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云
(渤海大學文學院,遼寧 錦州 121000)
如今,由于中國的不斷強大和漢語熱的升溫,全球掀起了學漢語熱潮,每年各國需要的漢語教師也逐年增多,大學畢業(yè)后我曾在蒙古國喬巴山市的第八中學從事了兩年漢語教學,對那里的學生和學習環(huán)境有了一定了解。蒙古的孩子和中國的不同、他們活潑好動,那邊的一節(jié)漢語課長達90分鐘,怎樣讓學生在90分鐘一直保持對漢語的熱情很重要。所以要讓課堂“動起來”,要讓她們覺得漢語有意思,讓她們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下學漢語。因此,游戲法即在課堂上做一些游戲是有必要的。
它是將現(xiàn)代教育理念和多種當代先進教育理念結(jié)合在一起的教育方法。特指對外漢語教師在教授語音、詞匯、語法、閱讀、聽力等教學內(nèi)容時,為使學生更好理解和掌握所學內(nèi)容而進行的相關活動。宗旨是為了使學生更好地完成任務,激發(fā)漢語學習潛力。
課堂游戲應該有以下特點:趣味性、教學相關性、可操作性、挑戰(zhàn)性
1.趣味性
首先,一定要生動有趣,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從而在游戲中提高她們的語言技能。通過游戲加深對所學內(nèi)容的印象。游戲必須是讓學生感興趣的內(nèi)容或形式。
2.教學相關性
指活動始終圍繞教學內(nèi)容展開,以練習語言為目標,能讓學生的操練達到最大化。好的活動要切實起到練習語言的作用,且練習得越充分越好。
3.可操作性
指活動規(guī)則簡單,易操作,教師易向?qū)W生講解,學生也易理解。只有學生對所進行的游戲了解了才能產(chǎn)生興趣。
4.挑戰(zhàn)性
指活動的形式或內(nèi)容要略高于學習者目前水平,激發(fā)學生參與熱情,在挑戰(zhàn)中提高漢語水平?;顒討哂刑魬?zhàn)性,讓學生有去嘗試、去取得成功的欲望。
正如所熟悉的,語言要素有語音、詞匯、語法、漢字幾方面,但具體教授每一語言要素時使用何課堂游戲更適合卻是不一樣的,每教授一個語言要素,都有屬于自己特用的最有效的課堂游戲。
國外中小學生在剛接觸漢語學漢語時,最開始學的便是語音,是漢語拼音。語音階段的教學至關重要,它是學好漢語的基礎,只有把拼音學好基石打牢了,才能更好地進行后續(xù)的學習。拼音學好后,到學課文學生詞的時候她們自己都能夠拼讀出來。語音教學中很多游戲是很適合在課堂中進行的,如:繞口令、聲調(diào)操等。下面具體介紹兩個我們在語音課中進行的。以下所有學生水平均零基礎。案例(一)小蝌蚪找媽媽
教學對象:四年級學生,年齡9-10歲。
教學背景:學生剛學完漢語聲韻母、聲調(diào),及聲韻調(diào)組合
游戲前準備:聲母韻母聲調(diào)卡片分給大家。確保每個同學手里有一張。
游戲內(nèi)容:這時大家已學過聲韻調(diào)組合了,當老師隨便在黑板上寫一個拼音時她們都能準確讀出來。而此游戲考察的是她們能否快速的聽出來。如:老師念“白”這個字時,手拿“b”“ai”和二聲聲調(diào)的同學要同時站起來,舉起手中卡片,并拼讀出來。
教學效果:通過此游戲,學生對聲韻母及拼音的認識更加深化了,她們很喜歡玩兒這個游戲,我每讀一個字,一個詞時她們都在認真努力的聽,看自己能否準確無誤的聽出來。聲韻母大家學的還好,但有時聲調(diào)大家不能很好的聽出來,會常出現(xiàn)舉錯聲調(diào)卡的情況。
注意事項:教師一定要強調(diào)紀律,課堂上一做起游戲來,很多同學就會特興奮。此外還要確保每個孩子都有一次站起來的機會,確保每人手中的卡片都被讀到一次。
案例(二)繞口令
在學過漢語拼音后,可把下面兩個繞口令拼音寫在黑板上。
教學對象:五年級學生,年齡10-11歲。
教學背景:學生剛學完漢語聲韻母及聲韻調(diào)組合
游戲內(nèi)容:學生已把拼音全學完了。老師把下面?zhèn)z繞口令拼音寫在黑板上。
①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練習聲母“S”和“Sh”的發(fā)音)
②門口有個人,手里拿個盆,砰地一聲響,是盆碰了門,還是門碰了盆
(練習韻母“en”和“eng”的發(fā)音)
教學效果:通過此游戲,學生對漢語拼音有了更大興趣,她們覺得漢語太好玩兒了,特別是快速讀第一個繞口令的時候她們很開心,然后也試著讀,有趣極了。而第二個繞口令呢,完全就可以給學生表演出來,再加上豐富的面部表情,形象極了。
注意事項:教師一定要先慢點帶領學生先讀兩遍,讓她們先有個了解,然后再快速的像說繞口令一樣讀。最后還要考察學生的學習效果。
