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余豐,陳瓊琰,鄭國君
(溫州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 浙江 溫州 32500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在睡眠時,上氣道塌陷頻繁出現(xiàn),導致睡眠中不斷打鼾,并且伴有呼吸暫?;蛘叩屯??;颊咧饕憩F(xiàn)為日間嗜睡,晨起頭痛等,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1-2]。OSAHS患者多伴有氣道炎性反應,炎性反應嚴重傷害患者的健康,且具有動脈粥樣硬化的OSAHS患者更易并發(fā)心血管并發(fā)癥。本研究選取我院62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者,觀察其氣道炎癥及氣道壁厚度的變化,并與62例健康體檢者進行對比研究,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的62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者作為觀察組。納入標準:所有患者經(jīng)過確診,符合《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診治指南(基層版)》[3]診斷標準,并且明確研究目的,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有認知功能障礙、心功能不全等患者;合并嚴重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哮喘、肺部腫瘤、肺大泡等患者;近期有使用免疫抑制劑、糖皮質激素的患者;無法進行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PAP)治療的患者。其中男40例,女22例,年齡45~71歲,平均(63.3±5.8)歲。選取我院2015年10月到2017年12月每月1號進行體檢者共62名為對照組,男39名,女23名,年齡46~70歲,平均(63.8±5.1)歲。2組性別(χ2=0.035,P=0.852)、年齡(t=0.510,P=0.610)等基本資料無差異。
1.2.1 觀察組患者治療及監(jiān)測方法 觀察組患者進行持續(xù)氣道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PAP)治療。使用Polysmith型多導睡眠監(jiān)測儀,檢測血氧飽和度低于90%的時間百分比(CT90)、夜間最低氧飽和度(SpO2)、睡眠中平均每小時呼吸暫停+低通氣次數(shù)(average hourly apnea+hypopnea number in sleep,AHI)?;颊咧委熓滓箟毫?~4cmH2O,隨著患者的入睡壓力不斷增加,直到打鼾消失,呼吸暫停消失。在沒有吸氧的情況下,通過腕式血氧飽和度監(jiān)測儀,維持90%以上的SpO2,制定壓力參數(shù)7.5~13.5cmH2O。每日正壓通氣治療5h以上,定期復查。連續(xù)治療6個月。
2組入組時、觀察組治療6個月后行誘導痰白介素8(IL-8)、髓過氧化物酶(MPO)、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NEUT)、呼出氣一氧化氮(eNO)、高分辨率CT檢測氣管壁面積占氣道總橫截面積百分比(WA% )、氣管壁厚度比(T/ D)檢測。上述指標于入組時行組間比較,觀察組治療前、治療6個月后比較。
1.3.1 高分辨率CT掃描(High Resolution CT,HRCT)檢查 檢查范圍從肺尖到肺底,層距10mm,層厚1.25mm,從氣管隆突上下左右部位可以清晰顯示支氣管橫截面積段水平支氣管,測量其內(nèi)徑(L)和外徑(D),計算氣管壁的厚度(T),T=(D-L)/2。計算氣管壁的厚度比(T/D),T/D=(D-L)/2D。計算氣管壁面積占氣道總橫截面積的比值(WA%),WA%=(氣道總橫截面積-氣道腔面積)/氣道總橫截面積。
1.3.2 eNO水平檢測 使用化學發(fā)光光度法一氧化碳分析儀,根據(jù)美國胸科學會測定的指南要求,將呼出氣流速度控制在5mL/s,以ppb表示結果。
1.2.3 誘導痰炎癥因子及細胞計數(shù)檢測 留取合格痰液:首先請受檢者用清水漱口3次,然后進行痰液誘導霧化,使用3%高滲鹽水15mL,將其放入霧化裝置中,留取3~4mL下呼吸道痰液標本。使用低倍鏡觀察痰涂片,合格誘導痰標本為中性粒細胞超過25個,鱗狀上皮細胞低于10個。在離心管中放入合格痰標本,振蕩15min混勻,開始誘導分離,離心半徑13.5cm,轉速300r/min,時間20min。上清液取出,使用ELISA法檢測TNF-α、IL-8、MPO水平。將沉淀物取出,瑞氏染色后進行鏡檢,對中性粒細胞數(shù)計數(shù)。
采用SPSS20.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進行PAP之前的IL-8、MPO、eNO、WA%、TNF-α等指標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但NEUT、T/ D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氣道炎癥和氣管壁厚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經(jīng)過6個月PAP治療后,IL-8、MPO、eNO、TNF-α、WA%比治療前明顯降低(P<0.05),但NEUT、T/ D治療前后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觀察組患者治療前后氣道炎癥和氣管壁厚度比較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OSAHS)是一種影響公眾健康的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容易誘發(fā)氧化應激和氣道炎癥,有一定的潛在危險性,造成患者睡眠不足、胸腔負壓增加、長期缺氧等問題[3-4]。OSAHS主要發(fā)病機制是低氧和氧化應激,與缺血再灌損傷類似?;钚匝踝杂苫脱仔约毎蜃哟罅慨a(chǎn)生,從而影響炎癥和損傷。本次研究顯示,OSAHS患者的IL-8、MPO、eNO、WA%、TNF-α指標明顯高于健康體檢者,提示OSAHS本身會導致氣道炎癥水平上升,并且可能由于慢性炎癥和缺氧的過程,繼發(fā)氣管壁厚度的增加,WA%指標比T/ D指標更敏感。治療中重度OSAHS患者的首要方法是PAP治療,通過PAP治療能夠增加功能殘氣量,消除低通氣和呼吸暫停的現(xiàn)象,促進患者的恢復[5]。本次研究顯示,OSAHS患者經(jīng)過6個月PAP治療后,IL-8、MPO、eNO、TNF-α、WA%指標明顯下降,炎癥明顯改善,而反映氣管壁厚度的指標T/ D變化不明顯,因此認為氣管壁厚度的增加可能是繼發(fā)于慢性缺氧及慢性炎癥的過程,發(fā)生相對較晚。
有研究表明,持續(xù)氣道正壓通氣(CPAP)是治療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的首選方法[6-7]。本組研究表明,經(jīng)6個月的PAP治療,62例OSAHS患者的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明顯下降,但沒有證據(jù)證明可以改善氣道結構,其原因需擴大樣本和延長PAP治療周期,做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OSAHS患者的氣道炎癥水平升高,并且氣管壁增厚,采用氣道正壓通氣進行治療后,患者的氣道炎癥水平明顯下降,氣管壁厚變化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