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國諺語研究七十年

    2019-12-16 08:22:29陳娟娟
    民間文化論壇 2019年4期
    關(guān)鍵詞:農(nóng)諺民間文學諺語

    陳娟娟

    諺語,是隨著人類語言能力的提高和社會歷史的進步而產(chǎn)生的一種口頭藝術(shù),中國諺語伴隨著中國歷史幾千年,至今仍然鮮活、頻繁地活躍在人們的日常交流當中,保持著強大的生命力和強大的現(xiàn)實功能。對于諺語的界定和分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本文采用的是如下的觀點:“諺語是以富于節(jié)奏或韻律的語句、運用多種修辭手法來總結(jié)經(jīng)驗、傳授知識、講述道理并為一個民族或群體的成員普遍認同的、結(jié)構(gòu)相對定型的、凝練的口頭語言藝術(shù)。在形態(tài)上,它常常表現(xiàn)為一個完整的句子,表達的是一種確然的論斷,在日常應用中具有‘公理’的性質(zhì)和作用?!雹侔驳旅鳎骸吨V語編》,載于祁連休、程薔、呂微主編:《中國民間文學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584頁?!爸V語從大的方面來說,可以分為社會諺語和自然、生產(chǎn)類諺語兩類?!雹诎驳旅鳎骸吨V語編》,載于祁連休、程薔、呂微主編:《中國民間文學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584頁。另外,需要說明兩點,其一,諺語也是其他相關(guān)學科研究的重要資料,而且研究成果豐碩,但本文梳理的主要是民間文學學科視角下的中國諺語研究的學術(shù)史——包括搜集、記錄和理論分析等,適當兼及其他相關(guān)領(lǐng)域;其二,由于諺語這一文學樣式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在人們?nèi)粘I钪薪?jīng)常被運用,而對于諺語某些特點的研究尚不夠深入,成果也比較有限,所以在文章有些部分的論述中,會適當增加一些諺語的實用狀況,以展開論述。

    對于中國諺語的記載,可追溯到先秦時期的《易經(jīng)》《詩經(jīng)》《左傳》以及諸子著作等文獻典籍;而有關(guān)諺語的具有現(xiàn)代學科意義的研究,則發(fā)軔于“五四”時期。在這一時期,受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作為現(xiàn)代民俗學運動中的組成部分,諺語的收集和研究得到了較為廣泛的展開,由此“揭開了我國現(xiàn)代諺語理論研究的序幕”③李耀宗:《中國諺學若干問題譚要》,《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4期。。不僅以顧頡剛為首的國內(nèi)學人積極收集諺語,在中國的傳教士們也出于種種原因在所在教區(qū)進行諺語的收集工作。這一時期,諺語研究的標志性成果當是郭紹虞《諺語的研究》④郭紹虞:《諺語的研究》,上海:商務印書館,1925年。原載于《小說月報》1921年第2—4期。,以及薛誠之的碩士學位論文《諺語研究》⑤薛誠之:《諺語研究》,燕京大學研究院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1936年。,但總體而言,當時的諺語研究未能形成體系。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諺語的研究邁入新階段。1950年3月29日,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成立,這是一個全國性的專門進行民間文學采集、研究工作的機構(gòu)。在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成立大會上,周揚談到成立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的目的時說:“今后通過民間文藝的采集、整理、分析、批判、研究,為新中國新文化創(chuàng)作出更優(yōu)秀的更豐富的民間文藝作品來?!雹僦軗P:《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成立大會開幕詞》,《周揚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第10頁。在這種背景下,諺語作為民間文學的一種,也被號召廣泛搜集、整理,有關(guān)各種社會諺語以及農(nóng)諺、氣象諺語的搜集、整理與普及,在這一時期形成了一個熱潮。不過,對諺語進行的理論研究,這一階段卻相對有限,如1961年王毅發(fā)表于《民間文學》10月號的《略論中國諺語》。另外,在臺灣地區(qū),則有畢生致力于中國諺語研究的朱介凡的系列成果。1978年改革開放后,中國諺語的搜集和研究都取得了全新的成績,《中國諺語集成》②《中國諺語集成》由馬學良主編,至2009年省卷本全部出齊,分別是:寧夏卷(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90年)、河北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湖北卷(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4年)、湖南卷(中國ISBN中心,1995年)、浙江卷(中國ISBN中心,1995年)等。的編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也有學者開始對中國澳門和中國香港的諺語進行關(guān)注和研究③對中國香港、澳門的諺語進行研究的著作目前查到的是:[澳大利亞]譚達先:《論港·澳·臺民間文學》,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總體上中國諺語的理論研究呈現(xiàn)出視角多元化的特點。

    一、智慧的花朵——社會諺語的搜集、輯錄與整理

    高爾基說過:“最大的智慧在于字句的簡潔,諺語和歌謠總是簡短的,而其中包含的智慧和情感足夠?qū)懗稣麕撞繒鴣怼!雹躘蘇]高爾基:《給彼得格勒大劇院劇目組的信》,《高爾基文學書簡》(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5年,第13頁。社會諺語,正是智慧開出的花朵,它是總結(jié)社會生活及社會關(guān)系方面知識、經(jīng)驗的諺語,有的涉及人的修養(yǎng)、品行及倫理規(guī)范,有的涉及對社會交往及人際關(guān)系的認識,有的同社會政治、階級關(guān)系、部族或國家關(guān)系有關(guān),有的表達的是對人的品性或各種事理的認識,涵蓋了人們社會生活的各個重要方面。⑤安德明:《諺語編》,載于祁連休、程薔、呂微主編:《中國民間文學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 年,第588—589頁。在1949年后不同時期的搜集、整理民間文學的浪潮下,社會諺語也被全國各民族、各地區(qū)的人們普遍搜集與輯錄。

    20世紀50年代,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和國家民委系統(tǒng)的組織和帶領(lǐng)下,各少數(shù)民族諺語的搜集和出版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如蒙古族的成果有:納·賽音朝格圖編《諺語集》(1954)和納·賽音朝格圖的《諺語集續(xù)》(1956),額爾敦陶克陶編《蒙古諺語》(1959),孟和巴特爾、巴音巴達拉乎編《新諺語》(1959),內(nèi)蒙古語言文學研究所的《蒙古語諺語簡易詞典》(1977),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編《諺語》(1979),蘇格爾編《諺語》(1979);維吾爾族的成果有:翟宜地編《維吾爾民間諺語及謎語》(1957)、金占祥編《維吾爾族諺語三百句》(1958)、劉鶚等編《維吾爾諺語》(1962)等。1978年改革開放之后,民族語文工作成為民族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加上國家在全國范圍內(nèi)發(fā)動諺語普查工作,少數(shù)民族的諺語收集、輯錄工作進一步開展,成果除了單一少數(shù)民族的諺語集之外,還有一些少數(shù)民族諺語合集,如《中國少數(shù)民族諺語選輯》(鄂嫩吉雅泰、陳鐵紅編,1981)、《中國少數(shù)民族諺語選》(李耀宗等輯,1985)、《中國少數(shù)民族諺語分類詞典》(楊浩青編,1993)、《五民族諺語》(馬雄福編,1991)、《中國少數(shù)民族古籍總目提要》等。①許晉、李樹新:《20世紀中國諺語搜集整理與出版》,《中國出版》,2016年第18期。

