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涵
大概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我開始學習吹奏葫蘆絲,不是因為喜歡,一半是因為好奇,一半是因為愛唱、愛跳的媽媽試圖讓我借機對音樂有些許的認知。授課老師就在我家同一單元的樓上,是一位退休教師,還教了其他一些大大小小的學生,說大是因為有一些人顯然是退了休的年紀在學,小的年齡則跟我差不多。葫蘆絲入門相對容易,這也是媽媽讓我先從葫蘆絲學起的一個主要原因。聽著老師輕松的吹奏,悠揚、婉轉(zhuǎn)的樂曲從小小的葫蘆絲里便流淌出來,讓我感覺很神奇。在那個大家都在追逐學習鋼琴、小提琴的時代,我則沉浸在曼妙的葫蘆絲樂曲里。指法、氣息,我開始認真地練習著。每天做完作業(yè),我會吹一個小時的葫蘆絲。老師夸我有悟性,進步很快,我很得意。大約過了一個月后,我學會了第一首曲子《竹林深處》。當我在爸爸媽媽面前展示我的第一首樂曲時,他們高興極了,我也覺得很神氣,我也期待著自己能在今后吹奏出更多優(yōu)美的曲子,但是,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指法的練習是那么枯燥,氣息的掌握總是若即若離,而窗外小朋友的嬉笑聲卻不絕于耳,我學習葫蘆絲的熱情慢慢冷卻下來,有時甚至有些不耐煩?!吨駱乔楦琛贰抖嗲榈陌蜑酢返冗@些稍有些難度的曲子更是讓我抓耳撓腮,雖反復練習卻總不得要領。有一次,班級舉辦元旦晚會,媽媽建議我演奏歡快的曲子《多情的巴烏》,說和著伴奏音樂吹奏,一定很精彩。但最終我沒有吹奏這首有難度的曲子,而是挑了首節(jié)奏舒緩、難度較小的曲子演奏,因為那時的我,練習葫蘆絲真的是不太用功。再后來,失去了興趣的我就漸漸放棄了葫蘆絲。
但是,我發(fā)現(xiàn)我的媽媽其實是很喜歡音樂的。有一次,媽媽談起自己上小學的時候,因為喜歡,跟其他幾位同學一起參加小提琴興趣小組。學校的音樂老師很有才華,小提琴拉得非常好,練琴的同學會在早上自習課以前和下午放學后在老師指導下各練一個小時,一段時間下來,媽媽和她的小伙伴們都有了進步,她們期待總有一天像音樂家一樣上臺演出。但是,媽媽的爸爸(就是我的姥爺)卻從一開始就堅決反對,理由竟然是影響學習。壓力之下,年少的媽媽無奈放棄了自己的小提琴夢,但卻從此迷上欣賞小提琴曲以及交響樂聊以慰藉。媽媽最喜歡的是俞麗拿演奏的《梁?!?,相比較盛中國、西崎崇子、呂思清等名家的演奏版本,她獨愛俞麗拿版。那個曾經(jīng)教過她的音樂老師大約在高考恢復后的第二年便考上中央音樂學院走了。幾十年過去了,小提琴夢成了媽媽青春年少時一個有缺憾的夢。所以她十分難以理解我有機會學習音樂,卻為什么棄之如敝屣。繼葫蘆絲之后,我還學習了二胡,其結局仍是一年時間便匆匆收場,像極了學習葫蘆絲的經(jīng)歷。后來,我讀了初中、高中,盡管學習異常緊張、忙碌,但我卻會見縫插針地打乒乓球、羽毛球,學跳街舞,每每都玩得很嗨,家里的葫蘆絲、二胡則被束之高閣,仿佛是我兒時的悠悠球一樣與我漸行漸遠,而媽媽還在一如既往地欣賞著她的柴可夫斯基、德沃夏克、比才、維瓦爾第、莫扎特,她還聽彭麗媛、郭蘭英、戴玉強、廖昌永、鄧麗君等人的歌,她甚至還非常喜歡聽戲,豫劇、京劇、評劇、越劇等,她都能哼唱許多選段,而這些似乎跟我都不搭界,我則沉醉于許嵩、Rihanna而不能自拔……
一轉(zhuǎn)眼我踏進了大學校門。在大學里,有眾多可以選修的通識課,不知為什么我竟然鬼使神差般又報了“葫蘆絲演奏與提高”這門課,并加入了葫蘆絲社團,還在老師的推薦下當上了葫蘆絲社團團長,將近十年未吹奏的我竟然又自然而然地吹響了葫蘆絲。更奇怪的是現(xiàn)在吹起曾經(jīng)熟悉的曲子,卻別有感觸,發(fā)送給媽媽聽,媽媽說能聽出來有情感融入其中,有時深情,有時喜悅,有時歡快,有時沉穩(wěn),這在以前是沒有的。兒時的演奏,是一串串沒有感知力的音符,現(xiàn)在的吹奏,是靈動的心在歌唱,是的,我長大了些,“回望來時的路”,對人生總該有些許的感悟和體會吧!現(xiàn)在我吹起葫蘆絲不僅得心應手,而且不用任何人催促,因為我感覺我在和自己的老朋友傾心交流。曾和同學們一起看望敬老院的老人,我情不自禁地演奏一曲舒緩、溫情的《竹林情歌》,看著老人們那專注、平和的眼神,我想,流動的音符是否也如涓涓細流慰藉了他們的心田,或許他們的思緒也隨著音符飛回到了自己的年輕時代。
學校曾組織“五月的鮮花”大合唱比賽。學唱時,我的音準很少出問題,細想想,葫蘆絲、二胡的學習不經(jīng)意間已入腦、入心成了我的一部分。
當年一起學習葫蘆絲的朋友有的考了十級成了高手,雖然我也時常登臺表演葫蘆絲,但我也知道,我注定難以成為像哏德全、倪開宏那樣的葫蘆絲名家,但這又有什么關系呢?現(xiàn)在,葫蘆絲于我聲聲入耳,有時興起,我還會到其他宿舍“巡演”,曾經(jīng)的反感和逃避早已不知所蹤。我想,葫蘆絲同其他我所受到過的浸染一樣,已經(jīng)悄然內(nèi)化于心。我自己錄制了一個個吹奏葫蘆絲樂曲的小視頻發(fā)給家人和朋友分享,不知何時,我已經(jīng)放不下葫蘆絲了,每當絲竹之音響起,世界,便安靜下來……
(作者系南開大學絲韻南開葫蘆絲社團團長)(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