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湘濤(吉林)
那惠風吹拂的《大藏經(jīng)》落滿千年神霧圣云。
那清凈之寺廟,鐘鼓齊鳴有天籟之音,洞穿朝圣者的魂魄,營造朝圣者慈善的情懷。
一雙雙虔誠的腳步渡入佛界,深入大悲咒悠揚而空曠的韻律,僧人在此誦大藏經(jīng)悠揚,那苦澀的經(jīng)文讓凡人聽了有著一種格外的迷茫。祈禱者都想成為佛像前的忠實信徒,靜心地聆聽佛對生命輪回與轉世靈魂的闡釋。只有歷經(jīng)一世的苦修,才口吐玉露。僧人用慈善,把對神佛修行的距離丈量,藏人總在用靈魂進行朝圣中的跋涉之路,來實現(xiàn)對神佛的虔誠信仰,誦經(jīng)只是一種儀式,勸慰人們保持一顆敬仰之心,懷善、懷誠。打開一本厚厚的經(jīng)書,暗藏玄機,僧人的轉經(jīng)筒寫滿經(jīng)文,裝滿經(jīng)卷,是一種藏人對神佛的精神仰視,誦經(jīng),是為解除玄機,一次次翻閱經(jīng)卷,一次次心被點亮。
大藏經(jīng),是藏人在向神頂禮膜拜后,神賜予其神性的靈光。
千佛一洞,竟讓塵世不寂靜。
沙瀑為佛洞探尋著巨風吹來的危情,成捆的風沙,把眾神推向神的夢境。
風化了的石像與壁畫,讓游人對其掩藏在佛洞的神佛來進行著揣摩,洞內(nèi)的絢爛色彩,讓千佛與巖畫在洞穴產(chǎn)生豐滿而安全的意境。
千佛與雕刻的畫幅,裝飾著游人孤寂的心靈,千佛洞,托著河岸巖石與沙礫形成的一條深邃千佛洞窟,堅實地孕育出天地圣光,鑄就千佛與壁畫的神奇石洞。
一具具無聲的泥胎,確找到靈魂曠世的真面目,洞中之佛用微笑撫摸人的心靈。
冷漠,凄清沙丘,寒鴉在此悲鳴,這里,到處都是一朵朵沙封的神靈,都在含苞蓓蕾在待放。
吸引著,蜜蜂飛來,把古老洞窟用花兒來裝點,那蜜蜂飛過靈魂以外的文明和野性來交融,灑脫而豐滿,曠放而柔美。
釀出兩個甜字: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