    地域性諺語的搜集和出版也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xiàn)出來。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時期中國臺灣的諺語出版和研究碩果累累,這主要得益于著名諺語研究專家朱介凡在這一領(lǐng)域長期執(zhí)著專注的努力,他在20世紀50年代后陸續(xù)完成了《中華諺語選》(1950年8月間編成)、《諺語甲編》(臺北新興書局,1957)、《我歌且謠——諺話乙編》(臺北世界書局,1959)、《聽人勸——諺話丙編》(臺北世界書局,1961)、《中國風土諺語釋說》(臺灣天一出版社,1962)、《中國諺語論》(臺北新興書局,1964)、《諺語的源流、功能》(臺北東方文化供應社,1970)、《中國諺語里的歷史傳說》(臺灣省政府新聞處,1987)等成果,并用“60年心血冶鑄諺學巨著《中華諺語志》”②王甲輝、過偉主編:《臺灣民間文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5年,第242頁。(臺灣商務印書館,1989)。

    在上述基礎上,對全國諺語進行匯編以及對諺語按主題進行分類整理的成果也較多。對全國諺語進行匯編的成果,較為突出的有蘭州藝術(shù)學院文學系55級民間文學小組編成的《中國諺語資料》(三卷本)(上海文藝出版社,1961)。由于該書的編者具有較強的學術(shù)意識,因此收集的諺語都注明了采集地點,極大地提高了該書的科學性和研究價值。此外,這一類的著作,還有《俗語典》(王宇綱編,潘禮文注釋,臺灣五洲出版社,1981)、《俗諺》(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編輯部編,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3)、《俗語五千條》(邱崇丙編著,陜西人民出版社,1983)、《中國諺語集萃》(劉文炳,臺灣星光出版社,1986)、《中國俗語大典》(劉運宇編,澳門星光出版社,1986)、《常用諺語詞典》(張毅,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中國謎語、諺語、歇后語》(王仿,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中國俗語大辭典》(溫端政主編,上海辭書出版社,1989)、《諺?!罚盍敛拧⒍?,甘肅少年出版社,1991)等。而對諺語按主題進行分類整理的成果也頗豐,有《戲諺一千條》(夏天編 ,上海文藝出版社,1985)、《藝人諺語大觀》(任騁,花山文藝出版社,1987)、《中華武術(shù)諺語》(彭衛(wèi)國編著,電子工業(yè)出版社,1988)、《軍事諺語與格言》(蘇德國編,軍事科學出版社,1988)、《垂釣諺語精釋》(張世才編著,四川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1996)等。

    二、作為科學知識的口頭藝術(shù)——農(nóng)諺和氣象諺語的搜集與普及

    自然、生產(chǎn)類諺語,“是總結(jié)生產(chǎn)勞動的經(jīng)驗以及與生產(chǎn)勞動有關(guān)的自然界知識的諺語”③安德明:《諺語編》,載于祁連休、程薔、呂微主編:《中國民間文學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 年,第588頁。,主要體現(xiàn)為農(nóng)諺和氣象諺語。20世紀初,隨著“到民間去”“鄉(xiāng)村建設運動”等的開展,有一大批知識分子開始關(guān)注搜集、研究自然、生產(chǎn)類諺語,認為它們是人類生產(chǎn)經(jīng)驗、科學知識的總結(jié),其代表是費潔心及其《中國農(nóng)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農(nóng)林牧漁業(yè)作為國民經(jīng)濟的基礎,尤其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而對于從事這些農(nóng)林牧漁業(yè)的人來說,他們大都未曾接受學校教育,獲取所需科學知識的主要方式就是農(nóng)諺和氣象諺語。于是,1949年后農(nóng)諺和氣象諺語的搜集與普及不僅很迫切,而且呈現(xiàn)出了蓬勃發(fā)展之勢。

    農(nóng)諺是有關(guān)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活動的諺語,是“儲藏農(nóng)民經(jīng)驗智慧的一座寶庫”①[美]洪長泰著:《到民間去:中國知識分子與民間文學,(1918—1937)》(新譯本),董曉萍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第174頁。,是最具現(xiàn)實意義的諺語。農(nóng)諺包括關(guān)于耕作、選種、鋤地、農(nóng)田水利、積肥和施肥、消除病蟲害以及勤勞、適時播種、培育田禾、節(jié)約等的內(nèi)容②烏丙安:《民間口頭傳承》,長春:長春出版社,2014年,第196—198頁。,而且很多從農(nóng)諺得出的結(jié)論與現(xiàn)代科學發(fā)現(xiàn)相符③費潔心:《中國農(nóng)諺》,北京:中華書局,1937年,第6—7頁。,因為“農(nóng)諺產(chǎn)生于生產(chǎn)實踐,并為實踐所反復檢驗”④王毅:《略論中國諺語》,載中國民間文學研究會甘肅分會:《民間文學論文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41頁。原載于《民間文學》1961年10月號。?!芭f農(nóng)諺無比豐富,新農(nóng)諺不斷產(chǎn)生,這就要求我們及時地收集、鑒定、整理和研究。這種工作不僅為研究我國農(nóng)業(yè)發(fā)展的歷史提供了豐富的材料,而且對推動當前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也有著很大的意義??梢钥隙ǖ卣f,農(nóng)諺在今天仍然是普及知識、傳播經(jīng)驗的有效形式之一。”⑤王毅:《略論中國諺語》,載中國民間文學研究會甘肅分會:《民間文學論文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41頁。原載于《民間文學》1961年10月號。短小精悍、朗朗上口的農(nóng)諺,作為一種口頭藝術(shù),對于大多數(shù)沒有受過學校識字教育的農(nóng)村人來說,尤其容易被記住。因此,1949年后國家尤其重視農(nóng)諺的收集整理及應用工作?!耙恍┦∈邢嗬^出版了有關(guān)農(nóng)業(yè)諺語的書藉,一些涉農(nóng)單位、甚至有的檔案館也收集整理和印發(fā)了關(guān)于農(nóng)諺的刊物。”⑥李林青:《20 世紀以來中國農(nóng)諺研究概評》,《山西農(nóng)經(jīng)》,2016年第5期。1958年,農(nóng)業(yè)部組織了大規(guī)模的農(nóng)諺收集工作,“這次活動共收集了十萬余條農(nóng)諺,篩選出其中 31400條”⑦李林青:《20 世紀以來中國農(nóng)諺研究概評》,《山西農(nóng)經(jīng)》,2016年第5期。,由呂平于1965年整理編輯成《中國農(nóng)諺》。這可以說是一部比較全面而系統(tǒng)的農(nóng)諺集。此外,各種報紙期刊上也發(fā)表了一些零散的農(nóng)諺對其進行普及,如《莊稼人雜糧選種諺語》(王德浩、賈耀唐,《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 1951年第7期)、《吉林農(nóng)民鑒別土壤諺語》(吉林省土壤普規(guī)辦公室,《土壤通報》1959年第4期)、《積肥諺語》(崔長青,《新農(nóng)業(yè)》1978年第16期)等。

