公三略,成為漢初三杰;三國時代的呂蒙,三個月不見,再也不是昔日阿蒙了,毛主席一生手不釋卷,成就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偉人。把教學內容從教材擴展到社會實踐中,讓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充分溝通交流,各抒己見,這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思考問題的能力,活躍了課堂教學氣氛具有較明顯的優(yōu)越性。學生通過明辯式的教學懂得了學習的重要性與意義,并且端正了學習態(tài)度,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為國家的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
明辨式教學法是開放式的,在教學的過程中,明辯的問題可以根據(jù)教材內容來設計、也可以根據(jù)社會熱點來設計,通過學生之間比較廣泛的交流和溝通,學生們能從各個角度對問題進行全面了解,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說明,讓學生提高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畢業(yè)后能夠迅速適應社會需要和實際工作要求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百家爭鳴”式的教學法是指在老師的組織和指導下,學生之間圍繞某一理論問題或某一實際問題上各抒己見,最后去偽存真,得到正確的并且是認可度較高的教學方法。
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百家爭鳴式教學方式既可用在傳授新知識的過程中,也可用于復習的過程中,還可用于考題的講解中,更可用于學生自學過程中思考過程中。可全班師生共同參加,也可部分學生進入討論、對話,這種教學方法,不限時間與地點,既可穿插在教學過程中,也可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這種教學方法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地位,更有利于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同時鍛煉、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方式方法。讓學生通過中外歷史比較和歷史的發(fā)展進程來認識歷史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選擇了共產黨的領導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認識到只有國家強大了,國民在國外才會有尊嚴,筆者把敘利亞駐聯(lián)合國代表賈法里的圖片拿了出來,這位孤獨的老人只能一個人默默坐在一個角落一邊流淚一邊嘆息。類似的一幕在當前中國的外交大使顧維均的身上,弱者無外交,適用于所有的國家與個人,真可謂知之深,才能愛之切,讓學生對祖國熱愛的深厚感情得到強化和升華。百家爭鳴式討論教學法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每個學生都擁有了話語權,同時鍛煉了學生的語言的表達能力,并且讓學生經(jīng)過自由討論、激烈爭辯的過程中獲得新知。這樣的教學方法符合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這種教學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語言表達能力,達到了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效果。
管理者切實發(fā)揮出能動性,增加自己綜合素質,敢于擔責任、勇于探索,并隨時能幫助學生運用相關政治理論在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案例教學法則是教師常用的方法之一,教師根據(jù)教材內容進行設計和查找一些與學生生活學習的需要收集的真實的案例,通過分析、解剖案例并引導學生共同分析、討論、表達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情境中積極思考,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設身處地地去思考,去分析,去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教學效果。例如,2009年7月30日發(fā)生在西安的《男子被騙傳銷逃跑受阻后持刀刺死 1 人》的案例,讓學生在了解案情的基礎上,通過對自己所學知識點進行梳理、思考與總結,做到查漏補缺,同時再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案情,說出自己的觀點,最后由教師點評。案例教學法,強化了法律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盡管有些學生表示不理解,但法律規(guī)定就是法律規(guī)定,沒有商談的余地。思想政治理論課案例教法,讓學生案例中學到知識的靈活性、準確性,并且讓學生在實際運用的能力和思想綜合素質有了很大的提高。隨著基礎課課堂教學改革的深入發(fā)展,案例教學法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得到了廣大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重視和關注,并將繼續(xù)探索和研究。
綜上所述,大學生是我們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也是十分寶貴的人才資源。加強和改進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動黨和國家事業(yè)不斷發(fā)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全民族素質、促進中華民族全面發(fā)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強我國發(fā)展后勁和國際競爭力的必然要求,這是一項長期的戰(zhàn)略任務,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再接再厲、常抓不懈,切實提高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教學的實效性,突出課堂教學的主陣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