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準是影響小提琴演奏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小提琴演奏者最難把握的因素。許多小提琴學習者苦練多年,仍對小提琴演奏中音準的把握不得要領,無法演奏出優(yōu)美動聽的旋律。為此,本文通過對影響小提琴音準因素的分析,提出了提高小提琴音準把握的策略,以期為小提琴學習者和演奏者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小提琴演奏;音準;因素;技巧
【中圖分類號】J613.3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在小提琴演奏中最難的就是對音準的把握,即使大量的練習也未必能夠使音準有所改善。但音準對于小提琴演奏又非常重要,甚至決定了最終演奏能否成功。為此,對小提琴演奏中音準的影響因素以及提升小提琴音準技巧的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只有真正了解影響音準的要素,掌握把控音準的技巧,再加上長期不斷刻苦努力的練習,才有可能提高小提琴演奏水平。
一、小提琴演奏中音準的重要性
小提琴之所以被認為是最難演奏的樂器之一,就是因為小提琴的音準很難把握。小提琴與其他的弦樂器不同,它本身的琴弦能夠發(fā)出的音調十分有限,大多需要依靠左手的技巧對音調進行轉換,而這種左手技巧只能依靠自身的手感和經(jīng)驗,在琴身上并沒有任何記號標記各種指法的位置。因此,想要演奏出美妙的小提琴樂曲往往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尤其是對于初學者來說,最難克服的就是音準問題。很多初學者在剛入門學習的時候甚至連拉出一個標準音都十分困難。而教師在教學中通常也無法給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去馬上解決音準問題,一般只能在學生出現(xiàn)音準錯誤的時候給予糾正,而無法授予學生改善音準的練習技巧。這就使學習者雖然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練習音準把控,但卻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然而,小提琴演奏的音準又決定了小提琴最終的演奏效果,精準的音準能夠呈現(xiàn)出更美妙動聽的樂曲,也更能夠為聽眾展現(xiàn)樂曲中所包含的豐富情感。為此,把控演奏音準一直是困擾小提琴演奏者的一大難題。
二、小提琴演奏中音準的影響因素
(一)樂器自身條件
樂器自身的條件是影響音準的主要客觀因素。任何樂器所展現(xiàn)出來的音色和音準都與樂器制作的材料和工藝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對于小提琴來說也是一樣,比如小提琴的琴碼和弦枕設置不當就會影響演奏時對琴弦的控制,從而使音準受到影響。除了樂器材質和制作對音準造成的影響,小提琴本身的樂器結構也導致小提琴的音準很難把控。因為小提琴固定音有限,在演奏中更多是需要依靠手指的觸摸改變音調,而在小提琴琴身上卻并沒有任何的標志以供演奏者參考,因此,演奏者在演奏中需要完全憑借自身的經(jīng)驗和感覺。這一特別的構造特點也為小提琴演奏中的音準把握增加了難度。
(二)姿勢錯誤
演奏姿勢也是影響小提琴音準的重要因素。一般來說,小提琴演奏對演奏姿勢并沒有特別的要求,通常主要以站姿和坐姿兩種為主。但無論哪種演奏姿勢都需要注意演奏者持琴的上半身需要保持協(xié)調,持琴姿勢需要正確,只有保持所有姿勢的準確和穩(wěn)定,才能為保持音準打下良好的基礎。優(yōu)秀的演奏姿勢除了能夠促進音準的精準,還能夠舒緩演奏者在表演中的情緒,讓演奏者為觀眾呈現(xiàn)更自然優(yōu)美的表演。但實際上很多演奏者對于演奏姿勢比較忽視,有些演奏者夾琴力度過大,有的演奏者由會過低地下壓琴頭。這些不正確的演奏姿勢不單單會使小提琴壓迫演奏者的身體,使演奏者在長期演奏中身體變得僵硬,還很可能使弓子滑向指板,影響最終的演奏效果。
(三)演奏者的音樂聽覺能力
小提琴演奏不是一個機械的動作,而是一項需要大腦支配和肢體協(xié)調的活動。尤其是上文中也提到的小提琴的獨特構造,使演奏者的主觀控制對小提琴的音準把握變得極其重要。尤其是演奏者的音樂聽覺能力對于演奏者音準的把握和最終樂曲演奏效果的呈現(xiàn)都有著影響。這種能力體現(xiàn)在外在聽覺和內心感悟兩個方面。外在聽覺能力能夠使演奏者對于音準的把控更為精確,而內心的感悟則能夠在把握音準的基礎上賦予樂曲更多的色彩。因此,演奏者對音準的識別也是影響音準的重要因素。
(四)左手按弦或揉弦技巧