    在長期的生產(chǎn)實踐中,人們對大自然中與人類生存息息相關(guān)的春夏秋冬、日月星辰、風霜雨雪的變化進行了仔細觀察,并總結(jié)出一定的規(guī)律來預測天氣變化,氣象諺語就是總結(jié)這些規(guī)律的一種口頭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氣象諺語是“農(nóng)民、樵夫、牧民、漁民等看天經(jīng)驗的藝術(shù)概括”⑧段寶林:《中國民間文學概要》(第5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第180頁。,包含著樸素的哲學思想和深刻的科學道理⑨鄧新亨:《對天氣諺語的科學考察》,《濟南大學學報》,1994年第3期,第53頁。。如董作賓所云,老百姓“雖然沒有晴雨表和氣象預報圖,卻能通過觀測天象來預報天氣。很多諺語預測天氣變化都很準確,幾乎沒有誤差”⑩參見董作賓:《幾首農(nóng)諺——九九——的比較研究》,載《民間文藝》,1927年第4期,第1頁。轉(zhuǎn)引自[美]洪長泰著:《到民間去:中國知識分子與民間文學,(1918—1937)》(新譯本),董曉萍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第174頁。。由于氣象諺語具有很強的區(qū)域性特點,所以需要各地進行氣象諺語的收集,并在當?shù)剡M行普及。20世紀50 年代后,各地氣象部門及研究機構(gòu)都高度重視氣象諺語的調(diào)查和收集工作,出版了大量反映各地氣候變化規(guī)律和經(jīng)驗的氣象諺語書籍。主要有《貴州天氣諺語淺解》(余明璘收編、胡昌岐插圖,貴州人民出版社,1960)、《內(nèi)蒙古天氣諺語》(內(nèi)蒙古氣象局氣象科學研究所編,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1960)、《測天諺語匯編》(桂林地區(qū)氣象臺編,桂林地區(qū)氣象臺印,1977)、《民間測天諺語》(上海市氣象局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等。此外,中央氣象臺的預報員朱振全等在全國十多個省進行廣泛調(diào)研并了解天氣諺語使用情況的基礎上,于1977 年在科學出版社出版了《天氣諺語在長期天氣預報中的應用》一書,“該書對所輯錄天氣諺語進行科學化驗證,明確了每條諺語的地區(qū)性、時間性和使用的條件,兼通俗性與科學性于一身”①許晉、李樹新:《20世紀中國諺語搜集整理與出版》,《中國出版》,2016年第18期。。由全國氣象部門8位作者歷時10年之久完成的《中國氣象諺語》于1990年由氣象出版社出版,書中收集了流傳在全國各地的古今各類氣象諺語近2萬條,并有6萬字的說明,可謂中國氣象諺語大全。②奉安:《〈中國氣象諺語〉出版發(fā)行》,《甘肅氣象》,1990年第4期。

    三、民族精神建構(gòu)的重要資源

    諺語是民眾生產(chǎn)生活經(jīng)驗和斗爭經(jīng)驗的總結(jié),中國諺語凝聚著中華民族在生存和發(fā)展的歷史過程中積累和沉淀下來的認知,是指導中華民族綿延發(fā)展的思想精髓。一方面,諺語包含著民族的世界觀、行為準則、道德規(guī)范,涉及人們的生存智慧和處世哲學,另一方面它又短小精悍,朗朗上口,是民眾日常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種口頭藝術(shù),這兩種因素使得諺語成為民族精神建構(gòu)的重要資源。比如我們耳熟能詳?shù)倪@些諺語:“眾人拾柴火焰高”“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不吃苦中苦,難得甜上甜”“家和萬事興”“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等,它們雖然是簡短的小諺語,但講出了團結(jié)互助、勤勞勇敢、自強不息、愛好和平、百折不撓等民族精神,滲透著中華民族的氣質(zhì)、性格和品格。

    關(guān)于諺語和民族精神的關(guān)系,學者們鮮有較為直接的討論,只有片段、個別的論述,例如:“在我國,早在先秦時期,諺語就已經(jīng)發(fā)展成為一種從結(jié)構(gòu)模式和藝術(shù)手法來看都十分成熟的文體……許多后世流行的諺語,這時也都已經(jīng)出現(xiàn),其內(nèi)容廣泛涉及倫理、修養(yǎng)、社會行為準則及一般事理等各個方面。其中所強調(diào)的道理和原則,不僅為當時的社會生活確立了基本的規(guī)范,而且構(gòu)成了中華民族精神文化傳統(tǒng)中的核心內(nèi)容。由此可見,至少在先秦時期,諺語就已經(jīng)成為民族精神的特殊表達形式,成為民族文化表達體系中重要的‘關(guān)鍵詞’。它既是對民族精神的總結(jié)和體現(xiàn),反過來又對這種精神起著強化的作用?!雹郯驳旅鳎骸豆胖畟鹘y(tǒng)諺語,今之重要資源》,《神州學人》,2017年第5期。也有討論諺語與漢民族價值觀④林秀琴:《諺語和漢民族價值觀》,《求是學刊》,1995年第4期。、漢民族文化心理⑤黃美麗:《社會諺語蘊含的漢民族文化心理》,天津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年。、儒家思想精髓⑥李麗芳:《諺語格言中的儒家思想精髓》,《民族藝術(shù)研究》,2005年第2期。等關(guān)系的研究成果,但都和民族精神稍有區(qū)別。

    與此同時,運用諺語資源加強民族精神建設的實踐在學術(shù)研究之外并不鮮見,我國數(shù)代領(lǐng)導人,都深刻認識到諺語作為“武器”和“工具”的特殊功能,所以在講話中都非常重視諺語的使用,以此來強化自己的觀點,凝聚和鼓舞人心。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作為民族之魂的民族精神的構(gòu)建,意義重大且深遠。毛澤東“大量地運用成語和諺語,精確地運用成語和諺語,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成語和諺語……對于勝利的革命事業(yè)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⑦中文系語言教研組(西北大學):《從偉大的毛主席的著作中學習運用成語和諺語》,《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59年第Z2期。。如說“中國是一個大國——‘東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不愁沒有回旋的余地”⑧毛澤東:《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年,第182頁。;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詞》中講:“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我們應當永遠記住這個真理?!雹俎D(zhuǎn)引自中文系語言教研組(西北大學):《從偉大的毛主席的著作中學習運用成語和諺語》,《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59年第22期。鄧小平也是如此,在 “《鄧小平文選》中,有許多科學地運用諺語來表達思想觀點的范例”②馮鳳麟:《試以〈鄧小平文選〉的諺語選用談諺語的修辭作用》,《淮海工學院學報》,2001年第10卷·???。,如“要引導人們向興旺的道路走。 要樹立共產(chǎn)主義的遠大理想?!烁F志不要短’,越到困難的時候,越要有志氣?!雹坂囆∑剑骸短岢钊爰氈碌墓ぷ鳌罚多囆∑轿倪x》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第 290 頁 。習近平在各種場合的講話中,也非常善于運用諺語。如他在2013年5月4日同各界優(yōu)秀青年代表座談講話中說:“要牢記‘從善如登,從惡如崩’的道理,始終保持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健康的生活情趣?!雹芾钌纾骸读暯街v話中的古語名言》,《理論與當代》,2015年第3期。他在2013年3月1 日的中共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發(fā)表重要講話時說:“古人所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位卑未敢忘憂國’‘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報國情懷,‘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獻身精神等,都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民族精神,我們都應該繼承和發(fā)揚?!雹堇钌纾骸读暯街v話中的古語名言》,《理論與當代》,2015年第3期。

    這些引用,立足于對諺語在表達和傳遞民族精神特殊功能方面的深刻理解,不僅很好地起到了加強講話分量的作用,而且對諺語的普及、推廣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四、《中國諺語集成》的成績、經(jīng)驗與反思

