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慧賢 馬 麗 韋玉亞
深圳市南山區(qū)人民醫(yī)院超聲診斷科,廣東深圳 518052
為了提高反復自然流產患者妊娠的成功率,國內外臨床專家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彩色多普勒技術在反復自然流產評價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1-2]。本研究選取本院于2017 年6 ~12 月收治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比較分析,通過比較妊娠與非妊娠狀態(tài)下兩組患者子宮內膜相關指標,分析彩色多普勒超聲技術評價反復自然流產的臨床價值,及對反復自然流產能否妊娠的評估,旨在提高反復自然流產患者的妊娠成功率,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本院于2017 年6 ~12 月收治的42 例反復自然流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自然流產次數(shù)達到或超過3 次作為納入標準,再根據患者的妊娠與非妊娠狀態(tài)分為兩組。妊娠組有20 例患者,年齡24 ~36 歲,平均(29.5±3.2)歲,平均卵泡刺激素水平(5.79±0.86)mU/mL,平均促黃體生成素(5.82±0.84)mU/mL;非妊娠組有22 例患者,年齡23 ~35 歲,平均(29.2±3.1)歲,平均卵泡刺激素水平(5.76±0.85)mU/mL,平均促黃體生成素(5.79±0.81)mU/mL。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入選研究對象中排除其他嚴重的心血管疾病、血液類疾病、免疫類疾病以及肝腎功能不全等,確保不會影響研究結果,且本次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研究通過,所有患者均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1.2.1 研究方法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技術監(jiān)測患者的卵泡情況,當卵泡破裂后給予黃體支持,半個月后進行尿妊娠檢查,然后根據患者情況劃分妊娠組與非妊娠組。使用我院型號為GE Voluson E8型超聲診斷儀(武漢科爾達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進行檢查,時間設定為患者月經結束后第10 天監(jiān)測卵泡,卵泡直徑超過18mm 后指導夫妻同房最佳時間,于卵泡破裂7d 后作為胚胎植入窗期,通過陰式超聲測量子宮內膜厚度及內膜容積,利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觀察患者子宮內膜血流情況,同時獲取子宮動脈血流頻譜,根據血流頻譜的穩(wěn)定波形出現(xiàn)情況測量子宮動脈各血流動力學指數(shù)。
1.2.2 觀察指標[3]首先觀察并比較妊娠組和非妊娠組患者子宮內膜厚度和內膜容積,分析反復自然流產患者妊娠結局與這兩個指標是否存在相關性;然后比較兩組患者的子宮動脈血流參數(shù)和子宮螺旋動脈血流參數(shù),主要包括血流波動指數(shù)PI、阻力指數(shù)RI 及收縮期峰值血流速度與舒張末期血流速度的比值S/D,分析子宮動脈血流參數(shù)和子宮螺旋動脈血流參數(shù)對妊娠結局的影響;根據以上各個指標的比較結果分析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技術在反復自然流產中的評價應用價值,為臨床提供有意義的參考依據。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9.0 對數(shù)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 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妊娠組與非妊娠組子宮內膜厚度和內膜容積,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說明反復自然流產患者能否妊娠成功與子宮內膜厚度和內膜容積大小相關性不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子宮內膜相關指標比較
表1 兩組患者子宮內膜相關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各項子宮動脈血流參數(shù)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表明反復自然流產患者妊娠結局與各項子宮動脈血流參數(shù)無相關性。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子宮動脈血流參數(shù)比較
表2 兩組患者子宮動脈血流參數(shù)比較
兩組患者各項子宮螺旋動脈血流參數(shù)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表明反復自然流產患者妊娠與否和各項子宮螺旋動脈血流參數(shù)有關。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子宮螺旋動脈血流參數(shù)比較
