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坎貝爾的英雄模式出發(fā),分析布萊恩·奧爾迪斯的《叢林溫室》中格倫的英雄成長。作為《叢林溫室》的主人公,格倫經(jīng)歷了啟程——啟蒙——歸來的英雄模式,從魯莽的個人主義英雄,到磨難中的英雄,成為成熟、有責任的英雄。
關(guān)鍵詞:布萊恩·奧爾迪斯;英雄成長;《叢林溫室》;英雄模式;責任
作者簡介:崔喜鳳(1990-),女,漢族,山西朔州人,湘潭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語言文學專業(yè)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文學。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33--01
引言:
英國作家布萊恩·奧爾迪斯(Brian Aldiss)的《叢林溫室》(Hothouse)出版于1962年,并獲得了雨果最佳短篇故事獎,作品引起歐美科幻文學界和世界文學界的關(guān)注,其研究主題是多方面的,如生存需要直覺與智性、自然與人文等。有學者提到了格倫的英雄行為,但并無深入探索。美國著名神話學家約瑟夫·坎貝爾(Joseph Campbell)在《千面英雄》中總結(jié)了從古至今神話中英雄成長的共同模式。認為英雄之旅遵循啟蒙——啟蒙——回歸的模式,即“英雄從日常生活的世界出發(fā),冒著種種危險,進入超自然的神奇領(lǐng)域。他在那里獲得奇幻的力量并贏得決定性的勝利。然后,英雄從神秘的歷險地帶著能為同胞造福的力量回來”。[1]20
在《叢林溫室》中,格倫從原本平靜的生活被放逐,在蕈菇的指揮和幫助下踏上了認識世界的旅程,一路遭遇許多從不曾接觸的生物,借助他人力量,最終擺脫控制,帶領(lǐng)愛人和孩子返回叢林,繁衍人類。本文從坎貝爾的英雄模式出發(fā),分析格倫從個人主義成長為有責任的英雄的過程。
1.魯莽的個人主義
坎貝爾認為展開歷險的方式之一是一次大錯,“揭示了一個意料之外的世界,個人則和未知的力量有了聯(lián)系。生命中的大錯并非純屬偶然的,它們是欲望與沖突受到壓抑的結(jié)果?!?[1]4。格倫很聰明,但不聽指揮,做事情往往為了贏得同伴的認可和贊賞,不思考行為后果??巳R特死后,人們觸摸傭像告慰靈魂時,格倫貿(mào)然溜走鉆入水中被鱷皮藻纏住,達菲將他救上來;發(fā)現(xiàn)新奇的東西,就擅自脫離隊伍去探索。這些都曾給他人造成潛在的危險。最終因為不服從命令,被新頭人托埃放逐,從而開始了獨自一人的旅程。
這些行為都是格倫生命中的錯誤,讓他進入了新的階段。格倫是個人主義的,“注重個人體驗、情感、意志的表達”[2]105,與托埃的決裂根源于對領(lǐng)導權(quán)的爭奪,面對托埃這位獨裁的頭人,雖勢單力薄,格倫敢于反抗,在尼采看來這是權(quán)力意志,人的生命是一種沖動和創(chuàng)造力,不斷自我表現(xiàn)自我創(chuàng)造的活動過程。
2.磨難中的英雄啟蒙
英雄通過冒險的召喚,有引路人給他知識和自信,讓他脫離過去的自我,踏上旅程,進入新的世界。格倫被放逐以后,遇見擁有智慧的植物——蕈菇,蕈菇答應(yīng)幫助他,以它的智慧帶他開始冒險之旅,這時,格倫得到了知識和自信,放下過去的自己。
進入新世界,英雄將遭遇女神,女神考驗英雄是否獲得愛和接受命運,遇到妖婦,代表人性的缺陷,英雄需從中學習,并超越缺陷,漸漸得到新的智慧,開始考慮整個社會群體。在這一階段,格倫受到蕈菇的控制,幸好路上遇到牧人族的女孩雅特摩爾,她在他的成長中扮演了伴侶、朋友,甚至導師的角色,即英雄模式中的女神,她在格倫失意時安慰他,在格倫暴露人性的冷漠時,提醒他什么是愛;更重要的是,在格倫即將被蕈菇完全控制并殺死時,雅特摩爾勇敢請求海上族群的先知沙丹·耶的幫助,最終解救了格倫。
而蕈菇、沙丹是一種為了自己利益,隨意踐踏、剝奪他人尊嚴的生物,代表著不負責任,只為個人利益,但蕈菇對格倫的控制、沙丹的傳授,也成為格倫成長中的助力,“蕈菇倒還教會了一些東西:我可以對自己的行為作出評價,我可以指揮我的思維,我還記得它教我的東西,它的知識如此豐富。”[3]216
格倫在與這些力量的爭斗中逐漸重獲了自我意識,為他后來的成長積蓄著力量。此時的格倫經(jīng)過了英雄的磨難與掙扎,英雄的品質(zhì)在儲備之中。
3.負責任的成熟英雄
坎貝爾的英雄模式中,第三部分是歸來,英雄通過冒險獲得了新的能量、新的認知和新的洞察,看清了自己在萬事萬物中的位置后,帶著能夠改變生命、能夠改變世界的戰(zhàn)利品回歸,這時的英雄洞悉世界的本質(zhì),歸于平靜,勇敢地去做自己該做的事情。英雄之旅的重點不是寶藏、財富,而是為了歸來,把他的冒險所得帶給社會,帶給人類。
擺脫蕈菇控制以后,格倫卻仍舊忍辱負重背負沙丹以保護大家;學會了關(guān)心他人,得知肚皮人被尖毛人所殺,挺身而出,英勇對抗保護身邊人。列維納斯認為,為他責任(Responsibility for the Other)是為己責任的前提,責任是一種主體間性的?!八咭运某叫灾髟孜?,他者是陌生人、寡婦和孤兒,我對他負有責任?!盵4]215格倫在這一階段就將自己的生命棄于不顧,將他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成為一個真正有責任的英雄。
雖然地球即將死亡,格倫依然選擇重返森林。“這是我們的家,危險是我們的搖籃,我們學到的東西會幫助我們戰(zhàn)勝困難?!盵3]247,他選擇堅守作為人類的責任。
結(jié)語:
作為一部科幻小說,《叢林溫室》以其恢宏的叢林描寫,想象著未來的世界。通過描寫格倫的冒險旅程,布萊恩·奧爾迪斯提醒人們地球在變化,提醒人類要關(guān)注地球,應(yīng)對地球負責任,對未來的后代負責。
參考文獻:
[1]約瑟夫·坎貝爾.千面英雄[M].朱侃如譯.? 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
[2]唐廷碧. 試論外國文學中英雄形象的嬗變[J].海外文壇2012,(1):105-106.
[3]布萊恩·奧爾迪斯. 叢林溫室[M].董必峰譯. 石家莊: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1998.
[4]Levinas Emanuel. Totality and Infinity, translated by Alphonao Lingis, Pittsburgh:Duquesne University Press,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