    1984年5月28日,包括《中國諺語集成》在內(nèi)的三套集成工作啟動,《中國諺語集成》的主編是馬學良。據(jù)中國民間文學集成總編委會編輯部1997年底提供的數(shù)據(jù),1984到1990年間,全國約有200萬人次參加了民間文學普查采錄工作,各地共搜集諺語約718萬條。⑥以上參見劉錫誠:《20世紀中國民間文學學術(shù)史》,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709—711頁。

    三套集成是在全國范圍內(nèi)進行普查、搜集的基礎上,按照“科學性、全面性、代表性”原則編輯出版的,具有高度文學價值和歷史價值的中國各地區(qū)、各民族民間故事、歌謠、諺語優(yōu)秀作品的總集。⑦劉洋:《紀念“中國民間文學三套集成”啟動30周年座談會在京召開》,《民間文化論壇》,2014年第3期。安德明指出,三套集成提供的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其整體研究的理論思想為我們提供了本土實踐的理論依據(jù)。⑧項江濤:《加強中國民間文學三套集成的學術(shù)研究》,《中國社會科學網(wǎng)》,2014年6月9日?!吨袊V語集成》副主編、中央民族大學教授李耀宗說:“《中國諺語集成》既喚醒了億萬民眾對諺語瑰寶的自覺珍視,更積累了自覺地、大規(guī)模、搶救性保護此類文化珠璣的成套經(jīng)驗?!雹犴椊瓭骸都訌娭袊耖g文學三套集成的學術(shù)研究》,《中國社會科學網(wǎng)》,2014年6月9日?!吨袊V語集成》的編纂集中體現(xiàn)了半個世紀的編撰理論成果,如:“在普查中,積累了實聞實錄、以諺引諺、諺注并查、異變互照、查漏補缺等經(jīng)驗;在采錄、鑒別、篩選中,以成功的實踐確立了科學性、全面性、代表性”“在分類中,為廓清以往分類過簡、過繁、過雜、過亂等諸多弊端,構(gòu)建了‘大、中、小、串’四級框架;在諺條排序上,總結(jié)了聚串法、鳳頭法、類靠法、照應法、自注法(以諺注諺)等技巧;在注釋上,創(chuàng)造了‘可無不有,可少不多;應有盡有,應詳盡詳’十六字訣;在全書統(tǒng)籌上,設計出獨特的‘集成模式’,凡例、序言、后記 、目錄、款式、插圖、附錄等,均自成一體,各就規(guī)范。這些貌似零散的工作條款,包含著規(guī)律性的經(jīng)驗升華,是諺學理論的有機組成部分?!雹倮钜冢骸吨袊V學若干問題譚要》,《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4期。

    當然,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還應該積極反思和充分認識其中存在的局限性。首先,在對包括諺語在內(nèi)的語言類的口頭傳統(tǒng)做大面積、全面、廣泛的搜集和輯錄時,由于各種因素的限制,如“雖然‘五四’以來,尤其是1949年以后有一些經(jīng)驗,但對這一次全國范圍內(nèi)56個民族大體上同時展開深感沒有把握”,因此“存在一些難以預料的問題,如思想認識上的障礙、人員的匱乏等”。②張文:《對民間文學集成工作的回顧》,《民間文化論壇》,2009年第5期。比如在收集過程中,更多地注意到了通俗性、一般性,而忽略了個體性、地方性、獨特性;在編纂過程中,出于社會倫理和出版要求等方面的約束,嚴格控制了某些比較敏感、被簡單認為是粗鄙的內(nèi)容,于是出現(xiàn)了徐榮強所說的情況:“各地采集的原始材料,不但收入書稿的不多,有的縣只有幾百條;進入書稿的諺語中,全國全省通用的諺語多,反映地方風土人情、具有地方特色、流傳于本鄉(xiāng)本土的諺語少?!雹坌鞓s強:《〈諺語集成〉三題》,《中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3期。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搜集、輯錄諺語的過程中,關(guān)注的更多的是文本本身,而對于文本流傳、使用、傳承以及傳承人的相關(guān)信息關(guān)注得較少,或者說甚至缺少關(guān)注。當時,在搜集工作開展前,編委會曾提出“要對講述者、搜集者的個人背景以及資料搜集的情形應該有所記錄,以便保證學術(shù)上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對相關(guān)資料和照片也要做附錄”④中國民間文學集成總辦公室:《中國民間文學集成工作手冊》,1987年,第2—6頁。。

    隨著學術(shù)的不斷發(fā)展,我們對諺語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逐漸意識到諺語是和語境密切關(guān)聯(lián)的文體,對諺語使用語境予以必要的介紹和交代,對于理解諺語文本本身非常重要。這種認識來源于學術(shù),并指導著21世紀的諺語普查和出版工作。2003年,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正式啟動了“中國民間文化遺產(chǎn)搶救工程”,對“各種民間文化事象進行普查、登記、整理和編輯出版,其范圍較之以往的民間文學集成有了極大的拓展,而三套集成工作中積累的觀念、經(jīng)驗和培養(yǎng)的調(diào)查隊伍,則為這項工程的順利開展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隨后,這一工作又融入到‘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的項目當中,獲得了更大的發(fā)展?!雹莅驳旅?、楊利慧:《1970年代末以來的中國民俗學:成就、困境與挑戰(zhàn)》,《民俗研究》,2012年第5期。諺語作為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其中的一種文化表現(xiàn)形式——民間文學中的一類,再次被普查。其中,滬諺和陜北民諺分別于2011年和2014年進入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在普查中,《中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普查手冊》確立了“全面性、代表性、真實性”的民間文學普查原則,強調(diào)對調(diào)查地點的人文、民俗情況,對講述者的經(jīng)歷及傳承情況的關(guān)注,強調(diào)音像資料的收集,并要求在調(diào)查表中備注“講述者”“調(diào)查時間”“調(diào)查地點”“記錄者”等信息??梢姡谶@次的諺語普查中,已經(jīng)開始對語境進行了關(guān)注,但更多的是一種形式,有待進一步深入。2018年1月中國民協(xié)又啟動了《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出版工程,成立了“諺語卷”專家組,安德明為組長,負責主持諺語卷的編纂工作,到目前為止已經(jīng)開展了一年多。這次的工作充分借鑒了早年的經(jīng)驗,在編撰體例、策略、思路等方面都強調(diào)要重視語境方面信息的搜集、記錄。在確立的五條編纂原則中,有一條是“完善文本,注明語境”,即“在搜集整理過程中,應調(diào)查與諺語作品相關(guān)的語境信息,了解其流傳的時間和地域;理清所搜集諺語的字面意思和實際意義;拍攝與重要諺語對象相關(guān)的圖片;全面記錄諺語的自然文化背景、適用場合、使用方法、應用時的上下文關(guān)系、使用者和表達效果等,并予以釋義?!雹佟丁粗袊耖g文學大系〉出版工程·通訊》(第三期)中的“諺語卷編纂體例”,《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出版工程協(xié)調(diào)委員會辦公室印制,2018年5月15日,第85頁??梢姡谶@次對諺語的收集和編纂中,對語境的闡釋更加深刻。這種進步是學術(shù)發(fā)展到了新階段的一個表現(xiàn),既是對《中國諺語集成》的發(fā)展,也是在總結(jié)和反思《中國諺語集成》的經(jīng)驗和局限性的基礎上,自然而然地生長出來的新成果,今天的認識和當年收集、編撰《中國諺語集成》這一基礎性的工作密不可分。