在小提琴演奏中,大多數(shù)的演奏都要依靠左手按弦或揉弦來進行,而對時機和力度的把握都將會影響音準的把握和樂曲效果的呈現(xiàn)。具體說來,在小提琴演奏中只有每個手指都充分對應每個琴弦的正確位置才能夠發(fā)出正確的音調,一旦稍有差池,最終的音準就會出現(xiàn)失誤。對于比較舒緩簡單的樂曲,演奏者對音準的把控還較為容易,但難度較大節(jié)奏又較為快速的樂曲則需要演奏者流暢地在多個把位之間準確地按動琴弦,這樣一來就使音準把控增加了難度。在揉弦時則更為考驗演奏者的演奏技巧,因為這一動作需要演奏者迅速利用手指關節(jié)進行有規(guī)律的顫動來完成,而在這一過程中演奏者的手指極容易受到影響,從而影響小提琴的演奏音準。
三、提升小提琴演奏音準的策略
(一)建立正確的小提琴音準概念
由于小提琴自身獨特的構造,對小提琴的音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演奏者自身必須樹立正確的小提琴音準概念,并對小提琴演奏中的音準把控給予足夠的重視。為此,小提琴演奏者一定要在平日的練習中增加對小提琴音準的訓練,通過大量的長期練習培養(yǎng)自己對音準的敏感程度,通過一定的技巧和內心的感悟對音準進行更好的區(qū)別。在練習中,可以利用黑色紙板上標注的正確音準位置進行練習,使演奏者逐漸形成正確的音準。
(二)通過音階練習提升對音準的敏感度
在小提琴練習中大多數(shù)時候學習者更喜歡直接練習各種優(yōu)美的曲子,而對枯燥的音階練習興趣索然。但實際上樂曲是由音階組成的,音階練習也更有利于提升演奏者的音準。因此,演奏者在日常練習中需要提高對音階練習的重視,從而提高音準水平。同時,大量的音階練習有利于演奏者培養(yǎng)對琴弦的手感,便于演奏者在演奏時更準確地找到準確音準的位置,從而在演奏中對音準進行更好的把控。音階練習需要貫徹由淺入深的原則,先從一兩個八度的簡單音階開始,再逐漸加深難度練習一弓四音等音階。而完整的樂曲應該在音階和顫音等充分練習好后再加以練習。
(三)保持正確科學的持琴姿勢和演奏姿勢
正確的持琴姿勢對音準的把握十分重要,為此,應該在持琴和演奏中都盡量采用正確的姿勢。演奏者持琴時需要注意將小提琴放置于鎖骨上,利用左下鄂夾緊,并且將小提琴尾板與喉嚨正中對準,使小提琴與肩部呈45度。對于演奏姿勢來說,首先,在演奏時夾住琴頸的手指不可過于用力,并且拇指的彎曲程度不能越過小提琴紙板而且在演奏過程中演奏者需要注意手指的放松,切忌過于用力,讓自己在演奏中一直保持自然舒適的狀態(tài);其次,演奏中手指的彎曲要盡量自然,并通過練習讓演奏者能夠達到無需調節(jié)依靠自身就能夠將手指按壓在正確的音上的程度。此外,演奏中需要換弦時需要依靠肘部力量進行調節(jié),要注意肘部在拉琴時保持放松,不能太過僵硬,也要注意不能只是依靠手部姿勢的變化對琴弦進行調節(jié)。
(四)牢固掌握左手按弦或揉弦技巧
在小提琴演奏中揉弦不穩(wěn)定最容易導致小提琴演奏音準出現(xiàn)問題。為此,掌握正確的揉弦方法是解決小提琴演奏音準問題的重要途徑。眾所周知,小提琴揉弦的技巧主要有手指、手臂和指尖揉弦這幾種,每種揉弦方法在動作幅度和按壓速度等方面有很大的差異,產(chǎn)生的音色也各不相同,甚至在不同演奏家的演奏中同一種揉弦方法的展現(xiàn)技巧也不盡相同。因此,演奏者在演奏中需要把不同的揉弦方法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在樂曲演奏中表現(xiàn)演奏者的情緒,展現(xiàn)更準確的音準。除了揉弦技巧外左手按弦技巧也十分關鍵。在小提琴演奏的過程中許多音調的變化都需要通過左手來完成,所以,左手技巧的訓練對提高音準有著很大的幫助。首先,要保證演奏者左側各部位肢體的協(xié)調,包括肩部、肘部、腕部和手指等;其次,要注意左手位于紙板上時保持手指和琴弦呈半圓形的正確外形,并且演奏者需要根據(jù)自身手指的長度調整與琴頸之間的角度。根據(jù)不同樂曲的演奏需求,需要對使用的指法進行一定程度的調整,尤其是對手指和手腕的位置影響很大。在左手姿勢的整體訓練中,“雙接觸的原則”和“手的框子”是非常有效的兩種方法,演奏者可以在平時的練習中加以使用。
四、結束語
小提琴與其他樂器的不同構造,決定了小提琴演奏中對音準的把握十分困難,而音準又是決定小提琴演奏效果的最關鍵因素。為此,很多學習者在演奏小題琴的過程中都對音準的把握十分困擾,并傾注了大量的時間加以練習,收到的效果也并不明顯。本文通過對小提琴演奏音準影響因素的分析,總結了提升小提琴演奏音準的相關策略,通過一定的練習技巧,再結合堅持不懈的長久練習,才能改善小提琴演奏者的音準問題,讓小提琴演奏者奏出更美妙的旋律。
參考文獻:
[1]韓巖嶺.如何加強小提琴練習中音準的把握[J].藝術科技,2018(3):85.
[2]侯潛草.關于小提琴演奏中的音準問題探究[J].北方音樂,2018(3):62.
[3]鄭好.提高小提琴演奏音準的策略分析[J].北方音樂,2017(5):59.
作者簡介:張晟(1984-),男,漢族,山西陽高人,本科,四川愛樂樂團,小提琴國家三級演奏員,研究方向:小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