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愛明, 楊中芳, 張守梅, 王艷華
(1. 江蘇省高郵市人民醫(yī)院, 江蘇 高郵, 225600;2. 聯勤保障部隊第964醫(yī)院 普通外科, 吉林 長春, 130000)
冠心病患者的治療中往往會應用到冠狀動脈造影和支架植入,但手術會對患者機體產生一定程度的損傷,因此需要改進護理措施以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1]。研究[2]報道在心內科冠心病患者的治療期間,應用護理安全管理分析可顯著提高患者的手術效果和恢復效果,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本研究選取本院心內科收治的40例行冠狀動脈造影及支架植入術患者,探討護理安全管理分析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經倫理委員會批準,選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本院心內科收治的40例冠心病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20例與觀察組20例。對照組男11例,女9例,年齡35~84歲,平均年齡(68.32±6.25)歲,病程1~15年,平均(7.68±3.08)年; 觀察組男10例,女10例,年齡35~83歲,平均年齡(68.44±6.39)歲,病程1~15年,平均(7.64±3.11)年。2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有可比性。納入標準: 患者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無精神障礙; 隨訪資料齊全。排除標準: 合并嚴重肝、腎功能不全; 合并惡性腫瘤。
2組患者均接受冠狀動脈造影及支架植入術治療,術后給予患者藥物治療,消心痛5.0~10.0 mg, 口服3次/d; 阿司匹林100.0 mg, 口服1次/d; 泰嘉(波立維)75.0 mg, 口服3次/d; 倍他樂克47.5 mg, 口服1次/d; 瑞舒伐他汀10.0 mg, 口服每晚1次; 藥物劑量和種類可依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增減[3]。囑患者保持良好作息,穩(wěn)定情緒,以低鹽、低脂飲食為主,戒煙、戒酒,在醫(yī)師的指導下進行適當的低強度有氧運動康復鍛煉。
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guī)護理,包括基礎護理、生理指標的檢測、心理輔導、飲食和運動指導等[4]。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應用護理安全管理分析理念下的護理方式,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和預見性的護理措施: ① 心理護理。術前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手術過程,消除患者的負性情緒,積極面對治療。指導患者飲食與休息,術前不禁食,但要避免攝入油膩的食物,并保持充足的休息。手術當天,為患者更換手術衣,左手背建立靜脈通道,佩戴腕帶,填寫交接單。② 預防尿潴留。由于患者不習慣在病床上排尿,可能會引發(fā)尿潴留,因此在術前對患者進行預見性的排尿訓練,讓患者做好床上排尿的心理準備。術后通過水聲、口哨聲、溫水沖會陰等方式進行誘導排尿,無效則行導尿術。③ 穿刺護理。如橈動脈穿刺的護理,需要拔出導管時,需應用止血器止血,由于此時患者體內的動脈血流速度降低,易形成血栓,因而護理人員在術后需加強橈動脈搏動、前臂的觀察,監(jiān)測患者是否有異常; 同時,由于穿刺治療后疼痛劇烈,可采用健康宣教的方式,指導患者聽音樂、看手機電影等,以降低疼痛對患者的影響。④ 預防血栓、血腫。支架內有血栓形成的患者,護理期間需要注意血液黏稠度指標,在患者手術前,按照醫(yī)師處方給予鹽酸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進行治療; 在術后給予肝素,同時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臨床癥狀,有異常及時報告主治醫(yī)師。還有部分的患者在治療期間還會出現低血壓,需要及時給予升壓和擴容治療。此外,嚴密監(jiān)測患者的尿液顏色、尿量、下肢末端的溫度表現情況[5]。⑤ 造影劑過敏。有小部分的患者會對碘造影劑過敏,治療前應該進行碘過敏試驗以排除碘過敏的患者,同時可給予患者地塞米松注射,并在術后大量飲水進行補液,加快碘造影劑的代謝速度[6]; ⑥ 部分患者在手術治療后會出現水泡、淤血等癥狀,對這部分患者要加強抗感染治療,降低誘發(fā)其他嚴重感染的風險。此外,還要嚴密觀察患者術后有無出血,如傷口滲血、皮膚黏膜出血、牙齦出血、鼻出血、血尿、黑便、嘔血等。⑦ 預防心肌梗死。⑧ 給予患者相應的健康指導,宣教疾病的相關知識,控制冠心病的各種危險因素,同時對用藥、日常活動進行指導。
比較2組患者手術時間、住院恢復時間、護理滿意度評分和治療依從性評分。護理滿意度評分采用本院自制滿意度評價表,滿分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滿意度越高; 治療依從性評分采用本院自制的治療依從性評分表,總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越高。比較2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2組患者術后3個月的生活質量,參考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7]制定的生活質量量表,從社會功能、總體健康程度、日常生活、心理滿足4個維度評價,每個維度25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質量越高。
觀察組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護理滿意度、治療依從性好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觀察組患者發(fā)生造影劑過敏、皮下血腫、尿潴留共3例(15.00%); 對照組發(fā)生造影劑過敏、皮下血腫、尿潴留、冠狀動脈痙攣等共7例(35.00%)。2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均好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2組患者圍術期相關指標對比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表2 2組患者生活質量對比 分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冠心病患者的血管腔變窄,造成心肌供血、供氧能力下降,是一種退行性疾病,發(fā)病與年齡有較大的相關性,高齡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8]。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指標高于正常人群,其血氧飽和度、血脂黏稠度等指標均差于正常人群[9]。對于冠心病的治療,可采用手術的方式治療,其中應用較多的是冠狀動脈造影聯合支架植入治療[10]。
本研究中,為提高手術治療效果,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對觀察組患者應用護理安全管理分析理念,術后給予患者阿司匹林、瑞舒伐他汀等藥物治療,以維持手術治療的效果; 同時,給予患者預防尿潴留、預防血栓等針對冠狀動脈造影及支架植入術的術后護理措施,減少不良反應對患者的影響,從而獲得更為理想的治療效果。
與常規(guī)護理患者相比,應用護理安全管理分析理念患者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滿意度評分、治療依從性評分均顯著更好(P<0.05), 體現了冠狀動脈造影后行支架植入術的優(yōu)勢,也體現了護理安全管理的優(yōu)勢,在接受檢查后便安排手術治療,減少了患者的治療費用。冠狀動脈造影能夠對病變位置進行清晰地顯示,從而為支架植入提供便利,而支架植入治療可使冠狀動脈內的血流暢通,改善病變部位心肌的血液供應,最終使冠心病患者獲得更為理想的生活狀態(tài)。此外,采用護理安全管理分析的患者,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較常規(guī)護理患者更低,生活質量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