    五、從文本到語境中的文本:研究視角的多元化

    Obelkevich認為中國諺語至今興盛不衰的原因是,諺語“將集體主義置于個人主義之上,重視重復和老一套的東西勝過追求新穎,注重外部法則而非自我發(fā)展,重常識而非個人觀點,強調(diào)的是生存而不是快樂”②轉(zhuǎn)引自羅圣豪:《論漢語諺語》,《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1期。。這種說法雖然有一些偏頗,但對諺語本質(zhì)的認識很深刻,它清楚地揭示了諺語作為傳統(tǒng)知識、經(jīng)驗的載體而服務于民眾生產(chǎn)生活的重要角色,諺語儲存、傳播著人類社會發(fā)展的知識,也正因此,諺語一直被作為知識和經(jīng)驗來看待,被當作傳播、普及知識和經(jīng)驗的工具,被當作教育和宣傳的手段,被認為是“人們認識生活的百科全書”③姜彬主編:《中國民間文學大辭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年,第12頁。。與此同時,對諺語的研究,也主要側(cè)重于其特性、思想內(nèi)容、藝術(shù)特色等方面。這種對諺語專注于定義、范圍、功能、內(nèi)容、修辭、形式等方面的研究,岳永逸稱之為諺語形態(tài)學。這也是“五四”時期諺語研究的主要取向,薛誠之的《諺語研究》就是“拓展、夯實了郭紹虞開創(chuàng)的諺語形態(tài)學”④岳永逸:《諺語研究的形態(tài)學及生態(tài)學——兼評薛誠之的〈諺語研究〉》 ,《民族文學研究》,2019年第2期。。1949年之后,由于蘇聯(lián)民間文學理論的大量輸入,包括諺語在內(nèi)的民間文學研究,日益統(tǒng)一在馬克思主義文藝學立場之下,但研究的方向還是延續(xù)了“五四”以來的傳統(tǒng)。

    1978年后,由于學術(shù)界思想解放,出現(xiàn)了從不同學科角度進行研究的視角,⑤鐘敬文:《鐘敬文民間文學論集》(上),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2年,第441頁。諺語也不例外。隨著學術(shù)的發(fā)展和深入,諺語中滲透著的民間智慧開始逐漸被認識,諺語也更多地被看作是智慧的結(jié)晶,是民族整體文化傳統(tǒng)的有機組成部分。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對諺語進行文化透視,如對英漢諺語、俄漢諺語進行比較,或通過中國諺語看其反映的中國人的居住習俗、民俗文化、民族文化、服飾文化、地域文化、游牧文化等,分析諺語反映的中國人的婚戀觀、自然觀、民間佛教觀、中國傳統(tǒng)婦女觀、漢民族家庭倫理觀,等等;也有學者從不同學科的角度來研究諺語,比如《道教與諺語》⑥劉守華:《道教與諺語》,《中國道教》,2004年第3期。《福建諺語的醫(yī)藥文化內(nèi)涵》①羅寶珍、林端宜:《福建諺語的醫(yī)藥文化內(nèi)涵》,中華中醫(yī)藥學會會議論文集,2008年11月。《中華武術(shù)諺語文化特征管窺》②崔花云:《中華武術(shù)諺語文化特征管窺》,《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8年第6期。等。諺語不再是單純的、孤立的研究對象,而是與文化密切相關(guān)的、整體文化中的一個部分。這可以說是對于諺語的理解不斷走向深化的表現(xiàn)。

    20世紀晚期,鐘敬文先生提出“語言既是民俗的一種載體,它本身也是一種民俗現(xiàn)象,要用一般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去考察語言現(xiàn)象”③鐘敬文:《“五四”運動以來民間語言研究的傳統(tǒng)與新時期語言民俗學的開拓》,《西北民族研究》,2002 年第2期。。在這種觀點引領(lǐng)下,黃濤通過自己的研究,嘗試建構(gòu)一種“語言民俗研究范式”,即“把語言放在生活中來理解和研究的方法”④劉鐵梁:《語言民俗研究的范式建構(gòu)——評黃濤〈語言民俗與中國文化〉》,《民俗研究》,2012年第3期。,注重語言文本與語境的密切關(guān)聯(lián)。在這種研究中,個別諺語案例不再是一種靜態(tài)的語言事象,而是已經(jīng)成為一個“民俗事件”。⑤黃濤:《語言民俗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88—290頁。由此,諺語的研究開始出現(xiàn)了從文本向語境中的文本的轉(zhuǎn)向,具有了立體的、整體的、全面的視角。也就是說,諺語“不僅是一種文學的形式,而且還是一種綜合的、活的文化現(xiàn)象,必須在具體的語境也即應用中才能體現(xiàn)出其意義的完整性,并發(fā)揮作用”⑥安德明:《諺語編》,見祁連休、程薔、呂微主編:《中國民間文學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 年,第 585 頁。。

    安德明認為,從我國宋代以后出現(xiàn)的各種諺語專書的編輯體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只重視諺語文本”和“文本與語境并重”的兩種不同思路。⑦安德明:《諺語編》,載于祁連休、程薔、呂微主編:《中國民間文學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 年,第585頁。當然,當時并未言明同語境相關(guān)的問題,而且當時的語境也應該是“互文性語境”。王順、朱介凡等人也強調(diào)過情境、傳承主體,進行的研究也是面向生活實景的諺語,但其研究“明顯更有著濃厚的資料學取向以及傳、注、疏、證、箋的經(jīng)學傳統(tǒng)”⑧岳永逸:《諺語研究的形態(tài)學及生態(tài)學——兼評薛誠之的〈諺語研究〉》 ,《民族文學研究》,2019年第2期。。而當下的語境,強調(diào)的是一種“情境性語境”, 包括諺語使用的“物質(zhì)環(huán)境、參與者的身份和角色、表演的文化背景原則、互動和闡釋原則、行動發(fā)生的順序等。這些因素將決定選擇什么來表演、表演的策略、新生文本的形態(tài),以及特定情境的自身結(jié)構(gòu)”⑨劉曉春:《從“民俗”到“語境中的民俗”—— 中國民俗學研究的范式轉(zhuǎn)換》,《民俗研究》,2009年第2期。等。Sw. Anand Prahlad認為,結(jié)合具體語境來理解諺語作品已經(jīng)成為諺語研究中占據(jù)主導地位的觀點。⑩轉(zhuǎn)引自安德明:《諺語編》,見祁連休、程薔、呂微主編:《中國民間文學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 年,第 585頁。

    總之,在從文本到語境中的文本這一轉(zhuǎn)化過程中,諺語研究出現(xiàn)了多種視角,而且主流視角也在逐漸發(fā)生轉(zhuǎn)變。這種視角的轉(zhuǎn)變,一方面說明隨著我們對世界的理解、對社會的認識,甚至是有關(guān)我們自身的認同發(fā)生變化的同時,我們對諺語的理解變得更加豐富;另一方面說明諺語本身就具有豐富的內(nèi)涵,具有多方面的價值、功能和意義,所以不同學科從不同角度都可以從中獲取自己所需要的營養(yǎng)和意義。

    六、中國諺語史的書寫

    諺語是伴隨著人類語言的出現(xiàn)而形成的一種口頭藝術(shù),因為它是人類知識、經(jīng)驗的總結(jié),并且短小明快,所以在歷史的長河中,不僅沒有消失,反而被不斷地創(chuàng)造和流傳著。幾千年來,我國各民族人民創(chuàng)造和積累了豐富的諺語,對于諺語作品的記載以及對于諺語這一事象的關(guān)注和討論,從古延續(xù)至今,到了近代,尤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諺語搜集的意識逐漸增強,諺語搜集的主體逐漸從個體上升到集體,諺語搜集的范圍從地方擴展到全國;諺語作品的整理和出版,從古諺到今諺的集錦,從地方作品集到全國作品集,從諺語選編到諺語詞典,日益豐富;諺語研究,從平面到立體,從靜態(tài)到動態(tài),從文本到語境中的文本,視角日益走向多元化。雖然諺語研究的形成和發(fā)展過程,迄今為止還未被進行系統(tǒng)、全面的書寫,但是已有一些研究諺語發(fā)展史和對諺語史本身進行討論的成果。

