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淼
(吉林財經大學,吉林 長春 130017)
自信是對自我的一個肯定,而不是自大和自傲,是對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自身文化價值的一種肯定和認同,同樣也是對自身文化價值富有生命力的一種堅定的信仰,要想了解民族文化的發(fā)展歷程和民族文化的內容,那么就要對文化自信有一定的了解,其次我們要對民族文化負有頑強生命力進行充分肯定,也要把握好文化發(fā)展的方向和自身文化的價值。
文化自信不僅僅是對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的肯定,更是對自身文化的一種肯定;對于文化知識來講,它也擁有著豐富的內涵;對于社會群體來講,文化自信都會有不同的認知和自豪點,這也能看出來在新的時代中人民群眾對于中國社會主義文化的一種認可,在文化多元化時代下,我們在處理好自身文化的同時,也要處理好自身文化和外來文化之間交集的關系。對于青少年而言,他們也背負著文化強國的使命。
在多元文化的時代中,青少年的文化自信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是能夠提高青少年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發(fā)自內心的認同和自豪感;第二是提高對于外來文化的辨別能力;第三是可以讓青少年對于中國社會主義文化有一個嶄新的認識。
新時代更為重要的是,有一個良好的目標去實現,這也是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的。從國家的角度上來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過很多次文化自信到底有多么重要,文化自信不僅關系到了一個國家的繁榮昌盛,更可以早日圓了偉大的中國夢,要想能夠增強文化自信和價值觀方面的自信那么就要以中華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為起點,堅持獨有的中國特色。
文化自信對于人們來講已經漸漸地蔓延到了人們的生活當中,對于青少年的文化自信教育方面,學校和社會也非常的重視,學校和社會為了增強青少年對文化自信方面的學習也面臨著很多困難的挑戰(zhàn)。
對傳統文化知之甚少。由于多元文化的來臨所造成的一定影響,隨之而來的科學技術也越來越發(fā)達,再加上網絡的新鮮事物,導致了青少年對于民族的傳統文化的學習和求知欲也越來越沒有興趣。
對外來文化盲目推崇。青少年覺得一些新鮮事物的特別的有吸引力,也特別的愿意去接受一些新鮮的事物,但是由于青少年社會經驗和閱歷不足,價值觀也特別容易搖擺不定,對于外來文化的侵入,給青少年文化自信的堅定和增強也帶來了一定的挑戰(zhàn)。
對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認知不足。由于青少年對于傳統文化的學習方面不是很充足,對于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內涵也是不夠了解的,可以說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這讓青少年的價值觀變得搖擺不定。
歷史原因。中國的文化從歷史演變到現在已經有大約五千多年的歷史,對于我國傳統文化,很多人都對此表示懷疑。特別是近些年以來,由于國際化的蔓延,讓人們對于傳統文化更是失去了信心,從此我們也偏向了西方國家的進程。
文化全球化原因。在信息發(fā)展如此之快的時代,文化全球化在世界上也互相流傳,我國的趨勢發(fā)展腳步也逐漸的隨著西方思想文化的發(fā)展而靠攏,從而加快速度的推進了信息技術在全國文化當中快速發(fā)展,它充斥在國人的意識和思想包括各個方面,這也變成了一個導火索讓本土文化和外來文化的沖擊力更加強烈。
對于青少年的文化教育方面,首先就是要去看歷史的發(fā)展和當下,同時還要去創(chuàng)新發(fā)展。有關于社會主義文化的宣傳和發(fā)展方面,這也演變成了對于培育青少年文化自信的導火索。
互聯網深受青少年的熱愛和追捧,與此同時青少年也應該學會運用網絡。我們應該通過這個平臺積極的推廣和學習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學校也應積極的運用校園網絡這個平臺讓學生對于外來文化和自身文化的沖突有一個新的看法,同時可以去合理的看待外來文化和自身文化。
人類社會進步的精神方面的動力和支持都是離不開社會先進文化的精髓的,這是一種非常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所以要想增強新時代青少年文化自信,那么首先就要讓他們去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青少年要想不被外來文化的誘惑而迷失方向,那么就只能去努力的學習和實踐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才會有更好的發(fā)展。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為中心,它具有明顯的個體和較強的社會功能,這樣的優(yōu)勢不僅可以讓所有人能夠擁有正常的思維,同時還可以讓其擁有完美的價值觀。思政教育無論對于個人的發(fā)展來講,還是對于民族文化的發(fā)展和進步都起到了一個非常積極向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