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32146 部隊幼兒園,河南焦作 454000
對于幼兒來說,他們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喜歡玩各種有趣的游戲,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不僅感受到了快樂,還提升了自身的溝通能力和交往能力。因此,教師在幼兒園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根據(jù)學生的這一心理,通過適合他們的引導方式,促使學生更好的進行音樂學習,提高他們的音樂素養(yǎng)。
幼兒園的音樂課程主要是要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一些基礎的音樂知識,在學習的過程中熟悉生活中的禮儀規(guī)范。對于幼兒來說,他們的思維集中比較短,學生在學習中比較活潑好動。針對學生的這一心理和習慣,教師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積極采用游戲化的教學方式,根據(jù)課本中的相關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基礎和行為,選擇適合他們的游戲引導方式,將抽象的音樂知識更為直觀的呈現(xiàn)在兒童面前,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這些理論,提升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讓他們在學習中培養(yǎng)自身的表現(xiàn)意識和審美水平。因此,教師在幼兒園音樂教學的過程中進行游戲化教學,對自身的講課和學生的學習能夠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以往教師在幼兒園音樂教學的過程中,也會引導學生做各種小游戲,但是做游戲的方式基本上是讓班級全體學生集體參與進來,讓他們跟著教師制定的規(guī)則進行,這樣的游戲方式?jīng)]有將學生的心理需求以及性格特征充分進行考慮,使得學生只能被動的參與到游戲中來,降低了學生參與游戲的主動性。為了幫助學生在課堂上更好的參與到音樂教學的游戲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習慣和思維,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通過多媒體給學生播放相關的內容,讓他們在課堂上討論需要表演的角色,然后讓學生選擇搭檔和角色,讓他們在參與的過程中跟著自己的想法走,提高學生參與音樂教學的興致。例如,在講到“誰餓了”時,課前教師可以在網(wǎng)絡上查找這方面的歌唱視頻,視頻內容的盡量豐富多彩,這樣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觀看的過程中,吸引他們的目光和注意力,促使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了解到接下來的講課內容。在音樂課堂上,當學生將視頻觀看結束之后,教師可以詢問學生這首歌曲里面都有哪些小動物,這個時候學生就會回答有小貓、小兔、小雞等,在學生回答結束之后,教師應及時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鼓勵,調動他們聽課的積極性。然后可以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將那些選擇相同小動物的學生組織成一個集體,讓每個集體在課堂上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演繹音樂中的動物行為,這樣可以讓學生在扮演的過程中增強音樂游戲教學的趣味性。當學生表演完畢之后,教師應及時對學生的扮演過程中進行分層點評,對那些性格活潑的學生,可以從他們的表現(xiàn)情況入手進行贊揚,促使學生在教師的鼓勵中以良好的態(tài)度投入到接下來的音樂學習中來;對那些性格比較內向的學生,可以從他們的發(fā)音以及參與情況進行夸獎,讓學生在教師的夸獎中提升自身的自信心,激發(fā)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
對于音樂課程來說,需要學生掌握相關的樂譜、歌詞以及樂器,因此,教師在音樂游戲化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班級上的學生分成不同的集體,讓不同的集體負責不同的音樂道具,這樣不僅可以使得他們在道具游戲的過程中培養(yǎng)班級學生的默契程度,還有助于學生在敲擊道具中提升自身對這節(jié)課音樂知識的掌握程度,增強他們的學習質量。例如,在講到“喜洋洋”時,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一些木魚、鈴鼓等樂器,然后在課堂上讓不同集體自己選擇想要敲擊的樂器,在學生選擇結束之后,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熟悉一下音樂中的內容,確保他們對喜洋洋的唱歌方式和節(jié)奏充分了解之后,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上一邊給學生播放唱歌的內容,讓學生一邊進行敲擊音樂訓練。當學生掌握了敲擊的節(jié)奏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一邊清唱一邊敲擊樂器,這樣他們可以在敲擊游戲的過程中感受音樂的魅力,掌握相關的音樂知識。為了防止集體中有的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不能以積極的心態(tài)參與其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合作游戲結束之后,將他們圍成一個圈,采用丟手絹的游戲方式,隨機讓不同的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清唱或者敲擊道具表演,這樣不僅可以有效督促學生進行學習,還能讓他們在單獨表演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音樂綜合素質。
綜上所述,教師在幼兒園音樂教學中采用游戲的引導方式時,應對學生的心理進行全面分析,在做游戲的過程中通過多樣的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進來,促使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感受到做游戲的快樂,提升他們音樂游戲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學習中增強自身的音樂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