    首先,對于諺語發(fā)展史的研究,目前可見的比較系統(tǒng)的研究著作是安德明的《諺語編》,這是祁連休、程薔、呂微主編的《中國民間文學史》中的一部分,作者通過“早期的諺語形態(tài)及內(nèi)容(先秦時期)”“諺語內(nèi)容及應用范圍的豐富和擴大(秦漢至隋唐時期)”“諺語內(nèi)容結(jié)構(gòu)與應用范圍的進一步擴大(宋元明清時期)”這三個階段的討論,介紹了諺語的發(fā)展歷史,勾勒了諺語在中國古代不同歷史時期的形態(tài)、流傳和應用情況。此外,還有一些并非專門研究諺語史的成果,但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是對諺語發(fā)展史的一種書寫形式。如《〈左傳〉諺語研究》①李世萍、屠伊君:《〈左傳〉諺語研究》,《廊坊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4期?!对分兴娒晒抛骞糯V語和格言》②彭博:《元史中所見蒙古族古代諺語和格言》,《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6期?!睹髑逋ㄖ局V語研究》③尉喆:《明清通志諺語研究》,上海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8年?!丁疵晒棚L俗鑒〉諺語研究》④王建莉:《〈蒙古風俗鑒〉諺語研究》,《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1期。《〈齊民要術(shù)〉中的諺語研究》⑤田沖:《〈齊民要術(shù)〉中的諺語研究》,《濰坊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第2期。等。

    其次,有些學者也在積極思考與諺語史相關(guān)的理論問題。例如,李耀宗指出,“由于歷史、現(xiàn)實等原因,我國諺語研究底子薄、起步晚、進展慢,遲遲未能建起獨立的學科體系,但是‘中國諺學’正卓然而立”“我國廣大諺語學者的多年辛勞,業(yè)已初步構(gòu)筑起‘中國諺學’的理論框架”。⑥李耀宗:《中國諺學若干問題譚要》,《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4期。這種雄心當中,或許也包括了對于諺語史理論的構(gòu)建。付建榮認為中國諺語史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應該在 “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民族觀的格局下構(gòu)建中國諺語史,對中華多民族諺語形成與發(fā)展的歷史做整體性研究。他首先討論了構(gòu)建中華諺語史的當代價值,論證了構(gòu)建中華諺語史的學理依據(jù)和邏輯起點,在此基礎上明確了構(gòu)建中華諺語史的學術(shù)基礎、研究內(nèi)容和方法,即“中華諺語史的構(gòu)建研究應在分期的基礎上,從縱橫兩個角度確定的坐標軸展開研究,即橫向描寫不同歷史分期內(nèi)中華諺語形成的系統(tǒng)面貌和縱向比較不同歷史分期內(nèi)中華諺語系統(tǒng)面貌的總體發(fā)展變化”⑦付建榮:《論“多元一體”民族觀視域下的中華諺語史構(gòu)建》,《內(nèi)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18年第4期。。這是目前中國學術(shù)界為數(shù)不多的從史學理論角度探討諺語史的成果。

    七、從諺語研究看中國民間文學研究范式的轉(zhuǎn)換

    諺語是民間文學諸體裁中,“語言”和“言語”這兩個屬性都很突出的一種體裁,而且因為諺語的“語言”屬性更加鮮明,所以它不僅成為語言學領(lǐng)域中一個重要的研究對象,在民俗學領(lǐng)域,也一直被作為一種承載知識、經(jīng)驗的語言文學來研究。隨著學術(shù)的發(fā)展,諺語的“言語”屬性逐漸受到人們的關(guān)注,于是諺語的研究重點發(fā)生了轉(zhuǎn)變——從研究靜態(tài)的諺語文本轉(zhuǎn)向研究動態(tài)的語境中的諺語文本。而諺語的這一研究范式的轉(zhuǎn)變,積極地呼應了民間文學研究范式的轉(zhuǎn)變。

    20世紀80年代,“思想文化領(lǐng)域里逐步形成的寬松和民主的氛圍,僵化、封閉的‘大一統(tǒng)’模式開始向四項基本原則指導下的多元化方向發(fā)展。新學科、新學派、新思潮、新方法不斷涌現(xiàn),學術(shù)界廣泛出現(xiàn)了‘百家爭鳴’的現(xiàn)象”①楊利慧:《新時期我國民俗學復興的社會背景》,見中國民俗學會編:《中國民俗學研究》(第一輯),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4年,第298頁。,國外新鮮的理論和學說被順利地大量譯介進來,表演理論也正是在這一時期被介紹到中國。表演理論進入中國后,和中國已有的學術(shù)思想一起推動了中國民間文學研究范式的轉(zhuǎn)變。

    研究范式的轉(zhuǎn)變,本質(zhì)上是源于對研究對象本身認識的轉(zhuǎn)變,進而在方法上進行的調(diào)整。學者們對民間文學的認識,不再局限于認為它僅僅是與作家文學相對的一種文學樣式,而是認識到民間文學的表演性,認為它更是一種作為表演的口頭藝術(shù),是一種重要的交流資源。于是,關(guān)注語境就顯得尤為重要,因為文本是在實際交流過程中,在與語境的互動中形成的,對文本的理解也需要結(jié)合語境。諺語尤其如此,因為諺語作為傳遞知識經(jīng)驗、講述道理的一種話語,經(jīng)常會被引用到日常話語中,幫助達成交流??傊?,諺語的研究受民間文學這種轉(zhuǎn)向的影響發(fā)生了范式的轉(zhuǎn)變,同時它自身長期的相關(guān)探討也為這種大的轉(zhuǎn)變作出了貢獻。