詞匯維系著語音和語法,是語言的建筑基石。離開了詞匯學習,語言知識的掌握便無從談起,任何一種語言的學習也就無效益可言。無論是學習哪種目標語,詞匯在所有語言教學中都是重要因素。像外國學生要考HSK時,也都要求3級掌握600詞,四級掌握1200詞等依次遞增??梢妼W習詞匯、掌握一定量詞匯是至關重要的。有很多游戲在詞匯教學中是很適用的。如:拍蒼蠅、蘿卜蹲、我來說你來指、詞語接龍等。案例(一)蘿卜蹲
教學對象:四年級學生,年齡9-10歲。
教學背景:學生剛學完各種水果和蔬菜的表達
游戲前準備:老師打印一些彩色所學過的水果蔬菜卡片,要求卡片上無漢字無拼音,只是單純的蔬菜水果圖片。老師給每人一張水果圖片,并把這些圖片戴到學生頭上。
游戲內(nèi)容:教師隨機說學過的一種水果蔬菜名稱,如:香蕉蹲香蕉蹲,香蕉蹲完蘿卜蹲。這時戴有這兩張水果卡片的學生就要快速的做一次蹲起的動作?;蛘呃蠋熯€可以說“橘子不蹲”這樣,當老師這樣說時只有橘子卡片的學生不做蹲起動作,其他學生都要做。此游戲要求學生將各種蔬菜水果的表達都熟記于心,如果她們沒記好各種蔬菜水果的漢語表達,就很容易出錯。
教學效果:記得我們在課上玩兒此游戲時,學生們都特喜歡,她們也喜歡頭戴各種水果蔬菜圖片,這非??疾閷W生的反應能力,尤其是當反過來說某種蔬果不蹲時,學生定要仔細聽才可。
注意事項:教師要顧忌到每一個同學,讓每一個同學都參與到游戲中來,大家可以圍成一個大圈兒,讓每人都有一次蹲和不蹲的機會。
案例(二)詞語接龍
詞語接龍游戲?qū)W生的要求較高,只有當學生掌握了一定量詞語后才能進行。所以此游戲不適合在平時課堂中玩兒,但在一學期學習結(jié)束,復習學過的詞語時可以玩兒。這會飛快地調(diào)動起學生對已學詞語的重現(xiàn)和復述,她們也會拼命去頭腦中尋找所學詞語。如下這樣
①學生—生日—日語—雨衣—衣服—服裝
②同學—學校—校長—長大—大家—加油—游泳(注:非同一漢字,諧音也可)
語法是語言的結(jié)構(gòu)法則、結(jié)構(gòu)規(guī)律。學一種語言,掌握其結(jié)構(gòu)法則必不可少,不然你就無法用這種語言進行表達。在蒙古時我雖教的是零基礎小學生,她們學的內(nèi)容很基礎,學的教材也僅是非常簡單的《跟我學漢語》和《快樂漢語》的一二冊,但有時也會涉及到一些句子的表達,語用規(guī)則等。
案例(一)句子替換
教學對象:六年級學生,年齡12-13歲。
教學背景:學生已學完各種人稱代詞,學過“在”這個詞,也學過一些動詞。
游戲前準備:教師自制教學卡片,準備三組顏色不同的卡片,第一組卡片上寫人稱代詞,第二組卡片上寫的是“在”,第三組卡片上寫相應的動詞。分別發(fā)給不同的學生。
游戲內(nèi)容:教師隨機找持有不同顏色卡片的學生各一位,到她們叫前面來,展示自己的卡片,并按照這句話的正確順序站好。這樣隨機的練習“我在干……”等句子,這種隨機組合出來的句子有時會很好玩兒。
教學效果:通過此游戲,先進行大量的句型替換練習會使學生對此句型有一定理解,在練習后,教師再總結(jié)規(guī)律,學生掌握的效果教好。
注意事項:教師要反復練習多次,有時也可把其中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句子寫在黑板上,最好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其中的規(guī)律。
外國學生一直覺得漢字難寫難認,有時常問老師可不可以不學漢字只學拼音。在此情況下,教師如何做,如何激發(fā)學生對漢字的熱愛和興趣。如何改變外國人普遍認為的“漢字難”問題,是需要思考的。那在學漢字時我們可進行哪些課堂游戲呢?如:“加一筆變新字”或講“漢字幽默笑話”等。如:有個妻子想讓家人保持衛(wèi)生,于是寫了一張“保持衛(wèi)生、人人有責”的紙條貼在家里。可孩子看后,在上面添了一筆,變成了“保持衛(wèi)生、大人有責”。丈夫下班后又在上面添了一筆,變成了“保持衛(wèi)生、夫人有責。”所以漢字真的很神奇,簡單的通過每添一筆,就使句子發(fā)生了變化。要多給學生講一些漢字起源、漢字故事這,這樣她們就會對漢字更感興趣。有的漢字也可給學生講其演變過程,從甲骨文到行書楷書是如何變化的,這樣她們會對漢字有更深刻的理解。
課堂游戲在教學中有一定作用,它不但能緩解師生勞累,吸引學生興趣,也能通過此方式使學生加深對所學內(nèi)容理解,達到長期記憶甚至終身記憶。教學效果也表明,通過游戲、歌謠、趣味教學法教授的內(nèi)容學生記憶的特好。但做游戲時也有局限性及一些缺點。首先,不能為了游戲去游戲,做游戲固然能活躍課堂氣氛,但一節(jié)課中游戲時間及方式教師需掌握好。不要在此花費太長時間而影響其他內(nèi)容的學習。其次,教師應根據(jù)所學內(nèi)容不同選擇相應最有效、最適合、最易進行的游戲。最后,教師要建立一定的獎懲機制,哪怕游戲后給表現(xiàn)最好的一組或幾人一個笑臉或小花,也要給學生標記清楚,然后累計到一定程度后再給予相應的獎勵。雖然課堂游戲有一定好處,但我們也要做到適度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