反復自然流產在臨床上是指連續(xù)發(fā)生3 次或3次以上自然流產,流產發(fā)生時間一般在懷孕20 周內,屬于育齡期女性比較常見的現(xiàn)象[4]。近些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和生活環(huán)境的改變,育齡期女性發(fā)生反復自然流產的幾率在不斷升高[5]。反復自然流產的病因比較復雜,主要與染色體、感染、內分泌、環(huán)境因素、胎盤異常、電離輻射、精神焦慮、免疫因素以及細胞毒素等相關,需要明確病因后采取積極有效的監(jiān)測治療手段[6]。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育齡期女性連續(xù)流產3 次以上后下次妊娠流產的發(fā)生率約30%,連續(xù)流產次數(shù)越多下次妊娠后流產的發(fā)生幾率越大[7-8]。
反復自然流產患者子宮內膜容受性必然發(fā)生改變。隨著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技術應用的越來越廣泛,目前臨床上多采用該項技術對反復自然流產患者子宮的容受性進行檢測和評價,旨在為患者通過評價患者子宮容受性情況初步預測妊娠結局[9-10]。國內外多數(shù)學者對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技術的研究方向主要是通過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技術子宮內膜厚度、類型以及子宮動脈血流動力學狀態(tài)的檢測,無創(chuàng)性評估子宮內膜容受性,再結合對卵巢狀態(tài)的觀察,達到預測妊娠結局的目的。子宮內膜容受性在妊娠中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能反映子宮內膜的功能狀態(tài),主要是子宮內膜厚度、內膜容積以及子宮動脈血流情況等指標[11]。子宮內膜厚度代表子宮內膜生長情況,國內專家對于子宮內膜厚度與容受性的相關性看法不同,多數(shù)專家認為子宮內膜厚度在7mm 以上才能達到妊娠的基本需求[12-13]。費敬英等[14]研究認為,35 歲以上反復自然流產患者可通過增加子宮內膜厚度來提高妊娠率。早期二維超聲技術不能準確測定子宮內膜容積,存在局限性,隨著三維超聲技術的發(fā)展提高了子宮內膜容積測定的準確性,且可重復操作。于姣姣等[15]認為子宮內膜容積最佳值為(6.49±1.97)mL,隨著內膜容積的減小,妊娠成功率也會降低,如果患者的子宮內膜容積降低到不足3.8mL 時基本上不可能正常妊娠。張亞蘭等[6]研究發(fā)現(xiàn),反復自然流產患者妊娠成功功率與子宮內膜厚度、內膜容積無相關性,與本次研究結論一致。
子宮動脈血流情況可直觀反映子宮內膜容受性,有學者通過觀察排卵前后子宮動脈的阻力變化發(fā)現(xiàn),子宮動脈在卵泡末期呈現(xiàn)高阻力往往預示內膜的容受性差,此時妊娠率較低。王錦惠等[16]研究發(fā)現(xiàn)子宮動脈血流搏動指數(shù)PI 是預測妊娠率比較準確的指標,認為子宮動脈血流搏動指數(shù)<2 時屬于子宮內膜容受性最好;但國內有專家研究發(fā)現(xiàn)反復自然流產患者中妊娠組和非妊娠組患者子宮動脈血流搏動指數(shù)PI 無明顯差異,且當PI >3.5,RI >0.9 時無1 例患者妊娠。Sardana D 等[17]針對反復自然流產妊娠成功率與子宮內膜下血流關系的研究認為兩者之間有相關性,這與本次研究結論一致。根據胡紅等[18]的研究發(fā)現(xiàn),通過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技術對比反復自然流產患者妊娠與非妊娠狀態(tài)下子宮內膜厚度、內膜容積、子宮動脈血流參數(shù)以及子宮螺旋動脈血流參數(shù)等指標,認為可通過觀察患者子宮螺旋動脈血流參數(shù)預測妊娠結局。
在本研究中,結果顯示妊娠組與非妊娠組子宮內膜厚度和內膜容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反復自然流產患者能否妊娠成功與子宮內膜厚度和內膜容積大小相關性不大;兩組患者子宮動脈血流參數(shù)PI、RI 及S/D 值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反復自然流產患者妊娠結局與各項子宮動脈血流參數(shù)無相關性;兩組患者子宮螺旋動脈血流參數(shù)PI、RI 及S/D值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反復自然流產患者妊娠與否和子宮螺旋動脈血流參數(shù)PI、RI 及S/D 值相關。本次研究與國內相關研究得出的結論基本一致,可通過監(jiān)測患者子宮螺旋動脈血流參數(shù)PI、RI 及S/D值預測反復自然流產患者的妊娠結局。
綜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在反復自然流產患者子宮內膜容受性的評價中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可通過子宮螺旋動脈血流參數(shù)的測定評估是否能夠妊娠,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