    猜你喜歡
    農(nóng)諺民間文學諺語
    “民間文學研究”征稿啟事
    “民間文學研究”征稿啟事
    蝗蟲農(nóng)諺試析
    養(yǎng)生諺語也要“更新升級”(上)
    對聯(lián)與高校民間文學實踐教學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04
    說說諺語
    秋日,跑在農(nóng)諺里的父親
    農(nóng)諺
    20世紀以來中國農(nóng)諺研究概評
    論民間文學的時間存在形式
    閱江學刊(2015年5期)2015-06-22 11:05:13
    熟女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不卡 | 日韩欧美 国产精品| 婷婷色av中文字幕| 在线免费十八禁| 91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成人| 国产成人a∨麻豆精品| 在线观看美女被高潮喷水网站| 日韩中字成人| 男人舔奶头视频| 成人黄色视频免费在线看| 亚洲精品aⅴ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成人中文| 国产精品不卡视频一区二区| 日韩欧美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极品天堂在线| 肉色欧美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 女人十人毛片免费观看3o分钟| 精品少妇久久久久久888优播| 国产男女内射视频| 久久久午夜欧美精品| 夜夜看夜夜爽夜夜摸| 国产男女超爽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久久| 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免费看| 国产在线男女| 国产精品麻豆人妻色哟哟久久| 国产 一区 欧美 日韩| 特大巨黑吊av在线直播| 又爽又黄无遮挡网站| 国产91av在线免费观看| 午夜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电影 | 亚洲国产精品999| 99精国产麻豆久久婷婷| 汤姆久久久久久久影院中文字幕|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在线观看| 午夜亚洲福利在线播放| 69av精品久久久久久| 精品久久久精品久久久| 男人和女人高潮做爰伦理| 最近2019中文字幕mv第一页| 免费观看的影片在线观看| 高清欧美精品videossex| 亚洲国产最新在线播放| 一二三四中文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日本av手机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ye,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男女内射视频| av又黄又爽大尺度在线免费看| 少妇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内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二区| 看黄色毛片网站| 乱码一卡2卡4卡精品| 亚洲成人久久爱视频| 观看美女的网站| 狂野欧美激情性xxxx在线观看| 日本色播在线视频| 人妻夜夜爽99麻豆av| 国产白丝娇喘喷水9色精品| 新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 免费黄色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av不卡| 69av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成人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www.色视频.com| 一级毛片 在线播放| 中文欧美无线码| 亚洲天堂av无毛| 亚洲欧美日韩无卡精品|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h| 国产精品成人在线|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观看了| 国产极品天堂在线| 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影院| 婷婷色麻豆天堂久久| 日韩av在线免费看完整版不卡| 街头女战士在线观看网站| 免费av毛片视频| 亚洲精品乱久久久久久|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av| 日日啪夜夜撸| 国产免费一级a男人的天堂| 亚洲av欧美aⅴ国产| 在线a可以看的网站| 免费看光身美女| 国产91av在线免费观看| 99久久人妻综合| 国内精品宾馆在线| 亚洲综合精品二区| 欧美日韩视频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二| 亚洲自偷自拍三级| 日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精品人妻偷拍中文字幕| 成人免费观看视频高清| 三级男女做爰猛烈吃奶摸视频| 99精国产麻豆久久婷婷| av.在线天堂|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高清在| 成年女人看的毛片在线观看| 一个人看的www免费观看视频| 五月开心婷婷网| 成人亚洲欧美一区二区av| 久久99蜜桃精品久久| 国产男女内射视频| 性色avwww在线观看| 天堂俺去俺来也www色官网|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99| 五月开心婷婷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在线看a的网站| 婷婷色麻豆天堂久久| 亚洲经典国产精华液单|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 国产高清有码在线观看视频| 青青草视频在线视频观看| 男女边吃奶边做爰视频| 精品午夜福利在线看| 久久久久久伊人网av| av免费在线看不卡| 啦啦啦在线观看免费高清www| www.色视频.com| 亚洲自偷自拍三级| 免费播放大片免费观看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av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日本午夜av视频| 日本色播在线视频| eeuss影院久久| 免费观看a级毛片全部|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6| 97超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有码 亚洲区| 欧美xxxx黑人xx丫x性爽| 亚洲精品成人av观看孕妇|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 日本一本二区三区精品| 天天一区二区日本电影三级| 在线播放无遮挡| 欧美变态另类bdsm刘玥|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v| 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伦在线观看视频一区| 女人久久www免费人成看片| 亚洲成色77777| 国产高清不卡午夜福利|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又黄又爽又刺激的免费视频.| 特级一级黄色大片| 国产精品国产av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激情| 老女人水多毛片| 成人亚洲精品av一区二区| av黄色大香蕉| 又黄又爽又刺激的免费视频.| 亚洲av在线观看美女高潮| 国产v大片淫在线免费观看| 日本黄色片子视频| 一级av片app|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激情视频| 免费av毛片视频| 亚洲一级一片aⅴ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乱久久久久久| 2018国产大陆天天弄谢| 国产大屁股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亚洲综合精品二区| 青青草视频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视频首页在线观看| 18禁在线播放成人免费| 青春草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美女被高潮喷水网站| 亚洲综合精品二区| 黄色视频在线播放观看不卡|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不卡 | 国产日韩欧美亚洲二区| 80岁老熟妇乱子伦牲交| 欧美+日韩+精品| 大香蕉久久网| 成人毛片60女人毛片免费| 亚洲av中文av极速乱| 亚洲av国产av综合av卡| 国产黄频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久久午夜乱码| 色婷婷久久久亚洲欧美| 蜜桃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亚洲乱码少妇综合久久| 国产色爽女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人妻蜜臀av| 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 在线| av.在线天堂| 久久精品人妻少妇| 男女下面进入的视频免费午夜| 哪个播放器可以免费观看大片| 日韩av不卡免费在线播放| 国产极品天堂在线| 日本色播在线视频| 国产男女内射视频| 少妇裸体淫交视频免费看高清| 亚洲高清免费不卡视频| 午夜爱爱视频在线播放| 成人鲁丝片一二三区免费| 乱码一卡2卡4卡精品| 人人妻人人看人人澡|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伦人一区二区| 十八禁网站网址无遮挡 | 夜夜爽夜夜爽视频| 身体一侧抽搐| 亚洲精品乱久久久久久| 麻豆成人午夜福利视频| 波多野结衣巨乳人妻| 国产av码专区亚洲av| av国产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最大av| 插阴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久久网色| 97在线人人人人妻| 亚洲最大成人中文| 国内少妇人妻偷人精品xxx网站| 国产精品无大码| 各种免费的搞黄视频|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com| 亚洲成人一二三区av| 蜜桃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亚洲美女搞黄在线观看| 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mmmm| 国产欧美另类精品又又久久亚洲欧美| 国产一区二区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久久97久久精品| 久久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成年版毛片免费区| 五月玫瑰六月丁香|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小说| 国产爽快片一区二区三区| 人人妻人人看人人澡|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视频在线 | 欧美zozozo另类| videossex国产| 性色av一级| 国产成人精品一,二区| 麻豆成人av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久久| 3wmmmm亚洲av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福利小说| 一本一本综合久久| 久久久久久久大尺度免费视频| 秋霞伦理黄片| 免费看不卡的av| 午夜福利在线在线| 亚洲av免费在线观看| 老司机影院成人| 免费看不卡的av| www.色视频.com| 午夜福利视频1000在线观看| 80岁老熟妇乱子伦牲交| 国产黄频视频在线观看| 舔av片在线| 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 成年女人在线观看亚洲视频 | 国产av国产精品国产|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66热6| 精品一区二区三卡| 最近中文字幕2019免费版| 97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高清av免费在线| 啦啦啦啦在线视频资源| 欧美最新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搡女人真爽免费视频火全软件| 亚洲最大成人av| 在线免费十八禁| 国产成人精品一,二区|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高清在| av免费在线看不卡| 国产高清国产精品国产三级 | 午夜福利视频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人妻少妇| 欧美zozozo另类| 可以在线观看毛片的网站|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下载 |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国产v大片淫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不卡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av日韩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电影| 国产成人免费无遮挡视频| 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一区有黄有色的免费视频| 大香蕉久久网| 熟女电影av网| 一区二区av电影网| 91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成人|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片| 