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治軍
【關鍵詞】 高中化學;高效課堂;導入;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21—0132—01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課堂導入對于教師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良好的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不僅可以作為整個教學過程的起點,而且也是教師教學的龍頭。一般來說,生動形象、精妙絕倫的課堂導入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還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啟高效的思維模式,有效地促進學生之間進行互動,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一、 當前課堂導入存在的問題
一節(jié)課是否成功,課堂導入是關鍵。好的課堂導入通常能夠迅速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并且活躍課堂氣氛,同時還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但是從目前我國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來看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其一,課堂導入的時間較長。一般來說,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的時間不宜太長,盡量在三到五分鐘左右。但是有的教師并未精心地設計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浪費了很多課堂上的時間,無法突出教學重點與教學目的,使得整體的教學效果不理想。其二,沒有弄清課堂導入的目的性,且課堂導入偏離了教學內容,這樣的課堂導入不僅達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學生學習效率也偏低。其三,課堂導入的方法比較單一,且不夠靈活,無法做到因材施教,使得學生出現不同程度的審美疲勞。其四,課堂導入的方法不直觀,且大多與學生的生活無太大關聯,無法吸引學生。造成課堂上教師講得口干舌燥學生也不明白教師在講什么。
二、 高中化學高效課堂導入的策略
1. 巧設疑問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古人常說: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從這句話我們可知疑問才是思維的動力與發(fā)現的鑰匙。想要解決問題,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提出問題,提出問題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活動。思維的具體過程是我們發(fā)現問題的過程,同時也是我們解決問題的過程。可見,教師在教學中還應該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使得學生在頭腦中產生疑問,之后再因勢利導導入新課,這樣就能讓學生在疑問的驅動下主動參與課堂活動,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說教師在教學“電鍍”這節(jié)課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先利用多媒體展示幾款新款的銀色外表的手機,然后再這樣導入新課:“同學們,手機跟開水杯我們大家都見過,基本上每個同學也都有,那么大家來看一看多媒體上展示的這款銀光閃閃的銀色的手機,看起來美感十足。那么有誰能告訴老師,這銀光閃閃的手機機身是如何生產出來的呢?”這時學生竊竊私語著,最后也沒有哪位同學能說出個所以然。緊接著教師繼續(xù)說到:“想要知道怎么生產出來的,就需要同學們認真聽接下來教師要講的內容,也就是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新課——電鍍。接著教師展示手機與開水杯,不到一會兒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的學習興趣十分濃厚。
2. 巧借古詩詞導入,順利切入主題
古詩詞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有的古詩詞不僅是文學經典,而且還蘊含著大量的化學知識,教師也可以充分利用古詩詞作為化學課堂導入。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引入古詩詞導入,能夠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順利導入到要學習的新課中。? 3.巧用故事導入,吸引學生注意力
根據當前學生成長的現狀來說,教師傳統的講解化學學科的知識并不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學生對一些歷史故事、奇聞軼事、名人故事等等都具有很強的好奇心。若將這些內容巧妙地結合到化學新課導入中,就能獲得良好的課堂導入效果,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同樣具有深遠的意義。比如說在教學“鈉的性質”時,筆者先是給學生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古時候有個小山村,一個小孩子去他外婆家吃晚飯,回來時經過一片墓地,這個小孩子到家之后就發(fā)燒了。她的媽媽十分著急,并請來山里有名的巫師,巫師準備了一盆水,水里放了一些東西,之后又向其中扔了一個小東西,小東西在水里四處游走,并發(fā)出響聲。巫師口中念叨著,突然間舉起了手中的木劍向水中劈去,小東西就消失了,留下一片紅色。這時巫師跟小男孩的媽媽說:‘鬼已經被殺死了,小孩子的病很快就能好。”學生集中注意力聽教師講故事,教師問學生:“大家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小男孩的病會不會因為巫師的舉動變好?接下來我們來學習新課‘鈉的性質這節(jié)課的內容我們就能回答。”通過這樣的故事導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
綜上,課堂導入不僅是一門學問,同時也是一門藝術。教師設計好課堂導入環(huán)境,能有效地優(yōu)化知識結構,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發(fā)散學生的思維,調動課堂氣氛??梢姡處熢谡n堂上應根據不同的新課內容選取合適的、新穎的課堂導入方法,最大程度地提高課堂導入的教學效果。
編輯:張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