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爭楊,姜文波,張 濤
(大慶龍南醫(yī)院,黑龍江 大慶 163000)
腦卒中的患病群體大多數(shù)是老年人,而且該疾病具有病情發(fā)展嚴重,發(fā)病急等特點,目前臨床上的發(fā)病率比較高,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都產(chǎn)生了較大的威脅[1]。在進行腦卒中疾病診斷的時候大多數(shù)采用磁共振檢查,但是由于患者在疾病治療過程中會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因此會對檢查過程產(chǎn)生一定的阻礙作用。所以需要在磁共振檢查的過程當中配合相應的影像護理來提高患者的依從度。本次研究也在影像護理的基礎上對患者進行磁共振檢查,以下為具體內容。
本次研究對象為56例腦卒中患者,根據(jù)不同的護理方式將患者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中男女人數(shù)為16人和12人,年齡范圍在46歲~78歲,中位年齡為(59.62±1.63)歲,對照組中男女人數(shù)為17人和11人,年齡范圍在47歲至77歲,中位年齡為(59.51±1.65)歲,以上資料無顯著差別。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進行影像護理。首先患者在磁共振檢查之前,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的基本情況進行仔細的了解,并且調查患者是否存在過敏史和禁忌癥,在此基礎上,根據(jù)患者不同的情況采用合適的檢查方式。其次在檢查過程當中,護理人員也要進一步加強對患者身體情況的監(jiān)測,而且要將患者身上存在的金屬物品進行移除,以保證磁共振檢查結果準確。最后在檢查完成后還要將檢查結果告知患者以及家屬,如果患者出現(xiàn)造影劑評價滲漏的情況需要進行立刻冰敷。
觀察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使用SPSS 17.0或是SPSS 19.0軟件進行檢驗本次涉及數(shù)據(jù),計量相關的資料所使用的工具為(±s),并且進行t檢驗,應用(%)表示計數(shù),行x2檢驗,P<0.05具有統(tǒng)計差異。
兩組患者在護理滿意度方面的對比結果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n(%)]
腦卒中疾病對人體的生命安全具有較大的威脅,引發(fā)腦卒中疾病主要原因是由于腦內動脈狹窄或堵塞的情況導致腦血管循環(huán)障礙。其中主要包括出血性腦猝中和缺血性腦卒中兩種類型。相關臨床研究結果表明,腦卒中疾病的發(fā)病因素有很多,其中還與糖尿病、高血壓以及冠心病等疾病有關[2]。臨床上治療腦卒中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臨床治療效果,但是在用藥治療之前需要對患者的疾病類型進行進一步的確定,這樣就需要通過相應的診斷措施來進行診斷。磁共振檢查是我國臨床目前一種比較有效的檢查方式,目前在臨床上的應用范圍也比較廣,雖然該項檢查的臨床檢查效果較高,但是患者在檢查的過程當中需要保持靜止不動,而且該項檢查所花費的時間長,很容易給患者的情緒帶來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結合相關的護理措施來共同治療。其中影像護理就是護理工作之一,可以結合磁共振檢查的各項工作流程,來有針對性的對患者進行護理[3]。
在本次研究中可以發(fā)現(xiàn),利用影像護理的觀察組在護理滿意度方面要遠高于應用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而且兩組之間存在著比較明顯的差異。
總的來說,通過影像護理配合腦卒中患者進行磁共振檢查,能夠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臨床診斷效果,而且能夠進一步穩(wěn)定患者的情緒,保證檢查工作順利完成,值得進一步在臨床上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