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国产黄片美女视频| 一区二区av电影网| 亚洲精品影视一区二区三区av| 欧美 日韩 精品 国产| kizo精华| 日韩一本色道免费dvd|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va| 男男h啪啪无遮挡| 别揉我奶头 嗯啊视频| 高清视频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国产 一区精品| 少妇猛男粗大的猛烈进出视频 | 1000部很黄的大片| 国产av不卡久久| 亚洲成人久久爱视频|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大全电影3| 国产亚洲5aaaaa淫片|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av不卡| 麻豆乱淫一区二区| 成年女人在线观看亚洲视频 | 亚洲精品色激情综合| 我要看日韩黄色一级片| 韩国av在线不卡| 国产伦理片在线播放av一区| 男的添女的下面高潮视频| 亚洲一级一片aⅴ在线观看| 欧美zozozo另类| 国产视频内射| 欧美高清成人免费视频www| 欧美亚洲 丝袜 人妻 在线| 亚洲精品国产色婷婷电影| 亚洲精品日本国产第一区| 欧美潮喷喷水| 男的添女的下面高潮视频| 男女边吃奶边做爰视频| 麻豆乱淫一区二区| 亚洲性久久影院| 哪个播放器可以免费观看大片| 国产高清有码在线观看视频| 97在线人人人人妻| 国产永久视频网站| 中国国产av一级|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 人体艺术视频欧美日本| 亚洲综合色惰| 2021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欧美潮喷喷水| 久久久久久九九精品二区国产|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成人久久爱视频|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日本与韩国留学比较| 久久精品人妻少妇| 搡女人真爽免费视频火全软件| 青青草视频在线视频观看| 欧美3d第一页| 秋霞伦理黄片| 1000部很黄的大片| 国产国拍精品亚洲av在线观看| 国产片特级美女逼逼视频| av在线亚洲专区| 看非洲黑人一级黄片| 亚洲高清免费不卡视频| tube8黄色片| 22中文网久久字幕|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大全| 麻豆成人av视频| 九色成人免费人妻av| 精品亚洲乱码少妇综合久久| 精华霜和精华液先用哪个| 一本一本综合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久久| 一级a做视频免费观看| 免费看av在线观看网站|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v| 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免费高清观看| 大又大粗又爽又黄少妇毛片口| 亚洲天堂av无毛| 亚洲人与动物交配视频| 波野结衣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最大成人av| 国产 一区 欧美 日韩| 亚洲欧美日韩无卡精品| 亚洲精品久久午夜乱码| 国产乱人偷精品视频| 国产免费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超碰av人人做人人爽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 女人久久www免费人成看片|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在线| 国产成年人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最大成人av| 涩涩av久久男人的天堂| 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黄片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91精品国产九色| 夜夜看夜夜爽夜夜摸|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香蕉精品网在线| 亚洲电影在线观看av| 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电影|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极品教师在线视频| 成年版毛片免费区| 亚洲最大成人av| 国产v大片淫在线免费观看| 我的老师免费观看完整版| 天美传媒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久久|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久久av| 精品少妇久久久久久888优播| 国产成人精品一,二区| 久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真实原创| 一本一本综合久久| 少妇的逼水好多| 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 69人妻影院| 一级爰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在线观看国产h片| 欧美高清性xxxxhd video| 国产女主播在线喷水免费视频网站| 激情 狠狠 欧美|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日韩二区| 欧美+日韩+精品| 亚洲av.av天堂| 水蜜桃什么品种好| 日韩在线高清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天堂av无毛| 18禁裸乳无遮挡免费网站照片| 日韩欧美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图片|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精品| 国产亚洲5aaaaa淫片| 亚洲av一区综合|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性| 麻豆成人av视频| 美女主播在线视频| 王馨瑶露胸无遮挡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激情| 大话2 男鬼变身卡| 国产高清国产精品国产三级 | 高清av免费在线| 丝袜脚勾引网站|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色| 1000部很黄的大片|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 蜜桃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色网站视频免费| 国产男女内射视频| 99热全是精品|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夜夜| 日韩强制内射视频| 涩涩av久久男人的天堂| 色哟哟·www| 男女下面进入的视频免费午夜| 一本一本综合久久| 欧美高清性xxxxhd video| 两个人的视频大全免费| 91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欧美日本视频|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9| 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 | 激情五月婷婷亚洲| 伊人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午夜福利在线在线| 成人无遮挡网站| 免费大片18禁| 久久久a久久爽久久v久久|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18禁裸乳无遮挡免费网站照片|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av毛片| 亚洲综合色惰| 又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 国产视频首页在线观看| 熟妇人妻不卡中文字幕| 日韩av在线免费看完整版不卡| 色播亚洲综合网| 中国美白少妇内射xxxbb| 我的女老师完整版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少妇裸体淫交视频免费看高清|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激情| 免费播放大片免费观看视频在线观看| 韩国av在线不卡| 国产高潮美女av| 国产淫片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aⅴ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熟女久久久久浪| www.av在线官网国产| 男女国产视频网站| tube8黄色片|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9| 国产精品一二三区在线看| 两个人的视频大全免费| 六月丁香七月|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v| 亚洲欧美精品专区久久| 天美传媒精品一区二区| 黄色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纵有疾风起免费观看全集完整版| 听说在线观看完整版免费高清| 观看免费一级毛片| 日韩欧美精品v在线| 2021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国产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 最近中文字幕2019免费版| 免费观看无遮挡的男女| 免费av观看视频| 麻豆国产97在线/欧美| 在线观看人妻少妇| 国产精品秋霞免费鲁丝片| 色视频www国产| 永久网站在线| 亚洲国产最新在线播放| 看免费成人av毛片| 97在线视频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卡| 亚洲国产av新网站| 极品教师在线视频| 国产黄色免费在线视频| 简卡轻食公司| 成人毛片60女人毛片免费| 亚洲精品影视一区二区三区av| 中文资源天堂在线| 国产男女内射视频| 成人欧美大片| 高清av免费在线| 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爽| 高清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免费av不卡在线播放| 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观看| 欧美丝袜亚洲另类|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视频在线 | 又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片| 日韩av在线免费看完整版不卡| 热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7| 大香蕉久久网| 69人妻影院| 久久鲁丝午夜福利片| 97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那| 97在线视频观看| 中文资源天堂在线| 国产精品三级大全| 中文字幕人妻熟人妻熟丝袜美| 久久久成人免费电影| 国产爽快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秋霞免费鲁丝片| 免费看日本二区| 97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在线亚洲精品国产二区图片欧美 | 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 国产一级毛片在线| 26uuu在线亚洲综合色| 亚洲图色成人| 亚洲av成人精品一二三区| 免费黄网站久久成人精品| 精品国产三级普通话版| 九九爱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真实原创| 欧美极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电影| 亚洲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mmmm| 国产高清三级在线| 国产精品人妻久久久影院| 小蜜桃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高清| 免费大片18禁| 亚洲无线观看免费| 免费大片18禁| 国产探花极品一区二区| 久久97久久精品|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夜夜| 欧美日韩国产mv在线观看视频 | 久久女婷五月综合色啪小说 |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性| 亚洲av中文av极速乱| 国产美女午夜福利| 91久久精品电影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永久网站在线| 在线 av 中文字幕| 亚洲av日韩在线播放| 日本欧美国产在线视频| 1000部很黄的大片| 亚洲成人久久爱视频| 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影院| 少妇 在线观看| 免费看a级黄色片|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66热6| 少妇被粗大猛烈的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国产精品成人在线|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片| 日韩欧美精品v在线| 晚上一个人看的免费电影| 3wmmmm亚洲av在线观看| 在线亚洲精品国产二区图片欧美 | 黄片无遮挡物在线观看| 免费在线观看成人毛片| 婷婷色麻豆天堂久久| a级毛色黄片| 中文欧美无线码| 又爽又黄无遮挡网站| 美女主播在线视频| 午夜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电影 |