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榮芬 高麗
中維安全檢測認證集團有限公司 山東青島 266100
俗語有云:“民事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的安全質量要符合國家標準,不僅是為了促進經濟發(fā)展,最重要的是為了讓數以億計的中國老百姓買的放心、吃的安心。近幾年來,全國各地頻頻出現一些食品安全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人士的重點關注。因此,筆者根據自身多年的相關工作實踐,首先分析了當前我國食品安全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探究了食品檢測對食品安全的重要性[1]。
由于食品在市場上需求巨大,所以一旦食品出現質量問題,那必將會對人們健康產生巨大影響,同時所造成的社會影響也會非常惡劣。所以嚴格有效的食品檢測是食品正常在市場上流通的基礎,只讓合格且優(yōu)質的食品在市面上流通,才能保證人們的健康生活,從而維護社會的安定。
食品安全檢測工作關乎國計民生,必須得到應有的重視,雖然政府成立了專門的食品安全檢測管理機構,在2009年針對食品安全問題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并于2010年國務院專門成立了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但是食品安全問題仍然頻發(fā),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相關法律法規(guī)具體的實施細則還不太完善,對食品安全問題的處罰力度也不夠,許多企業(yè)為了利益仍舊選擇鋌而走險。此外,我國食品安全檢測行業(yè)的標準不健全,缺乏完整的食品安全檢測體系,僅僅依靠食品行業(yè)標準指導食品安全檢測局限性太大,無法滿足實際需求,不利于食品安全檢測工作的正常開展。
國內對食品檢測人才的培養(yǎng)力度滯后,使食品檢測人才出現了較大斷層,食品檢測人才綜合素質參差不齊,這一點在食品檢測數據的處理方面尤為明顯。由于檢測技術不夠先進,或是本人專業(yè)技能掌握不到位,對檢測出的數據的處理往往不夠嚴謹,由人為原因導致食品檢測數據出現偏差。
食品相關法律法規(guī)需要根據市場的變化進行不斷的完善,在全國建立安全食品信息系統,系統里面記錄安全食品的信息,且信息對外開放。如此,廣大人民可通過互聯網登錄系統來確定所購買的食品是否安全可靠,從而放心購買。另外就檢測體系而言,需要建立完善且具有獨立性的監(jiān)督機制,以便檢測機構不受外力影響公開、公正地進行食品檢測。
由于食品安全檢測工作的任務量非常大,而且很多的食品安全檢測工作都需要到食品生產場地去現場檢測,而食品生產企業(yè)眾多,又非常分散,因此食品安全檢測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這就需要政府部門加大對食品安全檢測工作的投資力度,提高檢測經費數額,不斷優(yōu)化和完善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同時還要引進先進的食品安全檢測設備,盡可能地提高食品安全檢測效率和質量,確保食品安全檢測結果的精確性,避免二次檢測,同時也能在有效的時間內盡可能多地提高檢測數量[2]。
許多食品生產廠家、銷售商家之所以采取不規(guī)范的生產模式,或在食品中添加非法添加劑,其最終目的往往是希望以較低的成本生產出賣相較好、味道或氣味更具有吸引力的食品,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采用食品檢測技術使得這些暗箱操作逐漸暴露在了陽光之下,而不得不逐漸放棄這些行為。那么,如何才能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同時提高生產效率、擴大利潤空間,商家不得不研發(fā)更為先進的生產技術。人類文明的發(fā)展進程始終是伴隨著生產技術的不斷革新與進步的,而技術進步往往伴隨著更高的生產效率及更低的生產成本。從這一角度來看,食品檢測工作的開展對于促進食品生產技術的進步也發(fā)揮著十分關鍵的作用。例如,由于新鮮牛奶中菌群含量過高,不適于人類飲用,且牛奶易腐敗變質,誤食后會引發(fā)腸道疾病,為此,乳制品生產廠商研發(fā)了高溫滅菌技術及牛奶的常溫保鮮技術。這一技術的研發(fā)不但解決了牛奶品質安全問題,還使牛奶的長期、長距離運輸成為可能,為生產商拓展了更為廣闊的發(fā)展空間,創(chuàng)造了更大的生產效益。由食品檢測所帶來的此類技術革新,無論是對食品安全還是行業(yè)發(fā)展都發(fā)揮著積極的保障作用。
食品檢測技術的應用,可以營造更加規(guī)范、健康的食品經營環(huán)境,既可以讓消費者明白劣質產品的危害,加深群眾對劣質食品的認知,同時又能夠打擊食品生產廠家的“僥幸心理”,規(guī)范他們的食品安全生產模式。例如,有關部門將食品檢測報告通過各大媒體曝光,消費者就會重視此類食品的危害性,抵制購買。近年來每一年舉辦一次的“3·15”晚會,其實就是為了推進食品安全的全民關注度,進而為食品經濟市場營造更加健康的競爭氛圍[3]。
“磨刀不誤砍柴工”,好的設備可對食品安全檢測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關部門應當加大對食品檢測設備的研發(fā)力度,開創(chuàng)更高精度更高標準的食品檢測設備,并投放到市場中。企業(yè)應當及時引入新的食品檢測設備,完成食品安全檢測設備的更新換代,減少因設備老舊產生的食品檢測結果誤差。
食品安全是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重中之重。確保食品質量的安全,需要有完善的監(jiān)督制度和法律,同時還需要建立專業(yè)的食品檢測隊伍和相關的檢測機制,另外還要動員群眾的力量來對食品安全進行監(jiān)督,只有讓與食品直接打交道的群眾人民直接參與食品安全監(jiān)督和舉報,那么不合格的食品和企業(yè)將真正無處可藏,如此才可真正確保整個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