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亞
摘 要:21世紀是知識時代,也是信息時代,在這個技術發(fā)達,信息爆炸的時代,信息技術是每個人需要掌握的一項技術,也是人類社會生活、生產(chǎn)、學習需要的一種技能。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也就是以學生為目的,讓學生盡早融入信息時代,掌握信息技術的常識,以此為力量,提高學生生活和學習能力。
關鍵詞:新時代;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方法
既然信息技術已經(jīng)成了我們生活中必須要掌握的一項技術,一門學科知識,那么信息技術課程在初中的設置也是必要的、重要的,更是時代發(fā)展,教學改革的體現(xiàn)。的確,電子產(chǎn)品已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如,手機、電腦、機器人等,我們生活中隨處都在用,都能碰上,這些也成了我們生活的必需品。因此,在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情況下,信息技術也就與歷史、地理等一樣成了初中生必修的一門課程,是學生綜合素質知識結構中不可缺少的內(nèi)容,不管是理論,還是實踐操作,都將成為提升學生學習和生活能力的助手。所以,為了增強初中學生對信息技術基礎知識結構的掌握,老師在教學中一定要結合信息技術課程特點,結合時代的需要,讓學生結合理論進行實踐,教學生靈活掌握知識,學以致用,才能升華其所學知識,促進理解,也才能不斷提升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質量。在此,筆者結合新時代的素質教育要求,結合初中生的知識基礎以及信息技術自身的特點,歸納信息技術教學的關鍵幾點,僅供參考:
一、運用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大多數(shù)學生雖然愛玩手機、電腦,對于這些信息技術產(chǎn)品也能達到“無師自通”的水平,可是對于十幾歲的初中生來說,讓他們學習枯燥的信息技術理論知識,沒有興趣的驅動就難以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興趣可以說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源,是其在信息技術課堂上積極投入,認真聽講,不斷探索,由淺入深獲取知識的向導。在新時代背景下,初中信息技術老師要在課程教學中結合中學生的心理需求,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設更加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產(chǎn)生應有的興趣,能積極地投入到課堂具體的學習活動中,保證學習質量,促進課堂教學。如,在“信息技術的應用及影響”內(nèi)容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創(chuàng)設這樣一個問題情境:“請問同學們,我們生活中見過哪些信息技術的應用實例呢?”這個問題肯定會引起學生思考,有的會說用學習機學習、有的說用多媒體制作讀書PPT,還有的說玩游戲、用美團訂餐、天貓購物等等。這種問題情境,把信息技術與學生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產(chǎn)生親和感,把學生帶進鮮活的學習情境中,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認識,參與到課堂教學互動,推動教學順利、有效地進行,完成教學任務。
二、把經(jīng)驗和常識融入教學,強化課堂親和力
新時代,信息技術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所以無論是小學生還是初中生,都多多少少對信息技術有所了解,有所接觸。如,課堂上碰到的多媒體、手機、學習機、電腦,還有出去吃飯用二維碼點菜等,都是信息技術在我們生活中的縮影。學生在這些生活中所見,所積累的有關信息技術方面的知識與操作方面的能力,逐漸讓學生在某種程度上熟悉了信息技術,對它有了感性的認知,這就為信息技術的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當然,這并不能代表初中生就了解信息技術,掌握了它的理論,對它有了系統(tǒng)性了解,那些只不過是淺淺的認識,就像我們都知道《紅樓夢》,可是它是怎么寫成的,還需要深入的研究。學生對信息技術知識,操作,還要在學習中不斷提升,才能使技術與理論完美結合。
三、學以致用,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
教學經(jīng)驗告訴我們,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課程,在教學中老師不但要注重理論的傳授,還要讓學生把理論放到實踐操作中去檢驗、去鞏固。信息技術老師要結合初中生特有的好奇、好動心理,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運用自己所學的信息技術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對信息技術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術進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如此,首先能使學生有效鞏固課堂所學知識,認識到信息技術對我們生活的重要作用;其次,運用知識的練習,還有助于課堂氣氛的調(diào)節(jié),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對信息技術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對運用信息技術充滿好奇和熱情。如,給學生一個任務,用Word設計一個文檔、用PS制作一個平面廣告、運用高德地圖進行導航,也可以利用網(wǎng)絡資源查閱一些學習資料等??梢?,學以致用,抓住信息技術與生活的關系,引導學生運用信息技術解決生活問題,既拓寬學生的實踐空間,檢驗學習的效果,也能培養(yǎng)學生信息技術的意識,無形中提高他們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1世紀是信息技飛速發(fā)展的時代,我們生活中已經(jīng)不能沒有信息技術。對于新時代的初中生來說,學習信息技術不但是必需的,也是重要的,更是他們綜合能力的構成要素。所以,初中信息技術老師就要根據(jù)信息課程的特點,結合學生需要,本著學以致用的目的實施教學,提高學生信息技術的知識,實現(xiàn)有效教學。
參考文獻:
[1]王亮.淺談初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構建[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2(10):70-71.
[2]趙杉,李雅源.翻轉課堂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教學與管理,2015(15):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