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洋
(吉林市人民醫(yī)院六樓透析室,吉林 吉林 132001)
腎臟替換治療是慢性腎衰竭、腎損傷等腎臟疾病的重要治療方法,其中血液透析是臨床常用的腎臟替換治療方式,能有效清除體內代謝廢物和多余的水平、維持電解質和酸堿平衡,代替腎臟發(fā)揮其代謝排泄作用[1-2]。集束化護理是集合運用一系列有循證基礎的治療及護理措施進行護理臨床疾患的模式,以提高護理質量[3]。本次研究對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98例留置血液透析導管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施以集束化護理干預取得了較好的預防血液透析導管相關血流感染的效果,現(xiàn)匯報如下。
選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98例留置血液透析導管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根據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試驗組和參照組,每組各49例。參照組中男性27例,女性22例,年齡45~73歲,平均年齡(56.9±3.9)歲,疾病類型:糖尿病腎病21例,急性腎衰竭17例,慢性腎小球腎炎11例;置管位置:右側頸靜脈29例,右側股靜脈20例。試驗組中男性26例,女性23例,年齡46~74歲,平均年齡(57.0±4.0)歲,疾病類型:糖尿病腎病24例,急性腎衰竭16例,慢性腎小球腎炎9例;置管位置:右側頸靜脈30例, 右側股靜脈18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經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可進行比較。
參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包括簡單的健康宣教、執(zhí)行無菌穿刺操作原則并做好導管的消毒管理等。
試驗組患者則予以集束化護理干預,包括:(1)加強手部衛(wèi)生和無菌操作管理。手衛(wèi)生和無菌操作是預防控制醫(yī)院感染的重要步驟。加強手衛(wèi)生和無菌操作的培訓,要求護理人員在穿刺過程中必須穿戴無菌手套、口罩、鞋帽等無菌防護裝置,保持最大無菌屏障,另外在穿刺前、更換輸液接頭、接觸血液透析導管、抽取血液樣本時以及接觸患者前都必須使用消毒液嚴格按照手部衛(wèi)生程序進行清洗消毒雙手,并加強科室的手部衛(wèi)生質量控制,安排質控員專門進行手部衛(wèi)生執(zhí)行情況的檢查和考核。(2)做好導管和穿刺部位的針對性護理。根據患者情況,選擇適當?shù)拇┐滩课?,盡量選擇右側頸內靜脈,并做好局部皮膚的消毒,避免出現(xiàn)感染。在每次透支治療前,使用洗必泰紗塊進行反復消毒處理導管口,在完成透析治療后再消毒動靜脈導管口,并及時注入肝素鹽水封管,蓋上無菌肝素帽,最后使用無菌紗布覆蓋固定穿刺部位,保持導管的干燥、清潔。每天觀察無菌紗布有無滲液、汗液、移位等情況,并每周定時進行更換紗布。(3)加強感染監(jiān)控。實時監(jiān)控患者的體溫和白細胞變化情況,一旦出現(xiàn)發(fā)熱、寒戰(zhàn)等癥狀,應懷疑感染可能,應及時通知醫(yī)生處理。平時要指導患者做好個人衛(wèi)生工作,保證導管的干燥、清潔。護理人員應日常加強患者的視診和觸診,察看患者穿刺部位有否出現(xiàn)皮膚紅腫、結節(jié)等癥狀;對于帶滌綸導管的患者,應定期進行局部消毒抗菌,避免導管相關性感染的發(fā)生。
統(tǒng)計比較兩組患者的血液透析導管相關血流感染的發(fā)生情況,并統(tǒng)計患者的導管留置時間和護理滿意度。其中護理滿意度則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進行調查,滿分100分,≥90是非常滿意,80~89視為滿意,不足80分視為不滿意,以前兩者例數(shù)和計算總滿意度。
試驗組患者相關血流感染的發(fā)生率為2.04%,低于參照組的16.33%,導管留置時間則長于參照組,護理滿意度也顯著高于參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分析[n(%),±s]
表1 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分析[n(%),±s]
組別 n 相關血流感染發(fā)生率導管留置時間(d) 護理滿意度參照組 49 8(16.33) 17.24±2.73 39(79.59)試驗組 49 1(2.04) 3.69±0.62 46(93.88)x2 5.927 9.352 4.950 P 0.028 0.000 0.035
血液透析是常用腎臟替代治療方式,在糖尿病腎病、急性腎功能衰竭以及慢性腎小球性腎炎等腎功能損傷的治療中得到了廣泛應用。通過有效的血液透析技術,能有效清除體內的代謝產物和有毒物質,能為腎功能損傷患者的長期存活提供有力保障[3]。但是在血液透析時需要留置動靜脈導管,建立血管循環(huán)通路,若穿刺操作或維護不當,很容易出現(xiàn)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而CRBSI的發(fā)生除了會降低導管的使用周期,也會影響血液透析的質量,嚴重的甚至會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而常規(guī)護理方式由于護理措施較為分散,缺乏系統(tǒng)化,在CRBSI的預防中作用甚微。而集束化護理模式是針對某種疾病予以一系列有效的護理措施組合的系統(tǒng)性護理,具有針對性強,集成性高的特點,在臨床諸多難治疾病中均有所應有。本次研究將其應用于血液透析治療患者的護理中,加強手部衛(wèi)生和無菌操作管理,在穿刺、透析和導管維護工作嚴格執(zhí)行手部消毒和無菌操作原則,并做好導管和穿刺部位的針對性護理和消毒,保持導管和穿刺部位的清潔干燥,及時更換無菌敷料,并做好局部皮膚的消毒,避免出現(xiàn)感染。另外加強感染監(jiān)控,實時監(jiān)控患者的體溫變化和穿刺部位皮膚紅腫情況,出現(xiàn)異常時及時處理,避免情況惡化。結果試驗組患者相關血流感染的發(fā)生率為2.04%,低于參照組的16.33%,導管留置時間則長于參照組,護理滿意度也顯著高于參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余美花等人的一致,顯示集束化護理干預起到較好的預防導管相關血流感染的作用,延長導管留置時間,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
綜上,在血液透析患者留置血液透析導管期間,施以集束化護理干預起到較好的預防導管相關血流感染的作用,延長導管留置時間,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應用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