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紫璇
漫步于南長街中,這些青磚黛瓦,小橋流水,經(jīng)歷了風風雨雨,愈發(fā)沉淀出一種天然古韻。
陽光像一束束金絲線般斜射,我周身陷入一片溫暖。一排大紅燈籠從屋檐邊垂下,輕柔的流蘇隨風搖曳。小攤的陣陣吆喝聲,散落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好不熱鬧。走進這里,便有一種穿越歷史回到古代之感。
我尋著淡淡的香氣在空中蔓延,仔細尋找,這味道是街頭做糖人的小攤傳出來的。
我慢慢走近,攤主正熬著糖漿。大鍋里晶瑩的糖漿纏纏綿綿,氣泡從鍋底源源不斷地涌上來,每破裂一個,都勾著人們的心弦。
眼看鍋中的顏色越來越深,在糖漿變成金黃的那一瞬間,攤主立刻停了火,緊緊握著大勺迅速攪拌。濃郁的香氣撲鼻而來,讓人如癡如醉。這甜蜜,牽引著人們的思緒,讓人仿佛回到了無憂無慮的童年,將一切煩惱拋在腦后。
攤主輕輕用小圓勺舀起糖漿,移到大理石上方,略微傾斜,糖漿便緩緩地流淌下來。他以勺作筆,以糖當墨,一抖,一提,一頓,一放,凝神靜氣,運腕走勺。忽快忽慢,龍飛鳳舞;忽高忽低,粗細有致。收放自如,圓潤流暢,悄然成趣。
栩栩如生的圖案顯現(xiàn)出來。攤主將身子稍稍直起,轉了一下手腕,隨即抬起手臂,糖絲依依不舍結了尾。
顧客們紛紛叫好,掌聲連綿不斷。攤主卻專心致志,盡管周圍喧鬧、嘈雜,他的手也沒有半點抖動。他只是靜靜看著畫,滿意地笑了。這糖畫,也甜蜜了他,撫平了他臉上的皺紋和手上的老繭。
或許,對這位攤主來說,畫糖并不是一項工作,他和糖人仿佛結下了親密的友誼。他和糖人默默待在熱鬧古街中的一隅,陪伴著彼此度過日日夜夜。透過這畫,這一代代傳承下來的手藝,他或許回想起了父親的囑咐,祖父的叮嚀。
糖漿快干時,他拿起一根竹簽放在圖案正中,接著,用小鏟子仔仔細細地將糖人鏟下,遞給客人。
我也買了一個糖人,在陽光的映射下,它晶瑩剔透。我輕輕品嘗一口,甜蜜一直蔓延遍心間,蔓延遍整個新年。
◆江蘇徐州市第三十四中學
(指導老師 李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